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李耀培指過關後車等人造成倒灌 倡人臉識別免上落客

撰文:何倩瑜
出版:更新:

本港過去三日迎來端午節連假,加上港車北上熱潮,不少港人會選擇開車到珠海遊玩。不過,昨日(10日)最後一日假期,港珠澳大橋口岸珠海拱北口岸在下午出現大塞車,有司機指,珠海返港塞車近4小時,「3公里走了40分鐘,凸顯了港珠澳大橋口岸配套管理的落後」。

香港汽車工業協會會長李耀培表示,過往口岸塞車動輒一至兩小時,但昨日收到會員反映,塞車時長達三至四小時,實在誇張,他分析可能因通關後車等人的情況造成「倒灌」,並建議珠海海關可考慮加入高科技人形識別協助加快通關程序,並且開放其他口岸予澳門車作分流。

昨日港珠澳大橋口岸珠海拱北口岸在下午出現大塞車。(何倩瑜攝)

司機:凸顯港珠澳大橋口岸配套管理落後

端午節假期三日連假的最後一日,昨日在內地「小紅書」上有不少駕駛者抱怨,指昨日經大橋過關大塞車,有司機不滿:「3公里走了40分鐘,凸顯了港珠澳大橋口岸配套管理的落後,港澳車與內地車的分流做得太晚車道太少,號稱百年工程的大橋只有雙車道進行分流你敢相信,導致大量的港澳車佔據三條車道後,又必須全部往右跨車道通行,內地車只能在左邊車道被堵住。」

亦有司機投訴,「所有節日經港珠澳大橋的要三思,根本沒有人去計算這個大橋口岸的承載力,一個端午節要塞4小時以上,不如早點發通知停關算。」

+3

拱北口岸過關後車等人造成倒灌

香港汽車工業協會會長李耀培表示,過往在周六、日,以及紅日等出入境高峰期,拱北口岸塞車一至兩小時成為常態,但昨日收到會員反映塞車三至四小時,實在誇張。

他認為大塞車的原因是因為,口岸的車輛關口不足,加上,在過關前車上除65歲以上長者以及手抱嬰兒可留在車上過關,其餘乘客都需落車過關,而每輛車都約有3至4個乘客需落車,在通關前已經造成阻塞;通關後車輛又需在上客區等待乘客上車,「車等人呢個情況就會造成倒灌,成個口岸就會塞住曬」。

香港汽車會會長李耀培。(資料圖片 / 歐嘉樂攝)

倡開放更多口岸分流澳門車

他建議,珠海海關可考慮使用人臉識別等高科技技術協助加快通關程序,「咁所有乘客都可以喺架車度過關,唔使上落車」。由於港珠澳大橋可供港車北上、中港車、澳車北上等使用,他建議開放其他口岸,例如與澳門相連的橫琴口岸,則可以予澳門車使用,能有效分流,「唔使一齊塞」。

香港居民累計超12.5萬人次,佔客流總量的54.7%,成為口岸通行量最高的群體。(新華社)

香港居民成港珠澳大橋口岸通行量最高的群體

內地數據顯示,截至昨日下午1時,今年端午假期經珠海公路口岸出入的港澳單牌車超2.7萬輛次,佔口岸小客車總量的70.5%,佔比創歷史新高;口岸通行的港澳旅客超過16.4萬人次,較2023年端午假期增長153%。其中,香港居民累計超12.5萬人次,佔客流總量的54.7%,成為口岸通行量最高的群體。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旅客達1130萬人次,同比增長118.6%;港澳單牌車數量超過265.2萬輛次,月均增長超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