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謹記去年慘劇 2018年應該繼續叩問的三條問題
2017年過去了,有些人有些事亦隨之逝去,逾百宗的致命工業意外、數十名學生自殺、多宗倫常慘案......種種慘劇,一度令社會響起警號,關注工傷、青年心理質素、關懷照顧者等等,但陣陣熱議不久又歸於沉寂。新年伊始,當大家慣性為新一年定下目標的同時,希望大家記得去年遺留下來的一道道問題,因為那些人離開了,留下來的人更應該代逝者叩問。
本港每年職業死亡個案徘徊約200宗,久不久出現一宗奪命工傷意外,大眾目光往往一掃而過。去年1月3日,尖咀咀K11商場一名65裝修工人清理泥頭時,從三米高工作平台跌下死亡,遺下妻子患有嚴重青光眼,右眼幾近失明,但仍到院舍做輔導員,而女兒則是智障人士。當時社會不少人同情他們一家困境,一年過去了,多少人還記得他們呢?現時死者太太視力越來越差,現已沒有工作,女兒依舊入住院舍。
可以沒有工業死亡嗎?
一場致命工業意外,毀了一個家庭。去年3月8日,馬鞍山星漣海地盤,兩名工人在八樓外牆棚架上工作,突然下墮,壓中六樓工作的鋁窗工人,三人一同墮地,鋁窗工人身亡,其餘二人重傷。死者胞兄譚溢忠亦在地盤打滾廿多年,現職挖泥機司機,他當時批評勞工處巡查無效,因此每每趕工就釀成意外。
如今再問他,他覺得勞工處巡查亦沒有作用,「除非政府會扣分,扣到某水平就可不接工程,否則只是罰款,阻嚇不了承建商」。如今,他自求多福,只是很卑微期望各個地盤每天開工前,均作簡單早會提醒工友安全,及作出相應建議。
去年紅磡一個中電地盤三名工人在地底管道噴漿時水管爆裂,三人走避不及窒息死亡。意外令大眾知道原來有工人要在1.4米高的狹窄管道內工作,以人手挖掘地下管道工程應否繼續呢?時至今日,家屬恩恤安置和調遷申請仍未有結果,亦在追討賠償,勞工處亦未見相關安全指引,還有多少人仍記得香港有一班以手挖地道的工人呢?
勞工處早前提交立法會文件顯示,去年上半年,致命工業意外有14宗工業意外,遠較前年同期的9宗多;而工業意外變數亦升升2.8%至5,200宗,建造業仍是致命工業意外及意外率最高的行業。新一年工程不斷,工業傷亡權益會提出,今年有11個違反安全條例個案遭判罰,判罰最低7,000元,最高20萬元,平均罰款6萬元,質疑輕判欠阻嚇力,僱主寧被罰款亦不願投施資源改善安全,工人性命能受保障嗎?
可以用心聽青年說話嗎?
逾百個致命工業意外,造成逾百個破碎家庭,另一方面,綜合傳媒報道得出,去年有逾30宗學生自殺,年紀最少只有10歲女童。他們的離世雖然不會對家庭收入造成影響,卻對親友卻會造成沉重打擊。
常說青年是社會的未來,但今年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完成了兩項有關學生抑鬱的調查,一是以問卷訪問37間本地中學共15,560名學生,發現53%受訪學生出現輕微或以上抑鬱徵狀,具嚴重抑鬱徵狀則有3.62%;另以問卷訪問1301名小三至小六學生,發現13.2%受訪小學生受抑鬱情緒困擾,即每7個小學生就有1個出現抑鬱徵狀,當中近一成受訪學生更呈嚴重抑鬱徵狀,須接受輔導及治療。
防止自殺聯席成員、家長聯盟發言人張豔璿聽過曾經自殺的青年反映,覺得自己的聲音不被重視,青年認為沒有人願意聆聽的心聲,「他們覺得為什麼沒有人真心聽我講說話,即使講完,成年人都會否定他們,所以不欲向成年求助」。但以她所知,小學生會問:為何每天都如此忙碌?為何沒有時間休息?中學生即會問:怎樣可以找到自己的夢想?
至於她又對社會又有何問呢?她即時說:「其實沒有必要問了,因為大家都知道青年自殺不可能與教育無關。」她隨即又問:社會和教育界有否正視學生的心靈健康?現時教育制度下只有約兩成人能升讀大學,其餘八成人就會被標籤成「失敗者」,為何社會要推這八成人去「死路」?
政府曾經承諾成立一個由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主領,包括教育局、勞福局、食衞局的跨部門高層次工作小組,但張豔璿就質疑,該小組有否工作時間表?將會商討什麼細則內容呢?會否邀請民間團體參與呢?她認為政府與其賣廣告宣傳「辦法總比困難多」,不如告訴青年可以「停一停,抖一抖」。
可以關心鄰居嗎?
去年屢次發生有關照顧者的倫常慘案。年初時,居於鑽石瓊山苑的58歲丈夫受遺傳性皮膚病折磨,卻要獨力照顧腦退化妻子,疑不堪壓力涉用皮帶將老伴勒死,接着跳樓自殺身亡。年中時,筲箕灣耀東邨一名80歲老翁涉嫌勒死中風後行動不便的76歲老妻。至年尾,一名34歲男子疑因長期照顧壓力沉重,在葵盛東邨盛案樓16樓寓所用菜刀斬長期患病兼不良於行的77歲母親廖玉桂致死,他之後攀窗跳樓,飛墮斜坡重創。
每次爆發這類慘案後,社會上都會有一段短時間討論照顧腦退化者的困難、雙老家庭的潛在風險、照顧長期病患者的情緒問題等,過後往往無具體的幫忙方法。統計處最新數字推算,65歲及以上長者人口由2016年的116萬,上升至2036年的237萬,而85歲以上的人口,到2041年是2016年的3倍,到2066年更升至4.4倍。而以現時本港每10名70歲以上長者便有1名認知障礙症患者,85歲以上患病比率更高達三分一,推算往後患者將會大升。
每個人均會隨時成為家人的照顧者,討論支援照顧其實是一個很切身的問題。香港上水宣道會學校服務隊助理督導主任葉建忠認為,現時很多長者服務皆以中心為主(centre-based),但照顧者承受極大壓力時,鮮會主動走到中心求助。所以他疑問,房署可否開放管理給社工上門探訪呢?甚至房署外判管理公司可以聘請駐屋苑社工呢?
屋苑管理員最清楚每戶的大概成員資料,但要管理員兼顧照顧實在難以實現。所以,葉建忠轉而問政府「可否加強力度推動樓長計劃,令鄰舍間增強互相支援?」,甚至簡單問一下市民大眾「可否多關心一下身邊的鄰舍呢?」
這裡提出了很多問題,如同我們每天生活的社會一樣,很多問題均未有答案,但不要緊,最重要是社會願意去面對這樣問題,然後不斷尋找答案,這樣就已經算是新年進步了。
上文節錄自第93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月2日),原文標題為《傷別2017》,現題為編輯重擬。
其他展望及回顧系列文章: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1月2日星期二出版的第93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