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橋】錦田孝子造橋便利母親 與康熙字典同年 罕見300年古橋
在香港,想找一條過百年歷史的建築,買少見少。元朗錦田水頭村就有一條300年歷史古橋「便母橋」,在康熙55年竣工(1716年),《康熙字典》恰好同一年編成。
古橋專家李偉明在其著作《香港古橋:圖說古橋歷史與建築工程》提到,橋在中國傳統有便利鄉里、積善蔭庇的功能。這種橋大多集中在新界,八鄉的利達橋、十八鄉的會仙橋,都是出於上述功能而建。鄉里更會為橋立碑,紀錄由誰提議、有誰出資興建、紀念甚麼事情等故事。
真孝子造橋方便老母過河
「便母橋」位於錦田水頭村內,就在三級歷史建築周王二公書院後方。由於水頭村有音樂農莊和有機農場,假日會吸引市民到來遊玩,故市民與村民亦常使用便母橋。現今橋的所在處,河流緩慢,但是300年前居民得涉水而過,一遇水漲,水頭村與泰康圍兩地的村民便無法通過。康熙49年(1710年),錦田鄧氏族人鄧俊元搬到水頭村居住,住在泰康圍的母親掛念兒子,每日必過河到水頭村探望。為解決水漲困擾,鄧俊元節約起居,儲錢建橋,延請福建漳洲工匠到香港施工,花6年完成。鄧俊元生性孝順,鄉里稱道,故這條橋命名為「便母橋」。
無獨有偶,《康熙字典》同樣是由康熙在1710年提出,1716年編成。清朝的建築藏身錦田鄉村,不過錦田一帶的香港原居民,在康熙統治時,可說是吃盡苦頭。鄧俊元的父母或祖父母,可能都曾遭受「遷界令」之害。
清朝初年,明朝遺臣鄭成功率軍在東南沿岸抗擊清廷,並在台灣建立鄭氏王朝。為斷絕沿海居民與明鄭聯繫,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頒布遷界令,沿海居民向內陸遷移50里。香港當時屬新安縣,居民的房屋和土地皆被燒毀,被逼徒步返回內地,形成官方政策導致的移民潮。但遷界令下香港人口劇減,經濟崩潰,很多居民死在途中,終生沒有返回故鄉。直到兩廣總督周有德、廣東巡撫王來任為民請命,遷界令才在7年後中止。重返香港的原居民,對兩位官員感恩戴德,周王二公書院便是為紀念二人而建。
真正香港製造 採本地產花崗石建造
便母橋是一條平橋,兩岸距離8.1米,河道水深0.25米,由6塊長方形花崗石條組成橋面,橋中心有菱形的橋墩承托。橋墩的菱形設計也大有來頭。中國傳統在河道上造橋,為了防止河水漲退及上遊的沖擊,損壞橋墩,工匠想出在橋墩兩旁造尖形牆身,減低河水沖擊力,稱為「分水尖」。早在唐朝時,已經有古籍記錄這項造橋技術。
造橋的材料,是本地出產的花崗石,花崗石堅實耐用,適合戶外環境,不須特別保護。其實香港直到19世紀末,仍有出產花崗石的紀錄,1894年出版的《香港雜記》提到,九龍「山勢不高,草木不秀,地原磽瘠,惟石之產甚佳。」而1871年港英政府一份統計也指出,九龍共有81座石礦場,分佈在紅磡、土瓜灣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