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女生告別名牌 望入行西洋書法維生 真係搵到食?
坊間有人說學習寫西洋書法,寫出那些捲曲粗幼的優雅字體就能成為「文青」。喜愛「文藝嘢」的Kathy一年前跑去學書法,上過幾堂竟想以寫西洋書法維生,在香港當西洋書法家。明知工作機會不多,還要一頭裁進這寫字行業,她就為了坊間所說寫西洋書法能養成「文青氣質」咁簡單?
攝影:吳鍾坤
上回提到,大底相機攝影師Thomas自言不是業餘愛好者,希望以即影即有攝影維生:90後辭程式設計師做大底相機攝影:康文署只受數碼攝影師擺檔
Thomas更與女友Kathy被朋友封為「文青情侶」,收入不穩仍有個藝術理想,拍住上經營一門文藝生意。Kathy的理想是做一個西洋書法家。
愛上寫字有「溫度」
早幾年坊間愈來愈多西洋書法班,她湊熱鬧跟朋友報讀試寫,一寫便愛上這門手藝,覺得在西洋書法中重拾「人的溫度」。「書寫的那個人付出心機和時間寫出每筆每劃,即使寫同一個字,每次寫出來的筆觸也不一樣,這與一式一樣的電腦字體不同。」她說這年代在社交網站講一句生日快樂、電郵送張E-Card方便快捷,卻令人們忘記了有溫度的手寫生日卡和書信。
起初她愛上西洋書法用的手工筆,欣賞工匠的手藝和裝飾;學懂筆劃練字後,西洋書法更讓她文字變得優美,「看上去感覺夢幻,而且粗幼隨着筆觸和筆桿角度變化,有點像畫畫。」
寫西洋書法接什麼工作?
這門藝術近年被包裝成「文藝風」、「文青必學」的興趣班,Kathy認為所謂「文青」大概是種生活態度。「上世紀我們講求快靚正,但是否真的好呢?西洋書法寫得愈慢就愈靚,讓人停下來慢慢寫。」她認識的不少導師以西洋書法為職業,希望藉寫字美學推廣慢活的生活態度。但推廣慢活怎能當飯食維生?Kathy說香港的西洋書法家,多教班或接婚禮工作,為喜帖請柬和大型佈置寫字裝飾,有些更會與品牌合作,為客人寫字或刻字,製造獨一無二的產品。「要與商業合作,才能讓更多主流大眾認識西洋書法,推廣這門藝術。」
Kathy學了一年書法自覺未有資格開班教人,目前小小目標是與男友經營一門「文青」生意。男友Thomas為客人做即影即有攝影生意,Kathy就想為這些即影即有相片提字,「這兩種手藝的作品風格很似,相信能令相片和文字更完整。」但至今生意冷清,除了去過手作市集擺檔,在男友的即影即有相檔提供寫字服務,Kathy其實沒有生意門路。「我想開班教人、接到生意寫字,但這些都無從入手或人脈關係,要慢慢經營和籌備。」
「我夠生活就得」
這段時間她收入不多,發覺搵食艱難,不能像從前揮霍。她是小康家庭的乖乖女,自小父母對她呵護備至,從不用為生活煩憂,穿戴的都是名牌貴物。決定投身這門「文青」事業後,Kathy頓覺「現實殘酷」,「始終做文藝嘢,一定不像其他行業或有份正職如此生活穩定,但我知道自己做緊乜就得。」
現時她一周在家練字數天,其餘時間便多看西洋書法歷史和不同作品。她怕被嘲是「廢青」不務正業,友人開設的古董傢俱店聘請她當店員,她也去兼職幫忙。那年從大專畢業後,她打過幾份散工,都是文職或推廣員的工作,卻一直找不到職業興趣。她自言從小對夢想一片空白,「學什麼興趣班也是三分鐘熱度,直至長大後學西洋書法,我終於找到一件自己很想做、很喜歡的事。我不需要發達,湊湊埋埋夠生活就得。」
研究香港「文藝青年」的王樂儀,曾於浸大人文及創作系當講師和研究生。她說目前很多從事文藝創作的年輕人都過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他們工作機會和收入不穩定,卻仍甘願留在這行,不分晝夜地創作、經營自己的文藝事業。」她指,這類「文藝青年」包括寫詩、寫小說、做設計、獨立電影和音樂等文藝創作,還有一些新興的文藝工作如插畫、紋身設計和藝術攝影等。「但他們從不被社會主流當為正職,以為僅是業餘愛好者,排除在『文化及創意產業』外,當中的生產力亦不被重視。」王樂儀強調:「文藝工作必然要與商業掛鈎,這班文藝工作者都要搵食,是一盤生意,就如台灣的文創區。」她說當中當然要有平衡,不能過份商業化,但仍需要大眾願意消費購買他們的作品來支持這個文藝產業。
延 伸 閱 讀
研究香港文藝青年的王樂儀說「文青冇樣睇」,「真‧文青」到底是怎樣的?請看:【何謂真.文青?】文青學者研究香港文藝青年:憂生計、朝不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