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5年84宗成功申償 醫管局賠逾8000萬 連法律費涉逾億

撰文:呂穎姍
出版:更新:

公立醫院近月發生多宗醫療事故,醫療事故的背後,病人或病人家屬不少也有向醫管局索償,醫管局回覆《香港01》稱,過去五年接獲502宗申索個案,當中84宗已賠償申索個案,總賠償額達8111萬元,包括2宗在調解中達成和解個案,賠償金額為665萬元。此外,醫管局同期用於庭外和解申索個案的法律費用亦高達1917萬元,即賠償連法律費用就花了逾億元。

醫管局。(資料圖料)

上年度涉公院投訴重上2000宗大關

醫管局回覆,公立醫院的投訴自2020/21年度後開始回升,在上年度投訴數字更破2000關口為2162宗,當中近六成為醫療服務的投訴。

賠償個案佔整體索償個案約17%

醫管局透露,截至2月底,過去五年接獲根據醫管局醫療事故保險計劃下呈報的醫療事故申索個案為502宗,暫只有84宗已作出賠償的申索個案,佔整體索償個案約17%,總賠償額達8111萬元,包括2宗在調解中達成和解的個案,賠償金額為665萬元。

此外,醫管局同期用於庭外和解申索個案的法律費用亦高達1917萬元,即賠償連法律費用就花了逾億元。

據相關數據顯示,醫管局每年接獲的申索個案都相若,而去年只接獲了95宗的申訴個案,當中有五宗作出賠償。

不過,相關數據會有滯後,因部份個案要等一段時間透過法律程序處理。以天瑜個案為例,天瑜父親周先生就事件提出民事索償,前前後後亦經歷了3年的時間,才與醫管局庭外和解,就民事索償達成共識。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據其自身經驗,不少案情簡單的個案可以半年就處理,但有些案情複雜的個案則平均用上兩至三年,甚至更長。

翻查資料,醫管局在2017年回覆議員質詢時亦曾披露2012年至2016年的申索個案及賠償金額,當時申索個案約為613宗,截至2017年1月底,暫有102宗已作出賠償的申索個案,總賠償額為5439萬元。此外,醫管局同期用於庭外和解申索個案的法律費用為1,404萬元,即賠償連法律費用就花了6,843萬元。

彭鴻昌認為,相關申索個案近年都維持在每年一百宗,雖然賠償額及律師費有上升,但認為升幅數字尚算正常,料與通脹等因素有關,如親屬喪亡之痛損害賠償法定款額亦有上調。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走哂成個程序」添申索人壓力

彭鴻昌又指,近年感覺上醫管局在法律上策略有變,過往不少個案如醫管局認為有缺失,會在較早階段時已進入討論賠償的階段,惟現時則傾向「走哂成個程序」,即要提供專家意見確定疏忽,醫管局在沒法辯解下才同意討論賠償方案, 甚至「有個案去到開庭」前,法官有意見應作賠償,醫管局才妥協和解。心他認為,此做法並不可取,除了令申索人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外,亦令醫管局在律師費用上面增加支出。

社協倡仿效內地設醫調會 以調解方式解決申償

此外,他亦指出,近年來涉醫療申索個案中甚少以調解方式解決,認為可仿效內地設醫調會,以評價式調解(Evaluative Mediation)方式,由中間人判斷是否涉醫療事故及建議申索金額的範圍,作為基礎供醫管局及申索人討論。

他亦提到,雖然《道歉條例》已在2017年12月生效,惟醫管局的書面回覆上並不常用道歉字眼,只傾向在口頭上道歉。他認為,若醫院願意道歉,可為病人及家屬帶來心靈上安慰,亦有助達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