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發展需有聚焦 羅范椒芬倡拓醫療科技發揮己長
廿年前播下的創科種子,成長過程一直不似預期,作為現時本港其中一名創新科技的舵手,科技園公司主席羅范椒芬承認香港「在收成方面有欠缺」,但她亦指出,近年情況正顯著改善:社會上發展創科的氛圍愈來愈好,科研投資、科創活動愈趨頻繁,輿論對創科議題有更多討論,參與創科產業的人亦愈來愈多。
她強調,在現時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發展創新科技的潮流下,港府除了必須更積極有為外,在整體策略及規劃上要更清晰,發展要更有聚焦。
香港醫療科研水平高
聚焦在哪方面才好?羅范椒芬說,要先了解自身的強項,方能發揮所長,「build on strength」。她分析,香港在生命科學、醫療方面的科研水平其實很高,例如全球頂尖醫學期刊《新英倫醫學雜誌》在去年選出年度十篇對全球醫療界最具影響力的「最矚目研究文章」中,有兩篇便出自香港,現時本港首要任務是要設法令這些科研成果能真正「落地」,轉化為具體產品及服務。
除了發展本地醫療研究,她補充指應該加強吸引海內外醫療科研機構落戶香港,不同機構有更多交流合作,可產生更大協同效應。她舉例道,瑞典卡羅琳醫學院與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先後在港開設醫學中心,反映香港在這個領域取得不俗的進展。而在未來大灣區建設上,香港亦可以生命科學這方面作為功能定位,謀求更大發展空間。
錢須用得其所 應設指標衡量
現任特首林鄭月娥亦將發展創新科技列作重點政策之一,並於她的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要在五年之內,將本地科研開支增至每年約450 億元的目標。上任後,她曾出訪新加坡等地取經。
羅范椒芬認同,林鄭月娥在推動創科上花了不少工夫,讓人見到決心和誠意,作為創科推動者,她亦樂見政府展現承擔和決心。不過她強調,在450 億元整體目標之上,要有更多確保具體落實的指標配合,保證投放的資源用得其所,而非「為使而使」,亦非單單追求硬性的數字,而是要令香港科研水平提升。
以新加坡為例,當地發展醫藥科技時會預先訂立指標,例如經過一定投資後,是否能研發出重要的藥物,嚴謹控制投入和產出的比例。羅范椒芬期望,政府一方面能加快步伐,實踐發展創科的願景;另一方面亦要確保具體措施要執行到位,得到實際產出。
近年新加坡大力發展創新科技,不少人以新加坡創科上的成績,來比對香港的落後。羅范椒芬認為,香港最大的優勢是背靠內地、鄰近這個龐大市場,對不少海外企業而言相當吸引。另外本港金融系統優良,可作為科研企業融資平台.羅范認同港交所放寬上市規定,容許同股不同權企業及未有盈利能力的生物科技企業來港上市,相信這對推動生物科技發展有極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