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屋開荒牛.一】啟德區僅兩間社福機構 入伙三年逾十宗自殺

撰文:顏寧
出版:更新:

近年有不少新屋邨相繼落成,但是各方面配套仍然不足,情況教人想起2000年代剛入伙的天水圍北新市鎮,配套貧乏,社區網絡薄弱,發生多宗倫常慘劇。其中2013年中入伙的啟晴邨和德朗邨共有31400人,過去發生至少10宗自殺事件,然而區內只有兩間由非政府組織營運的社福機構,分別是香港聖公會九龍城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和溫林美賢耆暉中心,均位於晴朗商場。啟德公屋區所屬的社會保障辦事處和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則位於土瓜灣,而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則位於馬頭圍區,步行連乘車約須30分鐘。
攝影:顏寧

啟晴邨和德朗邨均於2013年入伙。

啟晴德朗區所缺乏的社會服務機構對社區有多重要?社會保障辦事處主要處理津貼申請,如長者需為長者生活津貼申請續期,或申報轉地址都需到辦事處辦理。民協前啟晴邨社區主任李庭豐說,在啟晴邨和德朗邨剛入伙時,很多社署受助人不知道所屬新機構在哪裡。他指起初需要相約一團長者乘坐的士前往土瓜灣社會保障辦事處,情況維持兩、三個月。 

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則照顧個人和家庭需要,包括提供輔導服務、家庭生活教育、親子活動的服務等等。同為社工的李庭豐指,「基本上有咩頭暈身㷫都會去嗰度先再轉介,行內俗稱『包底』」。而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主要為懷疑有精神健康問題及精神病康復者提供服務,包括個案輔導服務、舉辦社交及康樂活動等網絡服務、提供訓練幫助康復者求職等等。

【新公屋開荒牛.二】啟德缺託管  待業家長託兒被要求先有份工

現時兩間社福機構均位於晴朗商場。

3年10宗自殺  議員憂區內社服支援不足

以上中心皆遠離啟德新區,若區內未能為急需受助的家庭或人士提供即時援助,會有何影響?翻查新聞,見最近3年間啟德公屋區一共發生最少10宗自殺案,不禁讓人想起2000年代的天水圍。九龍城區議員梁琬婷指,啟晴邨和朗德邨都是基層家庭,相對而言會較多家庭問題,如婆媳及子女衝突等。她認為區內對社署服務需求很大,平均一星期就需為三、四對夫妻填寫申請離婚的文件;每日就有三、四宗不同類型的求助,再轉介至相關社福機構。她慨嘆,「區議員都做唔到幾多」;她又指,現時位於土瓜灣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每月只有一個下午的外展服務,只能在街頭作宣傳,並非真正解決家庭問題。

位於晴朗商場二樓的香港聖公會九龍城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

區內現存的香港聖公會九龍城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及美賢耆暉中心分別以兒童青少年及長者為服務對象。然而,李庭豐指即使青少年中心的規模較一般機構大,仍然未能滿足區內的需求,一些特定服務如較嚴重的家暴個案、申請津貼等等仍須前往土瓜灣進行。

根據規劃署資料,一間綜合家庭服務中心須為10萬至15萬人提供服務,李庭豐認為「呢件事好癲,係一定唔夠(人手)」。他續指,香港將來人口繼續增加,面對人口老化和越來越多中港家庭,服務需求只會繼續上升,而服務的提供是沒有增加,反映政府沒有預防的危機意識,「有事先做」。

民協前社區主任李庭豐:「反映政府沒有預防的危機意識,『有事先做』」。

邨內無空間   社署也得借地方

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和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地點距離啟德公屋區較遠,提供服務時只能以外展形式進行,若要進行面談等輔導工作就須向區內兩間社福機構借地方。李庭豐認為此事可見規劃並無預留足夠地方予社福機構,「社署自己都要問NGO借地方」。

他憶述,在區內兩間社福機構還未成立時,由香港善導會營運的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曾問他借出辦事處的地方作個案面談或活動之用。

啟德公屋區留有很多空間,但是李庭豐指這些地方都不能讓居民「聚腳」,「就係咁樣擺咗係度」。

李庭豐指,啟德公屋區內的確有很多空間,例如有下棋區或是放置幾張座椅的空地、綠化地方等,但這些地方都不能讓居民「聚腳」,「就係咁樣擺咗係度」。本身是居住公屋的李庭豐指,以往舊式屋邨的每座樓地下都會有預留地方予社福機構。他舉例,當時天水圍爆出很多家庭問題之後,房署就積極尋找地方予社署或其他社福機構;例如,將一些屋邨停車場改建成社福機構用途。

啟德發展區陸續還有私人樓宇、居屋落成。

那啟晴德朗邨的情況何時才可改善?社署在2016年九龍城區議會社區建設及社會服務委員會的回覆文件中稱:「鑑於啓德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是因應地區的最新需要而增設,而並非早期規劃項目,故初期需要在臨時的處所營運。」文件續指,社署希望能盡快將啓德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搬往啟德區或就近地點。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梁祖彬教授指,新屋邨要尋找地方設立機構「相信唔係難」;他指問題反而是區內人口暫時未達一定數量,稱「唔會服務行先過人」;他認為,新屋邨居民可能須等區內其他住宅落成後才會有新服務機構,「(居民)可能要做住開荒牛先」。

過去的自殺、家暴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