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7.1回歸3日連假 珠海口岸料再有挑戰 注意回港高峰

撰文:陶嘉心
出版:更新:

下周一(7月1日)為七一回歸回歸紀念日假期,連同本周六及下周日(6月29日及30日),五天工作周僱員可享三日連假,周六(29日)「港車北上」名額已爆滿,可預期將會有不少港人駕車前往珠海,令人擔心會如剛過去的端午節連假,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在最後一日再出次出現返港大塞車,回港路於中午12時段開始,至少塞2至4小時。

今次與端午節不同,只有香港有三日連假,因此估計周日(30日)珠海匯聚港珠澳三地車流,經大橋離境珠海口岸,可能再有挑戰。有熟悉大橋運作的立法會議員估計,7月1日下午3、4時後大橋或會開始出現車龍。

運輸及物流局在周四(27日)表示,就七一假期長周末期間預計的出行高峰期,運輸署會透過不同渠道呼籲市民預早妥善規劃行程和錯峰出行。特區政府會繼續與內地相關部門保持緊密聯繫,密切留意大橋的運作情況,持續研究和推行可行的優化方案,確保大橋車流暢順,加強善用大橋。

昨日不少人在社交平台小紅書上指,港珠澳大橋內地口岸大塞車,至少堵塞4小時才能通關上橋。(截取自小紅書)

七一回歸有三日連假(6月29日、30日及7月1日),運輸署港車北上預約網頁在本周二(25日)顯示,6月29日、即七一小長假首日名額已滿,前一日即、即28日晚上6時至11時59分的預約時段也已滿,預示大批市民將駕車北上,亦有可能在假期最後一日,即7.1當日紛紛回港。

運輸及物流局在兩日後(27日)補充,政府一直密切留意港珠澳大橋在尖峰時段,口岸的通關和交通情況,並與內地相關部門商討優化口岸通關的安排。香港口岸方面,相關部門採取不同措施以提升通關能力,例如透過靈活調配人手、優化工作流程及運用創新科技等,以及在尖峰日子加開額外的私家車清關亭,以應付車流增加;,運輸署的「香港出行易」程式亦新增大橋香港口岸通關廣場的實時交通快拍,讓出行人士更易掌握口岸情況,靈活出行。

局方指出,就珠海口岸方面,據悉內地相關部門正優化珠海口岸設施和安排,包括增加小客車驗放通道、提升設施驗放效率、加強宣傳引導旅客避開高峰出行和現場疏導等。

就七一假期長周末期間預計的出行高峰期,運輸署會透過不同渠道呼籲市民預早妥善規劃行程和錯峰出行。特區政府會繼續與內地相關部門保持緊密聯繫,密切留意大橋的運作情況,持續研究和推行可行的優化方案,確保大橋車流暢順,加強善用大橋。

珠海口岸將增加小客車通道,即時發布交通訊息

運輸及物流局在端午節兩日後(12日)回應稱,珠海口岸方面,據悉內地相關部門正優化珠海口岸設施和安排,包括增加小客車驗放通道、提升設施驗放效率、加強宣傳引導旅客避開高峰出行和現場疏導等。特區政府會繼續與內地相關部門保持緊密聯繫,密切留意大橋的運作情況,持續研究和推行可行的優化方案,確保大橋車流暢順,加強善用大橋。

該局副秘書長麥震宇上周五(21日)出席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時表示,珠海口岸處理的車流客流特別大,澳門也是用同一個口岸,同樣要經珠海口岸。

麥震宇表示,港府已跟珠海當局反映關注,目標令市民有良好的出行體驗,據當局了解,珠海方面已提升過關效率,包括增加小客車通道,及即時發布交通訊息等。

立法會議員張欣宇。(資料圖片/黃浩謙攝)

張欣宇料:7月1日下午3、4時後大橋或會有車龍

立法會議員張欣宇表示,七一與端午節一樣,都是長周末假期,今次見到去程時間預約滿額,料很大機會再出現上次情況,7月1日下午3、4時後大橋或會有車龍。

他表示,雖然當局指會有改善措施,但屬中期措施,包括改建現時道路,加開通道等,料七一假期前未能完成,建議在此之前先在市區做好分流,確保金巴有暢通通道。

▼港珠澳大橋端午期間曾大塞車▼

+3

端午節回港 珠海段塞車4小時

本月中端午節(10日)適逢在星期一,是長周末最後一日,亦是港澳及內地的公眾假期,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出現大塞車,下午開始至少塞2小時才能過關,至傍晚時段更動輒要4小時。《香港01》翌日綜合各界分析,歸納四大塞車原因。

註:參與港車北上的申請人可在指定出行日子前1個曆日的中午12時前透過指定日子預約系統預約出行或取消預約,在6月29日至7月1日的預約出行申請數目可能會有更改。(運輸署圖片)

港車北上需求大節日造成高流量

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指出,過往在周六、日,以及紅日等出入境高峰期,拱北口岸塞車一至兩小時成為常態,適逢當日是節日最後一日假期,不少人經大橋離境,塞車三至四小時實在誇張。

早前端午節連周末三日小長假,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出現大塞車。(截取自小紅書)

司機過關後等乘客上車造成倒灌

李耀培表示,內地口岸的車輛關口不足,加上在過關前乘客要落車辦過關手續,過關後司機又要在上客區停車,等待乘客上車,「車等人呢個情況就會造成倒灌,成個口岸就會塞住晒」。

珠海關口道路設計容易出現擠塞

香港新方向立法會議員張欣宇指出,離開珠海上港珠澳大橋前,有一個交匯處供香港車、澳門車和內地車使用,往不同方向的車輛都需要在上址調頭,造成擠塞。

香港運輸及物流局早前表示已向內地當局了解,相關部門正優化珠海口岸設施和安排,包括增加小客車驗放通道。(視覺中國)

珠海關口設計與大橋容量不匹配

張欣宇分析,珠海口岸設計時與大橋容量並不匹配,例如大橋共有3車道,1小時可以有4,000至5,000輛車流量,「但好明顯依家車流量未去到四、五千架車,所以上到大橋係好暢通,啲車係塞曬喺內地口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