創科發展停滯廿載誰之過? 羅范椒芬:歷史包袱令到做事快唔到

撰文:林炳坤
出版:更新:

本港歷任特首均強調發展創科,但20年來卻龜步徘徊。早期董建華提出多個創科項目,最終礙於政治形勢而有心無力;曾蔭權接任後曾將創新科技列入六大產業,最終卻是回復成一個個的金融地產項目;上任特首梁振英成功設立創新及科技局,惟設局後一直沒有具體方向;林鄭月娥上任後,亦多次強調要發展創科。
自2014年起擔任科技園公司主席的羅范椒芬接受《香港01》專訪時寄語港人,發展創科時機一瞬即逝,社會應凝聚共識、把握時機。

科技園公司主席羅范椒芬接受《香港01》專訪時寄語港人發展創科時機一瞬即逝,應凝聚共識、把握時機。(盧翊銘攝)

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羅范椒芬指出,發展創科是要為本港經濟注入新動力,令經濟維持平衡及可持續發展;同時提升社會效益,為下一代提供更好出路。她強調,發展創科的整體策略及規劃要清晰、目標要明確,方能發展得更好。她又認為本港應以生命科學、醫療科技等具優勢的範疇作為立足點發揮所長。

最有遠見竟是董建華?

香港在國際社會的定位上一直為亞太區金融中心。2000 年金融及保險、地產佔本地生產總值17.8%,至2016年佔比增加至22.8%。

經濟結構過於單一的問題,20 年前的特區政府已經注意到。當時首任特首董建華便已提出要推動經濟轉型,發展創新科技行業;及後更邀請著名學者田長霖主持創新科技委員會制定發展藍圖、設立創新及科技基金、建立科學園、數碼港等科研項目。

首任特首董建華20年前已提出要推動經濟轉型,發展創新科技行業;惟之後面臨各種政治壓力而無力前進。(資料圖片)

這些舉措的目的是為香港引入新的經濟動力,根治經濟結構向金融傾斜的問題。惟董建華提出連串創科大計後,接連面對「八萬五」、SARS爆發、《基本法》廿三條立法等政治民生問題,施政威信備受打擊,最終以「腳痛」為由落台。而本港創科發展即使早有良好願景,惟至今仍近乎原地踏步。

播種廿年仍在「追落後」

回想這段歷史,羅范椒芬認為,香港早於廿年前已播下創科種子;但廿年過去,本港創科發展仍處於她口中的「追落後階段」。她指出,即使過去創科發展進度和成效不彰,但初衷及目的始終如一,如今要發展創科,必先釐清為何而做,本港創科其中一個重點,應是促進本港經濟多元發展,在現有經濟優勢或重心未完全飽和減弱前未雨綢繆,找尋新的經濟增長點,令經濟更健康平衡。

創新科技亦可提升社會效益和政府行政效率。羅范椒芬舉例,現時立法會、區議會選舉中,人手點票程序往往通宵達旦、冗長耗時,若借助科技,相信可提升效率。科技還可改善市民生活質素,特別是面對人口老化問題,善用科技可改善長者醫療質素,令家居生活變得更便利。

香港經濟結構單一,亦令年輕人畢業後出路相對狹隘,羅范椒芬自言亦是「受害者」之一。她透露,當年在大學修讀生物化學,畢業後原想投身相關行業,可惜在欠缺就業出路下,最終才「無奈」選擇加入政府,若當年能找到藥廠等工作機會,自己今日的發展必然很不一樣,因此她希望發展創科,替和她當年一樣對科學很有熱誠的年輕一代,創造更多元出路和就業機會。

金融地產單天保至尊

董建華在任期間為本港創科播下種子,但若要令創科產業萌芽成長,政府必須為相關政策提供更多支援和空間。

第二任特首曾蔭權在位七年期間,未有積極推動創科發展,產業單一的問題仍持續。(資料圖片)

然而,第二任特首曾蔭權在位七年期間,本港創科發展只留下空白。當時一眾在千禧年前後落成的科研開發項目與機構,如科學園、數碼港、應用科技研究院等,仍處於起步發展階段,新政府上台後沒有積極跟進,政策配合和支援亦欠奉。部分科研機構發展和績效遠遠未如理想。以應科院為例,政府審計署曾於2007 年發表報告,批評該院行政成本過高,產出表現遠低預期,事後應科院行政總裁引咎辭職,應科院亦進行一系列重組改革。

曾蔭權同年推行政府架構重組,把原有的工商及科技局,更名為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將「科技」一詞從局名中除去,惹起業界不滿,批評港府不再重視科技發展。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更批評,重組後的商經局雖然名義上仍管理創新科技署等部門,實際上卻無暇兼顧科技產業發展和立法相關工作,在創科發展的角色上變得無名無實。

直至2009 年,曾蔭權提出六大優勢產業,重提創新科技以推動本地產業結構多元化發展,不過,新藍圖提出後,政府並無太多跟進工作。從2008年至2012年曾蔭權離任的四年間,六項優勢產業除了文化及創意一項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增長較明顯外,其餘五項幾近零增長。其中創新科技產業僅得0.1個百分點些微增幅,顯示發展相當遲緩,而同期金融、保險及地產即使經歷2008 年金融海嘯,對本地生產總值的貢獻僅微跌不足1 個百分點,反映本港經濟獨沽一味依賴金融地產的情況並無改善,創科發展停滯不前。

羅范椒芬直言港府在創科政策上應更積極有為。(盧翊銘攝)

政府發展創科應積極有為

過往經驗清楚顯示,本港發展創新科技,政府必須主動出擊,才有望取得成功。羅范椒芬直言,港府在創科政策上應更積極有為。她分析其他在創科發展領先的地方如深圳、新加坡,指出這些地方最大的優勢或是在於其行政主導的體制,可以「一拍板就即刻去做」,早着先機,贏在起跑線。她指出,這同時反映時間、創新思維對於發展創科至為重要,香港在釐清整體策略及規劃後,便要把握好時機。

不過,為官多年、熟悉政府運作的羅范椒芬亦坦言,香港的政府體制運作歷史悠久,一直按既有程序運行,加上政府以至社會整體對科學的認知水平及知識含量相對不高,政府內部亦欠缺具科學背景的政務官(AO),故政府處理創科政策時難免較陌生,一個個歷史包袱「令到做事快唔到」。

她理解政府推動創科發展未必能一蹴而就,但期望當局不僅提倡創新,在內部亦要身體力行,因為創新涉及新事物、新嘗試,往往牽涉要突破原有的限制,但不少項目始終是「條例唔改就唔試得」。她相信,如果社會有整體共識有決心「做好件事」,便會有更多空間加快速度、毋須事事墨守成規。

科學園爭取在園區和中大之間研發無人駕駛系統,希望政府在道路規管上作調整,但到目前仍未能「成功爭取」。(盧翊銘攝)

創科發展面對哪些限制?羅范椒芬舉科學園一直爭取的無人駕駛為例。她說,由於中文大學鄰近科學園,雙方之間的交流合作頻仍,加上早前落實合作共建智慧社區,故有意研發無人駕駛車來回科學園與大學校園,以便利往來。園方希望政府會在道路規管上作調整,但到目前仍未能「成功爭取」。羅范椒芬重申,希望當局可以將科學園園區,劃為「特區中的特區」,即為實驗沙盒(sandbox),讓更多目前尚不合乎法規的科研技術,得以在園區先試先行。

現屆政府雖然提出要為新事物拆牆鬆綁、檢討更新現行法規以符合新經濟需要,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差相彷彿,迄今未見有明顯進展。

林鄭月娥日前出席活動時說,上任時承諾會檢討現有政策,政府將成立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現時有待立法會通過。

前任特首梁振英(右)任內經歷幾番跌宕才成功開設創新及科技局,但任內並無提出實質的政策變革。(資料圖片)

梁特藥石亂投 難達共識

歷任特首中,上任特首梁振英是最常把「創新科技」一詞掛在口邊的, 2012 年甫當選後,他立即提出增設「科技及通訊局」,希望能在獨立的政策局領導下,帶領香港發展創新科技產業。

可是,與董建華情況相似,受制於政治環境,梁振英在任五年期間,本港政治爭拗不斷、社會撕裂嚴重。立法會審議增設創科局期間,遭到議員拉布,最終經歷幾番跌宕後,才於2015 年成功開設創新及科技局。在如此政治氣氛下,政府即使有心推動創科相關政策,亦難免力不從心。

此外,梁振英在任五年期間,以解決房屋問題作為「重中之重」的政策,甚至將建屋置於創科發展之上,如當局於2014年以「房屋需求極大」為由,無視反對聲音,將原本用作興建科學園第四期的白石角地皮,改劃為住宅用地,興建中密度住宅。此舉遭工程及科技業界批評限制科學園未來發展、打擊本港科研發展及競爭力。

梁振英任內另一主要創科工作,是投放大量資源成立了多個基金及改善基建,有意見認為他是為後人種樹,然而創科發展卻始終未見明顯進步。主因在於港府推之不得其法,整體方針缺乏新方向,並無提出實質的政策變革。

莫乃光認為梁振英任內實際上對創科發展的思維未有突破。(資料圖片)

接連設立的多個基金項目、基建撥款,事實上只是董建華年代設創新及科技基金的延續,僅是執行上加強力度。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形容,創科局只是「做番未有局之前都做緊嘅嘢」,批評梁振英唯一建樹是成立政策局,實際上思維卻未有突破。

科研力量太分散 可重組整合

除了設立創科局外,梁振英於2014 年曾研究重組整合本港多個科研機構。現時港府除設有創科局外,還有多個科研機構,如管理科學園及三個工業村的科技園公司、數碼港、應科院等。當時顧問研究指出,本港研究力量過於分散,建議要作合併以集中加強發展,不過最終政府因為各種理由未有採納。

身為科技園公司主席的羅范椒芬認為,未來若要更好地推行創科,應審視檢討現行架構。她認同,目前各機構雖然某程度上各有分工,但無疑亦有相當部分重疊,並且「分得太散」,若能作一定程度的重組和合併,在資源運用和行政處理上將會更有效率。

創新科技這顆藏種於港多年的種子,若社會願意投入悉心照料,相信終有一日可以開花結果。羅范椒芬亦寄語港人,在創科發展上不應妄自菲薄,因為香港與其他地區的差距其實「唔係咁大」,不過機會一瞬即逝,若再不主動積極把握時間,很可能就會錯失機遇。她期望政府若有良好願景就需要加快步伐執行,以及確保具體措施能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