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安全.有片】吊手岩悲劇不應重演 行山保持戒備告別意外
本月21日,兩名行山人士於馬鞍山吊手岩被困,消防總隊目邱少明因救援而墮崖,不幸殉職。
有人指出,網絡成為幫兇,讀者會因為一、兩張「靚相」而衝上山拍照「打卡」,事前又沒有衡量能力,迷路或被困時又不懂說明位置,延誤救援又浪費人力物力;另外又有人指責行山人士缺乏基礎知識與道德,因要「呃LIKE」就這樣自私自利,即使準備不足都勉強行山。
自然本來開放予大眾,行山亦有益身心,但如果因為衝動就妄顧安危,意外隨時發生,更會令救援人員陷於困境。爭論之餘,如要避免悲劇重演,就要認清楚行山危機,提升安全意識。
「大熱」地點人流多 為靚相不顧安危
Johnny是香港地質公園導賞員,資歷已有10年,經常帶隊行山,他指出馬鞍山的山形崎嶇,該處包含各種不同岩石。發生意外的吊手岩難度甚高,必要時需手腳並用,而且漁農自然護理署亦已豎立警告牌「往吊手岩之山路極為險峻 請勿前往」。
不止吊手岩,越來越多人挑戰高難度山徑。有些人往往因為網上一兩張「靚相」而一窩蜂湧去幾個山頭,剎那間大熱的地點既未能承載突然暴增的人流,而且不少人相信「新手易行」等宣傳語句,忽略當中的危險。
其他行山陷阱:【香港大峽谷】沖溝奇景有陷阱 路窄跣腳易仆倒 準備不足會出事
零警戒 帶蛋糕上自殺崖慶生?
「為了『呃like』,風險已被忘記,我曾看見飛鵝山上,不少人坐在自殺崖的崖邊拍照。」TrailWatch的發言人亦指行山人士警戒心低,水塘排水口、已封的礦洞都是打卡熱門地點。
「他們太輕率,難度越高,所需經驗越多,我近來見自殺崖經常有救援隊來救人。」他憶述有些人帶齊拍照裝備上山,沒有考慮行山所需體力,未到一半已氣喘;更荒誕是有一群人帶了蛋糕到該處慶祝生日。
「適當地點做適當的事,很多人不太了解行山是甚麼一回事。」他指出地面、山上變化很大,日與夜的山徑是兩個世界。天氣亦是不少人忽略的一點,今次的意外是一個警號,「好像吊手岩那邊,這麼潮濕,很易『跣腳』。」春天潮濕多雲,山腰以上多被雲霧包圍。他不認同網絡上有些人只強調山野景色如何壯麗,卻沒提及有關難度的要點,大眾亦需要有警戒心。
記者向消防處查詢求救數字,消防處回覆指2016年已有357宗攀山拯救事故,接近平均一日一宗,對比2012年,2016的受傷人數增幅達46%。
行山越普及 知識越貧乏?
人類是否總是犯重複的錯誤?「其實行山人士,尤其對行山有濃厚興趣的,不免會想深化經驗,提升自我境界,香港地形複雜,綑邊、攀岩、行澗都會有。」試行不同路線的探險心態尚可理解,Johnny強調高估自我能力,裝備不足才是意外頻生的主因。
「甚至見過帶人行山的『領隊』竟然到危險的岩石上拍照,不顧現場環境安全。」Johnny不認同行山逞英雄,因會令人「有樣學樣」。而行山想「升呢」,挑戰自我,無可厚非,但始終要當個負責任的登山者。
「行山是經驗與知識的累積。」
「科技越發達,『原始』的工具就被無視。」Johnny認為行山的人多,會看地圖的人少,「基礎山藝知識是必須的,這是責任。」TrailWatch的發言人亦感嘆,主流社會似乎不太重視自然知識,城市人不太理解大自然。行山本來無分對錯,無論上山動機如何,做個負責任的登山客,才能避免悲劇重演,保護自己與他人。
「值得一看的美景一定有難度,(行山)要有回報就要付出。」
行山安全小知識
了解行山安全,提高意識,Johnny有以下建議:
1. 善用資源
行山前不妨參照漁護署的郊野樂行,網站有不少資料,包括裝備、路線資料、郊遊及求救須知等,應用程式則有離線路徑地圖可供下載。另外,出發前除了網站資料,亦要參考實體地圖。
2. 留下線索
行山前,可以先跟家人、朋友交代路線,亦不妨加入不同的whatsapp行山群組,行山前把路線傳送出來,落山後報平安,以確保安全。
漁護署郊野樂行應用程式,有GPS 留蹤服務,手機應用程式透過使用者手機GPS 定位,自動定時通過流動網絡數據傳送,記錄遠足者位置。而資料只會儲存7天。另外,非智能電話用戶可使用「50222遠足短訊留蹤」服務。
3. 求救有法
求救時必須留意附近的標距柱及座標,或者觀察附近的景物,以確定位置。另外,行山人士亦可聯絡漁護署的管理站,管理員較熟悉山勢,24小時均有職員駐守。
注意!
行山前需集資料,做好資搜集,了解路線,詳細規劃。每次行山都需要準備充足,亦要有撤退方案。留意天氣狀況。預計自己的體力與能力,從而估算所需時間,尤其留意何時入黑。預備適合的行山裝備,如行山鞋、合適衣著及行山杖等。時刻留意路面狀況及個人狀態。如需求救,請了解意外所在位置,並說明傷勢等資料;如等候救援中的位置有變或已脫離危險,不需救援,必須立即致電報案中心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