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婦主動脈剝離裁死於自然 夫稱明病罕見仍傷痛 盼妻案造福後人
中年主婦因胸口痛入住瑪嘉烈醫院,留院一晚死亡,死因為主動脈剝離。家屬事發發現主婦留院時,院方未替她接駁心臟監察儀。死因庭早前召開研訊,專科醫生亦指此病罕見,病癥多變而難診斷,未及時診斷死亡率高。裁判官林希維今(6日)裁定主婦死於自然,建議院方若懷疑病人有心臟病,應安排病人接駁監察儀、定時抽血等。林官又向家屬說,明白有些傷痛猶在,希望他們常存平安的心。
夫質疑有否從過往個案中學習
死者丈夫裁決後哽咽表示,主動脈剝離雖然罕見,但死因庭過往處理不少個案,令他懷疑醫護人員有否從過往個案中學習,並說:「就算罕見、(出現的)百分比唔高,但對於一個家庭嚟講,個傷害係百分之一百。」希望其妻的個案能造福後人。
死者潘玉玲(終年57歲)生前為家庭主婦。2021年12月4日下午,潘在家中突感胸口痛,之後入住瑪嘉烈醫院,延至翌日早上不治,死因為主動脈剝離帶心包積血。
林官裁定潘死於自然產生的主動脈剝離帶心包積血,死亡結論為死於自然,並向醫管局提出三項建議:
1. 若病人投訴感受伸延至背部的撕裂性胸痛,醫護應該提高警覺,考慮病人是否患主動脈剝離;並應以新近拍攝的X光片,對比舊有的X光片,確定縱膈腔有否擴大;
2. 若懷疑病人患急性心臟疾病,醫護應安排病人接駁心臟監察儀器,並每隔4小時檢查病人的心電圖及安排抽血驗心臟酵素;
3. 醫生以口頭方式處方藥物後,應在切實可行的情況下,盡快會見病人。
事件屬不幸但不符死於不幸的標準
林官特別感謝潘的丈夫及女兒出席聆訊,並指是次事件屬於不幸,但在法律上不符「死於不幸」的標準。林官又言明白家屬傷痛猶在,但說:「有啲事情發生咗,可能係一個試煉。」盼他們常存平安的心。
盼醫學發展能助醫護更早察覺
林官強調明白家屬的傷痛,無奈主動脈剝離屬「難於偵測,易於致命」的疾病,只能希望醫學發展能使醫護能更早察覺。他又提到,死因庭處理過不少主動脈剝離的病人離世個案,可見不少家屬對此病有許多疑問,希望家屬透過今次研訊更了解事件來龍去脈。
夫稱憶妻24小時內離世仍覺難過
死者丈夫孫智聰在庭外表示,過去數天研訊感到「好辛苦、好難過」,因他需要憶起妻子在24小時內離世的過程。當他在庭上了解到醫護仍有可以改善之處時,內心難免「有啲情緒」。但如今事情已過,他和女兒都希望妻子的案件可以造福往後病人,避免同樣事情再發生。
急症室醫生曾懷疑是心臟病但無記下
孫續指他從研訊中首次得知,急症室醫生曾懷疑妻子有心臟病,但未有記錄下來,只寫她有胸痛。孫又提到,專家證人曾在庭上作供指,主動脈剝離導致心包積血,單純主動脈剝離死亡率為3成,若連帶心包積血則高達5成,倘若院方及早診斷妻子有主動脈剝離,心包積血尚未發生,妻子有機會尚有7成存活率。
形容妻是一個好好既人
談及妻子,孫哽咽表示她生前是一個「好媽媽」,喜歡服務慈善機構及教會,形容她是「一個好好既人。」因此妻子離世後,共400人出席她的安息禮拜。孫又憶述妻子離世頭半年,他覺得難以接受,一方面要處理喪事,另一方面又要與醫管局開會,感到十分難過。
希望醫護能提高警覺
孫特別提到,主動脈剝離是難以察覺的罕見疾病,但死因庭過去處理不少相類個案,讓他懷疑醫護人員有否從過去的個案中學習。孫直言:「就算罕見、(出現的)百分比唔高,但對於一個家庭嚟講,個傷害係百分之一百。」只能希望醫護能從妻子的案件中學習,提高警覺性,避免同樣事件「惡性循環」。他又說:「我覺得呢個要停…因為我太太,呢個係一個好大的代價。」
不要抱診斷是否準確都可接受的態度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指,主動脈剝離情況罕見但致命性高,盼前線醫護人員不要覺得診斷是否準確都可接受,亦希望他們不要以這種態度提供服務。
案件編號:CCDI-106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