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更新「人才清單」,加入推動「八大中心」所需人才。勞工及福利局去年底啟動檢討,今日(18日)公布更新後的「人才清單」,新增九項專業,包括會計業、「伊斯蘭金融」、飛機維修工程師等。今次更新的人才清單,將於3月1日起生效。
僱主輸入「人才清單」外地人員免證明本地招聘困難
「人才清單」計劃於2018年首次制訂,旨在更有效及聚焦吸引不同行業及專業領域的高質素人才,僱主如在一般就業政策及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下申請輸入人才,而所涉職位屬清單表列的專業,便無須證明本地招聘困難即可直接提出申請。清單分別於2021年及2023年進行檢討及擴大,現時有51項專業。
經過檢討,當局決定增加9個專業,針對本港金融、創新科技、航運、航空樞紐、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的「八大國際中心」定位,新增專業包括:
國際金融中心:會計業專才、伊斯蘭金融專才、資深大宗商品交易專才
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資深系統架構師、專利專業人員
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法律知識工程師
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航空樞紐:驗船師、綠色航運專業人士、飛機維修工程師
三分一會計師樓欠一成會計人員 大學會計畢業生不投身行業
今次新加入的九個專業當中,會計業專才成為焦點。勞工及福利局發言人指,收到會計師公會前年反映,全港有三分一會計師樓空缺率大於一成,部份更達到三成,認為要從本地人力中填補空缺,需要相當長時間,因此將會計師專業納入清單。
被問到現時各大院校都有開設會計學位課程,為何仍要納入清單,發言人指,不少會計科學生畢業後都未有投身行業,即使會計師工會已調低報讀專業資格課程(QP)的資格,但報讀人士仍持續下跌,認為行業人手不足的情況短期內難以改善,因此按工會建議納入清單。
伊斯蘭金融專才需對當地律法原則有認知
另一個焦點是「伊斯蘭金融專才」。發言人指,發行伊斯蘭金融相關債券是政府一直以來的目標,而伊斯蘭金融活動需符合當地律法原則,例如有關財務工具不可支付或收取利息、投資產品不可涉及酒類或豬肉,因此當局希望該專業人才,除了要具備金融知識,亦要對伊斯蘭金融有專業認知。至於涉及的範疇,發言人指「可以好廣闊」,債券、貿易等都符合清單要求。
部分業界建議專業未被接納 如飛機師、言語治療師等
勞福局發言人強調,當局在考慮保留或新增專業時,會考慮三個原則,包括該專業的人才有助香港經濟高增值及多元化發展、不能在本地就業市場輕易覓得、不能通過本地培訓適時投產。檢討期間,當局亦曾參考前年人力推算所識別未來五年的19個高需求職業、不同行業的持份者等的建議。
發言人又提到,各業界建議的專業中,有部分未被接納。有專業由於本地培訓可增加供應,滿足需求,因此未有納入,例如飛機師、創意及藝術行政、電子商貿、言語治療師、教育心理學家等;另有部分建議專業與人才清單中的專業,有職能重疊,例如業界建議的「知識產權經理」,在清單中有今次新增、更為專門的「專利專業人員」。
無新增專業所缺人才數目 亦無訂KPI
發言人又指,當局沒有9個新增專業現時所缺的人才數目;自人才清單在前年擴大以來,當局收到1,123宗符合「人才清單」要求而且成功獲批的申請,惟除了人才清單之外,部份相關專才或會經「高才通」等人才計劃進入香港,因此政府未有就更新人才清單下的申請人數訂下績效指標。今次更新的人才清單,將於3月1日起生效。
周小松促當局提供數據支持 剔去有足夠本地人才的專業
勞工界立法會議員周小松表示,有留意到當局更新「人才清單」,但認為當局在擴大清單時,應提供客觀、有力的數據作支持,否則或會有專業雖有足夠本地人才,但僱主借人才清單,在無公開招聘的情況下從外地請人的情況。
周小松又強調,當局應建立檢討機制,將已有足夠本地人才的專業從清單中刪去,避免「只加不減」的情況。他舉例,清單中包括的中醫師,其實已有本地大學開辦相關課程,有足夠本地人才,又強調將專業從清單剔除,僱主若無法從本地招聘人手,仍可循其他計劃引入非本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