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街市】78年前啟用 僅存包浩斯建築 團體籲原汁原味保育
5月1日是勞動節,《重慶森林》那罐菠蘿罐頭在這日到期,中環街市在78年前的這日啟用。這座街市位於中環核心商業地帶,面對恆生銀行總行。自從03年關閉後,目前一部份是半山扶手電梯連接點。但是當年今日,中環街市在戰雲密佈的香港重建、落成。60年代港督戴麟趾視察街市時,更宣佈街市是「全東南亞最大型肉類市場」。
78年後的今天,中環街市關注組在街市門口為它辦「生日會」。市建局擬將街市打造成文化及零售場所,保留部份包浩斯風格外牆,內部格局大改。原有檔位如鮮肉、果蔬僅各種類保留一個,共6個檔位先拆後重置。關注組呼籲市建局交化街市內部狀況,原汁原味保育街市。只須適當翻新,發展成市集,邀請社區小店進駐。
姚松炎:大肆改建違保育原則
中環街市於1939年5月1日啟用,報章形容「一切建設極臻時代化,市民參觀者眾」。街市是一座4層高的建築,轉角位較圓。1樓至3樓是街市,4樓是潔淨局職員宿舍和辨公室。啟用當日清晨,大批商販聚集放炮仗,「歷三小時不輟,附近居民不少從睡夢中驚醒」。新街市由工務局工程師鶴治設計,外牆只有一排排的窗牆圍繞,設計簡單。東、西兩邊的簷篷遮擋陽光、雨水。窗牆令本來環境擠逼、潮濕的街市有良好的照明與通風。
立法會議員、中環街市關注組成員姚松炎表示,關注組提出的保育規劃,乃建基於完整保留街市內外結構。「相比起市建局方案,僅保留少數檔位及拆除部份外牆,我們的保育方案,只須適當改建,使建築物符合現行建築和相關法例。例如加建無障礙通道、走火通道。」
根據澳洲國家委員會制訂的《巴拉憲章》,文物維護是「建基於對既有組件的利用、尊重其與文物的關聯與意義,需要一個必要時得以改變,但改變愈少愈好之謹慎步趨。」而94年ICOMOS(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發表的《奈良文獻》也指出,文物的「原真性」是最為重要,必須保存的要素。
街市戰前重建 曾遭日軍改名
但其實1939年5月1日乃是街市二度重建重開。早在1842年,在中環一帶生活的華人開設廣州市場(Canton Bazaar)。1850年,市場改名為中環街市(Central Market)並遷往現址。街市曾經改建為英式大理石建築,直到1938年再度重建,採用當時流行的包浩斯風格。包浩斯(Bauhaus)是30年代國際流行建築風格,源於德國。宗旨是摒棄不切實際的裝飾,建築物的外表應體現其功能特點。
不過,單看年份,也猜得到街市重建前後,香港與中國戰雲密佈。當年報道中環街市重建,中外報道一欄,全是戰情速報,連帶物價高漲。報章指1937年日軍大舉侵華後,香港物價上升20%,買餸時小心荷包缺堤!大批國民南下避難,又導致本港房屋求過於供,業主加租3至4成的同時,建造業反而陷入半停頓狀態,「經七七事變,鐵價突然高漲,以致化算不來,寧願放棄按櫃之款,不敢繼續建築。」不過,中環街市屬於政府工程,加上政府陸軍部積極擴充駐軍、建造兵房,故中環街市重建不受影響。
上米:每擔9.4元─11元
雞:每斤7毫─1元
瘦肉:每斤6毫─7毫2
淡水魚:每斤2毫─4毫
蕃茄:每斤1毫─2毫半
1941年聖誕節香港淪陷後,日軍把中環街市改名為「中央市場」,玻璃門牌放在面對德輔道的門口上方。不過,這塊名牌在戰後懸掛多年,直到九十年代才拆走。同時,戰後百業蕭條,新鮮豬肉供應緊張,來價較高,當年中環一帶居民大排長龍,只為購買較便宜的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