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rt評.上】香港商場樓層亂到暈 UG/LG/LB迷魂陣係乜玩法?
情境題:假如你約朋友在商場見面,對方在LG層,你在LB層,那麼你是在朋友的上層/下層?你需要上幾多層/落幾多層才找到他?
下集:【Short評·下】逛香港商場要識五行八卦 設計是心思還是失誤?
L1?LG?UG?「尖沙咀中心」是鼻祖!
假如說香港是「商場之城」,大概沒有太多人反對。皆因這些年香港商場愈起愈多,從走高檔路線的大型商場,到領展轄下的中小型屋邨商場,港九新界幾乎每區都有五、六個。可是,大家逛商場的時候,有沒有留意到香港商場怪異的樓層序號呢?
讀小學的時候,老師大概都會教我們不同樓層的英文。地下是Ground Floor(G),一樓是First Floor(1/F);二樓則是Second Floor(2/F) ;相反地下落一層就是地庫一層Basement 1(B1)和地庫二層Basement 2(B2),餘此類推。
不過香港商場的樓層卻令人摸不着頭腦。如果你第一次來香港,我想你要先學一些「生詞」傍身,否則你絕對會如入迷霧之中。
【專頁:經典死場】荃灣海濱廣場滅亡之路 由全港第一到陰氣重重
信和集團旗下的「尖沙咀中心」是樓層命名的「先鋒派」。該商場建於尖東,是80年代填海工程後第一座落成的建築物。而香港商場獨特的樓層命名法,有專門研究商場的業內人士就認為,應是從「尖沙咀中心」開始。
該商場入口為地下G樓,但上一層不是1/F,而是反傳統的高層地下Upper Ground (UG);而下一層不是B,而是低層地下Lower Ground(LG)。
後來,這種UG/LG的樓層命名法,便逐漸被發展商推廣開去。於90年代末,大部分當時興建的商場都會建有UG/LG兩層。而1998年,太古地產與中信泰富合資興建,位於九龍塘的「又一城」, 由於商場底部連接港鐵站,因此G樓以下除了有兩層「低層地下」LG1和LG2以外;其最底層還有大概是香港史上首次出現的地鐵層(MTR),並從此奠定往後同類「地鐵商場」的樓層序號命名。
商場越新淨 樓層越奇怪
千禧年以後,發展商的思維也有跳躍性的發展。2001年始公開發售的「將軍澳中心」便打破了傳統思維。Ground Floor顧名思義就是連接地面的意思,可是「將軍澳中心」的地面出入口卻設於LG層,而G樓卻是離地十呎?那麼究竟LG是代表Lower than the Ground,還是On the Ground呢?
2005年,新鴻基地產負責發展的觀塘「apm」。商場前身是「東九龍廣場」,屬純工貿大廈,後來便改建成現今的商場,並連接觀塘鐵路站。商場的特別之處,在於除了有UG、LG和MTR等樓層外,居然還有大堂層 Concourse(C)和大堂高層Upper Concourse(UC)(大堂高層?是指大堂經理嗎?)讓本來已經夠複雜的樓層序號,莫名其妙地徒添兩個不知名的樓層。
可是,若要數香港樓層最奇怪難明的商場,必然是位於尖沙咀的「國際廣場iSquare」。該商場於2009年落成,至今其樓層命名一直為人詬病,多年來困擾了無數相約在此的情侶們。使用者一般都抱怨商場的樓層結構複雜,一棟大廈的樓層序號,彷彿同時有不同的命名系統。
商場分為「iPodium」和「iTower」兩部分。
「iPodium」除了有普遍使用的UG/LG等樓層外,還有容易跟LG層混淆的大堂層Lobby (LB);而LB層以上是1/F-9/F,頂層為商場戲院;再上是不開放公眾的「M字頭」M1至M3,設有電機房和戲院裝置。
「iTower」設於「iPodium」上面,樓層序號亦換回原來的數字,然而樓層明顯「跳級」從M3跳至20/F-31/F。
奇怪樓層=壓縮空間?
香港商場樓層如此光怪陸離,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何鉅業解釋,全因香港並無實際法例規管大廈的樓層序號。
這種奇怪的樓層命名法,最初較多用於住宅之上。最好的例子就是2009年,恒基兆業地產旗下的豪宅「天匯」。一棟46層樓高的大廈,中間卻連番「跳級」變出頂層88樓。後來,屋宇署才後知後覺地發出樓層序號指引,建議樓層應以有邏輯順序地編排,否則必須事先向署方申報,但終究也只是指引,而非白紙黑字的法律規定。
然而,何鉅業又指,豪宅想要住得高,樓宇中間自然就連番「跳級」直上88樓;但商場若然起得太高,反而會降低消費者逛商場的意欲。因此,發展商才會將樓層數字,改成英文字母MTR/LG/UG/LB/C,變相「壓縮」樓層,讓原來8層樓高的商場,瞬間變矮只得4層樓高。所以當你一踏進商場,其實你已墮入這場「商場遊戲」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