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外籍婦墮電腦「藍Mon」故障騙局 遭假技術人員騙走1000萬

撰文:郭梓謙
出版:更新:

七旬退休外籍婦人於上月24日使用電腦上網時,螢幕突然彈出Window常見的「藍Mon」故障畫面警告,指其電腦已經中毒,並在頁面提供號碼,要求她致電聯絡「技術人員」取得協助,後被駁至至自稱為警務處職員的騙徒,指其情況「緊急」,要求她到銀行將資產轉移到安全戶口,結果財到光棍手,一去無回頭,損失1,000萬元。

警方今日(15日)公布今年首五個月網上騙案共10,060宗,較去年同期下跌1,640宗或14%;然而總詐騙金額卻上升5.6億元或約35%,至21.4億元。

警方分析犯案手法:營造緊急情況令事主恐慌入局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梁以德指,這類假冒技術支援犯案手法,當事主接觸到這些「警告」並撥打電話予騙徒後,騙徒會透過營造緊急情況,以至製作虛假警方網站、截圖等增加可信性的舉措,令事主恐慌從而墮入騙局。

梁以德續說:「(事主)出於恐懼、壓力就會信佢哋(騙徒)行動,有人提醒佢哋(事主)都會深信不疑,堅持轉帳要求。」直至警方介入受騙事主才會醒悟。

警方今日(15日)公布今年首五個月網上騙案數字與總詐騙金額。(盧翊銘攝)

警方成功助外籍追截另一筆大額匯款

化名阿May的七旬退休外籍婦人於上月24日使用電腦上網時,突然彈出警告,指其電腦已經中毒,並在頁面提供號碼,要求她致電聯絡「技術人員」取得協助。

阿May致電該「技術人員」,對方要求她致電另一名自稱為警務處職員的騙徒;警務處職員指情況「緊急」,聲稱其身份證、銀行戶口,以至電腦會被人使用,繼而說服她翌日到銀行將資產轉移到安全戶口,其實都是騙徒持有的傀儡戶口。

直至事發第三日,銀行職員懷疑涉及騙案,即通知警方介入並揭發事件。警方指,當時女事主已被騙取1,000萬元,介入後終成功追截另一筆大額匯款。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梁以德指,騙徒會令事主感到恐懼、壓力,最後信以為真,甚至堅持到銀行完成匯款。(盧翊銘攝)

顯示「藍Mon」故障畫面 點擊畫面即發出聲響令用家誤以為當機

警方表示,相關騙案手法時指,騙徒一般會按照使用者的地區語言、電話號碼等,於各大網站投放「彈出式頁面」廣告,當這些廣告顯示時,會以全螢幕佔據用家裝置。以電腦為例,便是一般Window常見的「藍Mon」故障畫面,而即使點擊畫面各處都會發出聲響,令用家誤以為無法操作電腦,此時廣告會播放一段錄音,要求受害人不要關機,並致電到其所提供的假冒技術人員電話。

訛稱技術人員或執法人員 誘使受害人存款至指定戶口

騙徒收到電話後,便會訛稱為技術人員或執法人員,誘使受害人將銀行存款轉移至騙徒所控制的戶口;或是指示事主安裝來歷不明的程式,並要求其分享電腦控制權。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高級督察陳智穎表示,這些分享控制權的程式包含部分合法程式如「Teamviewer」,希望藉此令事主提供程式ID、密碼等取得授權並盜取、下載事主資料。

騙徒主要以英語與事主溝通 專吼居港外籍人士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警司陳純青說,這類手法並非首次出現,而近年在歐美、新加坡等地都有發生。至於這類「警示廣告」,其實來自不同種類網站都有,因網上投放廣告途徑多,甚至網站一方亦未必知道是詐騙廣告,「正正係因為呢個方便,令網上騙案騙徒可以用漁翁撒網式搵受害者。」

另外,警方調查時亦發現,這類騙徒主要以英語與事主溝通,故多涉及居港外籍人士或能以英語溝通的市民。警方提醒,科技公司一般不會主動提供技術支援,其訊息一般也不會包含聯絡號碼,如發現訊息有顯示電話號碼不應撥。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警司陳純青說,這類「警示廣告」,可以來自不同種類網站,騙徒會「漁翁撒網」尋找受害人。(盧翊銘攝)

至於執法部門及科技公司均不會要求用戶提供其個人或財務資料,更不會要求轉款。故如遇上電腦出現錯誤提示,市民可以長按離開鍵(ESC),或 CRTL + ATL + DEL 開啟系統管理員,甚至重新啟動電腦,以嘗試關閉可疑頁面。

首五個月網上騙案數字下跌 惟大額虛擬貨幣交易令詐騙金額上升

陳純青說,今年首五個月,網上騙案數字為10,060宗,與去年同期下跌1,640宗(約1成4);然而總詐騙金額卻從15.8億元,上升5.6億(約3成5)至21.4億元。其中就網上購物騙案,輕微升7宗,但金額則大幅提升5,610萬,由7,680萬升至1.33億元(約7成3),當中涉及多宗大額投資虛擬貨幣交易;另外,網上投資騙案則從1,243宗,升至1,503宗(約2成1),所涉金額同樣由6.2億,爬升至9.15億元(約4成6)。

警方指,反詐騙協調中心與銀行一直合作調查可疑轉帳,但目前沒有硬性指標,規定甚麼情況下攔截騙款交易。(盧翊銘攝)

至於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與銀行就有關騙案交易的堵截,截至今年頭5個月有475宗成功阻截,涉款超過4.6億港元。

陳純青解釋指,反詐騙協調中心與銀行一直合作調查可疑轉帳,但目前沒有硬性指標,規定甚麼情況下攔截騙款交易。而實際上,警方亦有就今年首5個月的1萬多宗騙案調查,包括能否追查騙徒身分、傀儡戶口等。

總督察梁以德則補充指,警方攔截騙款考慮因素,包括騙款是否短時間轉走、是否涉及海外交易、加密資產以及事主是否經過長時間才發現受騙。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