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異想】聖約翰座堂170年:全港唯一私家地 不加冷氣保原貌
走進中環的聖約翰座堂,一片淡黃,褐銅的舊風扇轉得很慢,與外面白得刺眼、人來人往的中環如同兩個時空。這座170年歷史的歌德式教堂,每天需要$48,000經費來維持,但它記載的不只是宗教。
全港唯一「私家地」:聖約翰座堂
聖約翰座堂建於1849年,屬於香港聖公會香港島教區之母堂兼主教座堂,是本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西式基督教會建築物。
英治時期,根據《英皇制誥》,香港所有土地都屬於英國皇室,並稱為官地(Crown land)。常聽說政府「賣地」,實際不是把土地永久出售,只是以租出或其他方式批出使用權,期限一到,便要收歸政府。早年,本港土地契約的年期計有 75 年、 99 年或 999 年三種。唯獨聖約翰座堂,屬自用地(Freehold),當年由英王送贈予聖公會的坎特伯雷大主教,並不收地稅。
點解英王咁大方?
為什麼英王如此大方送出這個永恆的承諾?香港開埠初期,聖公會為英國國教,於是香港聖公會與港英政府有密切關係,如同官方教會。其會友之一Stuart Wolfendale,曾替教會撰寫「Imperial to International:A History of St. John's Cathedral, Hong Kong」一書,他說當時為了照顧歐洲社群,英政府責無旁貸,答應承擔不多於三分之二的建築經費。毗鄰香港總督府、美利兵房、炮台、大小洋行,佔盡商政軍事的地利優勢,英政府、軍官、中環區上流社會都加入聖約翰座堂所屬的教會。七年內,聖公會便在政府山興建了兩座建築物,可見聖公會的地位。另外,奠基儀式由第二任港督戴維斯(John Francis Davis)主持。座堂除了有主教、牧師專有的座椅,亦有「皇家位」,椅上刻有英國皇室徽號,留給當時港督或英國皇室成員途經香港崇拜時坐的。
可惜日治時期,聖約翰坐堂成為日軍的社區會堂,聚會改到主教的住所舉行。直到二戰後,英國政府與國教會逐漸疏離,自然影響港英政府與聖公會關係。於是,政府只有重大儀式才在座堂內舉行,如1986年港督尤德的喪禮。
曾中15枚炮彈 座堂有驚無險
這座170年歷史的座堂,本以十三世紀初瘋行英國的歌德式建築為模範,惜為遷就材料與技術,簡化為英國的諾曼式設計。同時,因經費不足,教堂分幾個部分落成,主殿 1865- 69 年間擴建, 正門的鐘樓於1853年完成,兩側設有偏殿。要保育這座教堂,毫不容易。如日治時期,教堂因為鄰近軍營,曾中15枚炮彈。幸而日本人對英式建築甚感興趣,才沒有大肆破壞。直至1996年,聖約翰座堂才被列為法定古蹟。
法定古蹟 堅持不加冷氣保持原貌
第一代文物保建築師林社玲曾稱讚,「我到現在都很佩服聖約翰座堂,為保持原貌,至今堅持不加設冷氣,但就犧牲了現代的舒適。」他認為香港的保育,忘記了建築物的靈魂,現代設備和保育之間不免有衝突。而聖約翰座堂為避免因冷氣的水氣造成白蟻侵蝕,破壞古物古蹟,座堂多年沒有冷氣供應,靠的只是從頂部吊下來的古舊風扇,輕輕吹過一陣涼風。同時,為適應香港亞熱帶氣候,座堂設計可開啟的三葉草形窗。
中西合璧:香港漁村、中國龍頭、維多利亞標記
教堂雖為異國風格,不少裝飾及設計卻揉合中西式元素:西面大門的「 VR」 縮寫用來紀念教堂建於維多利亞女皇之管治時期;教堂的座椅比較寬闊,目的是方便穿著長裙西洋婦女;牆上懸掛亦布廉,通常由同行傭人拉上,用作乘涼;大門地上的砌畫,藏有中國景教十字架;北座玻璃畫上香港漁村和舢舨;主教座位的扶手有龍頭設計。
聯繫社群:由洋人到菲律賓人
開埠之初,從英國調派或自願來港的商人大多是年輕的中產階段,政府為加強非華人社區的聯繫,如英國的陸軍、海軍、商人,迎合他們的信仰和社交需求,才這麼早便興建教堂、木球會和會所。其中聖約翰座堂更借出作社區活動場地, 如冬季的舞會。
現時,教堂的崇拜以英語和菲律賓語進行。新翼更有專為菲律賓傭工而設的輔導服務,於是參加的信眾多以外藉人士為主,其中有不少是菲律賓人,成為他們聯誼社交的集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