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照顧九旬母捱鬧 壓力大常失眠 護老者從靜觀學善待自己

撰文:江麗盈
出版:更新:

照顧別人,更要照顧自己。阿平獨自照顧媽媽多年,當媽媽10多年前患上認知障礙症,母女的相處變得不一樣,面對媽媽很多突如其來的情緒,阿平招架不住,積累的壓力,令她出現皮膚敏感,失眠、焦慮陸續襲來。直至阿平學會靜觀,她開始專注自身感受,明白到要善待自己,「盡自己能力去照顧就可以了,不用過於辛苦自己。」

阿枝則是三個孩子的母親,長年累月照顧家人,也令她身體出現不同痛症,腰痛問題有時更令她失眠。在靜觀中學到的身體掃描、呼吸練習,她每晚睡前也會做,「感到明顯舒適, 睡得更好。」

有一直關注照顧者的機構提供融合大自然元素的靜觀活動,並委託大學進行研究,結果反映照顧者參加課程後,抑鬱和焦慮癥狀顯著改善,機構期望各界協力於社區引入自然為本靜觀課程,讓更多照顧者參與。

自然為本靜觀課程其中一項是靜觀進食, 讓參加者學習於日常飲食中放慢自己, 專注當下。(受訪者提供圖片)

母患認知障礙症 阿平招架不住媽媽各種情緒

阿平的媽媽今年90歲,10多年前患上認認知障礙症。她說,媽媽患上認知障礙症,母女的相處變得不一樣,面對媽媽各種情緒,阿平直言招架不住,積累的壓力,令她出現皮膚敏感,失眠、焦慮陸續襲來。

阿平續說,自小從未被父母責罵過,如今照顧媽媽卻被她指責,情緒難免受影響,經常會因而哭泣。

學靜觀進食、靜觀呼吸及伸展 感焦慮時先關電話

直至阿平經社工介紹,開始學會靜觀,透過不同的練習,例如靜觀進食、靜觀呼吸及伸展等,她逐漸知道也要關注自身的感受,明白到要善待自己,「盡自己能力去照顧就可以了,不用過於辛苦自己。」

阿平現時每日仍會做15分鐘呼吸練習,藉以放慢腳步,每次只專心一意做好一件事,又會將課堂所學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每當感到焦慮時,她會先關電話,讓自己有空間安靜、放鬆。

阿枝(左)及阿平(右)參加自然為本靜觀課程後,自覺更懂得關心自身需要、及留意自身情緒。(受訪者提供圖片)

三子之母為家出現不同痛症及失眠

阿枝則是三名孩子的母親,幼女仍就讀初小,長年累月處理家務、照顧家人起居飲食,阿枝身體出現不同痛症,腰痛問題嚴重時更會令她失眠。她現時日常會趁飲水、吃飯時做靜觀練習,偶爾也會到公園散步、欣賞園內的植物,睡前也會做「身體掃描」及呼吸練習,「感到明顯舒適, 睡得更好。」

阿枝說,現時更懂得留意自身的身體狀況,腰痛時會主動請家人幫助處理家務,若然家人沒空,就等到身體情況好轉才處理,「改變不了別人的話,就嘗試改變一下自己的想法及做法。」她跟家人間的爭執減少,關係也隨之變好。

在自然環境中進行靜觀課程中的伸展練習。(受訪者提供圖片)

理大研究顯示靜觀活動有助參加者改善抑鬱和焦慮癥狀

家福會2021年起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推行為期三年的賽馬會家家自然好心晴計劃,透過融合大自然元素的靜觀活動,紓解照顧者壓力,提升其身心健康。

據該會早前委託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進行的研究,結果反映照顧者參加課程後,抑鬱和焦慮癥狀顯著改善,家福會期望各界協力於社區引入自然為本靜觀課程,讓更多照顧者可於就近社區參與。

家福會家庭服務高級經理駱慧芳(左)及自然為本靜觀課程其中一位負責社工陳玥蓉(右)期望於社區引入課程,讓照顧者可以於就近的社區參加課程及活動。(受訪者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