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歲港媽13年生五孩 全餵母乳 親述餵哺竅門 與子女最親密時光
餵哺母乳對母嬰健康都有好處,而香港婦女餵哺母乳不算多,根據醫管局數字,2023年公立醫院住院期間全母乳餵哺率不足兩成。Juliana 可算是餵哺母乳的表表者,自2010年誕下第一名長女,至去年誕下第五個小朋友,她一直堅持餵哺母乳。Juliana表示,餵奶是與孩子最親密的時間,雖然辛苦但享受那些時刻,掛念他們「一嚿飯」的模樣。她又說,餵哺母乳期間都有遇到挫折,不過有丈夫全力支持和長輩協助,難題都一一解決。
世衛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嬰兒出生後應盡早開始母乳餵哺,最初六個月吃全母乳,之後逐漸添加固體食物,並持續餵母乳至兩歲或以上。但根據醫管局數字,2023年公立醫院住院期間全母乳餵哺率只有19.7%。
母乳增強子女免疫力 一早定下餵哺9個月全母乳目標
育有5名子女的Juliana,於2010年她26歲時懷了第一胎,搜集資料得知母乳對嬰兒最好,故一早定下餵9個月全母乳的目標。餵母乳需要長時間「埋身」,觀察並回應寶寶早期肚餓跡象,她記得長女出生後,餵奶首周甚沮喪,「點解餵完、換完片擺低咗,我啱啱貼落個枕頭,哇,又喊!」但她發現一直堅持,之後就會順暢。她表示首兩、三星期是餵哺適應期,毋須過份緊張奶量,「你又教緊佢啜、又學緊餵」,反而以輕鬆心態享受當下,有助餵哺。
兩年後2012年Juliana誕下次女、2015及19年分別是三子及四子出生、至2023年再誕下孻女,她表示,頭三名子女出生後,頭九個月都餵哺全母乳;因應疫情期間多留在家,第四、五名子女更餵足一年母乳。之後他們進食固體食物後,仍持續飲母乳一段時間。
Juliana覺得餵奶是與孩子最親密的時間,雖然辛苦但享受那些時刻,掛念他們「一嚿飯」的模樣;而作為丈夫的Jason亦表示全力支持太太餵哺母乳。
餵哺母乳曾出現發炎、水泡 及早求助釋除疑難
Juliana承認餵哺母乳期間並非沒有挫折,「坊間聽過餵人奶的困難都經歷過,例如發炎、生水泡。」她記得有次生產後兩、三個月一家去上海旅遊,餵奶時沒問題,但餵完就如被針刺般疼痛,痛得晚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但她心裏仍想着「死都要捱到返香港」,終於回港後檢查得知是受真菌感染,食藥就沒事。
她表示,餵人奶總會面對各種疑難,包括疼痛、擔心有無奶餵下一餐等,此時不要獨自死撐,應向母嬰院求助,她透露生育次女時,每遇困難都會打母嬰院熱線,有專人馬上解答問題及尋找方法,之後亦繼續跟進。
五孩爸爸46歲的Jason亦一直支持太太,他說一定是交由媽媽自己決定是否餵母乳、餵多久,不要給予任何壓力,否則會帶來反效果;而且初生嬰兒需全天候照顧,不停餵哺已十分勞累,所以更要給空間媽媽休息。Jason表示自己也是食人奶大,很健康,因此相信食母乳能打好免疫基礎。
Juliana形容媽媽產後是很脆弱的,因此更需要身邊人支持,幸而她父母及家姑家翁「四大長老」都很贊同母乳餵哺,令整個過程更順利。
醫生:切忌質疑媽媽不夠奶 丈夫及四大長老支持重要
廣華醫院婦產科醫生劉偉霖認為家人支持餵哺母乳非常重要。他舉例,有時老人家見嬰兒哭會問:「BB成日喊,係咪唔夠奶?」媽媽會很受打擊,說多一兩次就會想放棄。因此家人的同理心很重要,「沒有神隊友幫助,或者有少少(質疑)聲音,就好難堅持落去。」
劉偉霖稱,餵哺母乳對母嬰均有好處。母乳是最天然且經濟的食糧,成分會隨嬰兒成長而改變,能提供脂肪酸、DHA、AA、益菌素等豐富營養,增強免疫力,且減低兒童肥胖和糖尿病風險。除了滿足生理需要,寶寶常跟媽媽接觸和互動亦有助心理和智力發展。
至於媽媽,餵母乳能幫助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預防貧血,荷爾蒙分泌亦有助穩定產後情緒;身體亦能復原得更快,有助修身。另外,日後患乳癌、卵巢癌及糖尿病等風險相對較低。
助產士:初生嬰兒胃「只有波子咁大」 毋須擔心奶量不足
坊間有不少對餵哺母乳的迷思令媽媽卻步,廣華醫院婦產科顧問助產士陳麗珊拆解疑團。她表示,媽媽普遍會擔心奶量不足、嬰兒吃不飽,她解釋餵奶是供求問題,「有求就有供」,持續餵哺就會上奶。她補充,初生嬰兒的胃「只有波子咁大」,頭幾天吸初乳就足夠,不會影響發育,媽媽第四日先上奶屬正常,能配合嬰兒成長。
另外,她指食全母乳容易出現黃疸是誤解,黃疸屬出生後第3-5日的正常生理現象。她補充母乳反而有助腸道蠕動,愈早排出胎糞愈好;而相比奶粉,母乳大部分營養都較易被嬰兒消化和吸收,因此餵母乳時會有「嗰頭放低就喊」的情況,並不等於不夠食。
明年兒童醫院設母乳庫 助早產嬰有人奶食
目前全港8間設有產科的公立醫院是「愛嬰醫院」,由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成立的愛嬰醫院香港協會所認證,廣華醫院是其中一間。除了產前辦母乳餵哺教室、住院期間讓母嬰24小時同室,廣華醫院亦設「綜納式產褥中心」,提供獨立房讓有需要媽媽產後使用,有助產士當值解答疑難。
醫管局亦正建立母乳庫,向餵哺母乳的媽媽徵集母乳,沒慢性疾病、先驗一次血就可捐贈,讓早產嬰兒在媽媽未上奶時能受惠。屆時將安排上門接收母乳,並會經過審查、消毒,確保母乳沒受感染。母乳庫計劃每年收集1000升母乳,料450至600名早產嬰受惠,將於明年在兒童醫院投入服務,供應全港9間設新生嬰兒深切治療病房的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