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邨重建.一|百貨店撐起公屋:守護招牌不及幫港人上樓有意義

撰文:余睿菁 譚皚璧
出版:更新:

1962年落成的彩虹邨為全港最著名的老牌屋邨之一,這裏孕育出幾代人,亦是遊客眼中的香港地標,邨內更有多間幾乎絕迹市面的老字號小店,至今仍在默默耕耘,希望盡力將香港曾經一代的美好延續下去。踏入花甲之年,正在褪色的彩虹邨終於迎來遲到了20年的重建計劃,要清拆抑或保留,令街坊一時百感交集。《香港01》訪問了其中四間老字號小店的老闆,向大家訴說他們與彩虹邨的回憶。

位處彩虹邨金華樓老店街的「永容百貨」就是其中一間老牌小店,甫走進店內,恍似進入另一個懷舊時空。店舖由創辦人的兒子麥先生接手,雖已無法依靠一間百貨養活一家人,但他一直努力守護着父母的心血。然而,面對清拆重建,他二話不說贊同「早就應該拆」,希望重建大批公屋單位,幫助更多港人上樓,讓「永容百貨」這塊招牌消失得更有意義。

麥先生一直用心保留父母的招牌及店舖所賣的舊物。(黃浩謙攝)
+8

一甲子百貨店落戶彩虹邨33年 罕見前舖後居設計

在香港屹立了63年的「永容百貨」由麥先生的雙親創辦,最初在慈雲山邨開業,後來遇上清拆重建,於是搬到彩虹邨落戶至今達33年。該店面積千多方呎,是現今罕見的前舖後居設計,有廚房、廁所,加上樓底高,可以自建閣樓。第二代老闆麥先生年少時,曾與家人在店舖居住一段日子,但現時閣樓已變成貨倉,他稱:「其實早期好多喺舖頭嘅人都喺呢度瞓覺,喺香港嚟講都好難再搵到咁大間舖頭,前舖後居嗰啲好舊式嘅舖,基本上已經幾乎絕迹。」

子承父業為保留雙親招牌 珍藏逾半世紀歷史舊香港產物

麥先生坦言繼承這間店,純粹想保留父母建立的招牌。他指,父母在上世紀40至50年代由內地偷渡來港,而且是文盲,只能一手一腳嘗試學做零售,憑着這家店,把他和幾位兄弟姊妹撫育成人。至10多年前,父母邁入退休之齡,他便接手了生意,「我覺得呢個招牌值得保留,值得保留我哋賣緊嘅嘢」。

這間百貨小店的確是個「歷史寶庫」,在店面隨手執起一件貨品,都可能有半世紀歷史,也許現今年輕一代「聽都未聽過」,連店舖的收據和膠袋,原來都是60年前的產物。

大地牌校褸、鸚鵡牌西褲、純真絲兔毛皮草、駱駝毛皮草棉納,仲有珊瑚牌白底衫、雙囍棉胎......你仲會唔會冚棉胎?唔會啦!通常買嘅係老人家,咁老人家年紀會大,有啲入咗安老院,有啲消失於人海,變成我哋嘅生意愈來愈萎縮。
永容百貨老闆麥先生

麥先生取出一件又一件舊香港產物,逐一如數家珍地介紹,很多物品都已停產達30至40年以上,而店內存貨也不多,加上老闆私心地保留了一些存貨,如今剩下來的是「賣一件少一件」的珍寶。

全球暖化與時代變遷 珍貴皮草被唾棄

然而,這些「寶物」卻乏人問津,例如那兩件兔毛和駱駝毛皮草,因為時代變遷,國際間的保護動物組織早已呼籲全球杯葛皮草,加上全球暖化,香港根本甚少需要穿着如此保暖的禦寒衣物,他笑稱:「連羽絨都受影響,更何況我哋呢啲?」麥先生續稱,偶爾有老客人來買底衫,每次來買一打或半打,亦有老街坊移居加拿大後,仍會每年回港探望家人,順道回來「入貨」購物,但平時生意的確淡薄,有時可能坐足一個早上都沒有生意。

+6

淘寶網購科技洪流下 實用百貨小店步向夕陽

其實麥先生在接手前,一直從事飲食業,直到現在仍然是一星期五天做本行,星期六日才返回永容百貨「坐陣」,平日都靠着太太幫忙。他坦言因為單靠這間店舖,根本難以養活一家三口,頂多只能「自己養自己」,所以他不希望傳承予兒子,即使嘗試多賣不同產品,但行業也沒辦法敵過科技洪流,只能落泊地走向夕陽。他笑說,現時只需打開手機就能滿足生活所需,而且不少批發商早在疫情前已經結業,漁網鞋、塑膠拖,這些當年的經典,今時今日都難以再入貨。

在麥先生心中,彩虹邨是一條極度老化的屋邨,他說兒子現時20多歲,小時候都有在店內玩耍,一些街坊都會與他一起玩,但很唏噓的是,很多人「玩吓玩吓就消失咗,玩吓玩吓又消失咗。」而對於重建,麥先生說始於自己是在慈雲山長大,對彩虹邨的感覺不算很大,而且邨內設施殘舊,千瘡百孔,反而清拆重建,可以增加多些公屋單位,「幫吓啲住工廈、住劏房嘅人仲有意義」。

至於「永容百貨」的未來去向,麥先生表示,如果找到租金便宜的地方才會考慮繼續營業,他說:「我們爸爸嘅招牌喺香港60幾年已經好感恩㗎喇,冇咁刻意再要去延續呢個招牌,冇辦法㗎喇, 我哋係阻止唔到呢個大時代!」

「01心意」與過百慈善團體攜手籌款,讓社區變更美好。立即援助基層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