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家青年」半工讀月賺4千每星期只花400元 冀成平面設計師

撰文:羅卓敏
出版:更新:

工作一天後回到安穩的家,是不少人生活寫照,然而對於一班年滿18歲、在兒童之家長大的年青人卻是難以達成的夢,甚至變成無家可歸的「無家青年」。
有現年20歲、自幼稚園便居於兒童之家的少女阿Ying,半工讀擔任餐廳待應,要求自己每星期只花費400元,支持自己生活的同時,一邊讀書冀達成設計師的夢想,直言住屋為其面對的最大問難題;亦有年青人離開兒童之家後,獲有心人以低於市價3成的租金,租予單位讓他開展人生新一頁。
播道兒童之家去年委託突破機構為居兒童之家及院舍青年進行調查,逾7成受訪兒童之家宿生對未來發展方向感到不安。

播道兒童之家去年委託突破機構進行調查,發現7成受訪居兒童之及院舍青年對未來發展感到不安。(羅卓敏攝)

能與父母同住並不是必然,阿Ying的母親在她年幼時因犯下刑事罪行,年紀少少的她便要與母親分離,自幼稚園高班開始,生活離不開兒童之家與寄養家庭,轉學校、轉朋友、轉環境成為生活的常態,直至中學時獲舅父接她回家照顧,生活才算安定。

然而,懂事的阿Ying為了獨立、不再依靠舅父供養,中六後便搬至女子宿舍居住,更開始兼職餐廳侍應,每月平均賺取4000元。不過,因現時福利政策,年滿18歲便不能再居於院舍,阿Ying曾嘗試在深水埗區租劏房,但發現租金已是她整份人工,直言住屋為其最大困難。

阿Ying自18歲起已不能再居於宿舍,現時半工讀冀有日成平面設計師 。(羅卓敏攝)

遇好老闆餐廳工作包兩餐膳食
幸得播道兒童之家轄下的青年宿舍計劃幫助,她能以月租1700元入住兩年,才得以減輕生活開支。阿Ying表示,相較同齡的年青人,打工或只是為消遣,但對她而言,打工是為生計,幸得遇上好老闆,在餐廳工作包她兩餐膳食,開支大減;同時她亦要求自己,每星期將開支控制在400元以內,以省支付修讀副學士的學費,向她成為平面設計師的目標進發,期望再工作一年後,能考上學士學位。

現時19歲的阿明、自小五開始便於兒童之家居住,同樣於18歲後須離開院舍。(左)

另一名19歲、自小五開始便於兒童之家居住的阿明,同樣面對18歲後離開院舍、無家可歸的情況,雖然曾嘗試回家與母親同住,惟難以適應,幸得能入住青年宿舍。

獲教友幫助 低市價3成租百呎單位入住

最近甚至獲教會一名弟兄幫助,願意低於市價近3成、以4000元月租,將一個位於旺角地鐵站附近、擁有獨立廚房、廁所近100呎的單位,租予他及或一名青年人。

阿明表示,現時每人只需繳付2000元月租,對於現時任職港鐵見習技工、月入逾萬元的他而言,是可以承擔的開支,同時亦除去他於青年宿舍兩年計劃完結後、所要面對的迷惘。DSE只得6分的阿明表示,發現自己對工程有興趣,長遠目標是能考取相關學位。

一名教會弟兄願意低於市價近3成、以4000元月租,將一個位於旺角地鐵站附近、擁有獨立廚房、廁所近100呎的單位租予阿明及另一名青年。(由受訪者提供)

逾7成受訪兒童之家宿生對未來感到不安
播道兒童之家去年委託突破機構,於去年4月收集來自13間兒童之家及院舍的逾230份問卷;並於去年8月深入訪問逾廿名青少年家舍宿生,以了解家舍青少年所面對的就業困難及需要。

研究發現,逾七成受訪宿生對未來發展方向感到不安,主要擔心生計;宿生冀追求理想、尋找有意義人生,但必須解決生存問題,例如居住及日常生活需要,否則談不上發展個人潛能。

播道兒童之家院長羅美珍表示,離開院舍後的「無家青年」同樣擁有自己的目標與發展方向,惟需要社會扶他們一把,以致可讓他們向上流動。播道兒童之家亦推出「第二人生助跑計劃」,鼓勵業主以慈善方式出租單位予有需要的年青人,並經由播道兒童之家管理及協調。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