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囚】發惡夢、怕木尺 少年犯陰影難除 專家:創傷後壓力症
身傷會消退,但心傷難癒。《香港01》早前訪問50名稱曾遭懲教人員虐待的前青少年犯,有人稱在囚期間的密集體罰如「找板」等,留下心理陰影,縱重獲自由2年,但見木尺竟不期然「想縮」,但又突然不敢縮;甚至有稱曾遭痛打半小時的過來人稱,現仍不時發惡夢「重返現場」,看到與監獄有關的新聞也會立即想起。有精神科醫生直指,他們很可能患上創傷後壓力症。
有過來人走不出陰霾,亦有人曾陷迷思,每日遭虐打作懲罰,令他們產生以暴易暴念頭,有犯罪學家指懲教署屬社會一部分,部分在囚人士面對他們的暴力對待,或會衍生報復社會心理。
少年犯過來人:曾遭密室痛打半小時 事隔7年仍發惡夢
「雞翼」(肘打背部)、「芥蘭」(膝撞大腿)、「找板」(木尺連打手掌或腳掌)對阿John(化名)而言,絕非陌生,7年前他因販毒,失自由於壁屋懲教所,他指當時常因步操欠佳而被打,但最嚴重一次則是因被懲教人員認為表情「太寸」而惹禍,遭帶至職員室,先是踩面,「阿sir之後不停摑我、打肚」,雖阿John當時已不斷講「sorry sir」及喊痛,但對方仍無停手,結果足足近半小時。
阿John坦言,當日滿身瘀傷,經歷恐怖,雖事隔7年,但仍難以忘懷,不時會發惡夢「重返現場」,「有時睇到同監獄有關的新聞,都會即刻諗返起。」
見木尺會想縮手 「但縮唔縮得又會諗一諗」
前年因傷人罪及相關三合會罪行而囚於壁屋懲教所的阿西(化名),也與阿John一樣,對懲教人員的體罰心有餘悸,他最初因不懂摺氈、步操等,常遭體罰,尤其是「雞翼」、「找板」,「果陣『找板』唔俾縮手,否則又要重新再打……生日果陣又會收『禮物』,捱多幾下『雞翼』。」結果重回社會後,也留下心理陰影,「有時見到間尺,有人起肘,就會自然反應想縮,但縮唔縮得又會諗一諗。」
精神科專科醫生許龍杰分析指,一般而言,一旦曾遭受頻密且嚴重的身體折磨,很大機會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導致受害人不斷回想過去景象,甚至發惡夢;他又指患者亦會在過往經歷中,對一些特定事物產生焦慮,舉例指如阿西的個案,他看見木尺便想逃避,亦會勾劃出過往記憶,引發焦慮情緒。他指患者可以藥物控制,但同時須接受心理輔導,慢慢走出陰霾。
過來人:獄中令人覺得「暴力可解決問題」
有受害人會發展成焦慮情緒,亦有人曾一度陷入迷思。阿水(化名)過去因販毒而曾在壁屋懲教所服刑,在獄中約半年被連環施以「雞翼」及「快車」,直言由入獄一刻,驚慌至出獄一刻,坦言當時在獄中會令人覺得「暴力可解決問題」,要以暴易暴,幸現時沒有這個想法。
3年前曾囚於壁屋懲教所的阿迪(化名)更聲稱,曾見過極不人道的事,「有人肚痛,阿Sir唔畀佢去廁所,佢忍咗一個鐘左右,最後失禁,阿sir聞到陣味,迫他當眾食。」阿迪坦言該名在囚人士之後變得寡言,情緒極低落,甚至曾透露「諗過同阿sir攬住一齊死」。
施襲者舉動 或令受害人感暴力可解決問題
犯罪心理學家黎定基分析指,受害者或會在被襲過程中,從施襲的人員身上會衍生以暴易暴的心理,認為暴力可解決問題,而由於懲教人員屬社會中的一份子,或因被他們襲擊而衍生出報復社會的仇恨心理,導致心理不平衡的狀況。不過黎定基強調,以暴易暴或報復社會的心理未必全源於在獄中的經歷,有可能是因過去在家庭、社會的經歷,因此不可一概而論。
而就有關受訪者提及的控訴,懲教署回應指,為確保羈管環境穩妥、安全、人道、合適和健康,職員一向恪守法治,重視紀律,而法例規定懲教署人員對待在囚人士時,不得使用不需要武力,如遇有在囚人士危害自身或他人安全,亦不得使用超乎所需的武力,否則依法處理,故歡迎投訴人提供實質證據,讓投訴調查組或其他執法部門作出調查,以正視聽。
【「童囚吶喊」系列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