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過來人】堅持舞獅應有門派底蘊 新潮不失傳統風格

撰文:方心惠
出版:更新:
習武10多年的鄭怡銳,強調正宗的舞獅文化,需有中國武術作根基。(李澤彤攝)

懂得舞獅的看起來都像好勇鬥狠之士,但習武10年的鄭怡銳師傅卻笑指,舞獅其實是一件很有中國文化氣息的習俗,那些負面形象都是電影與傳媒渲染所致。以28歲之齡成為師傅級人馬,他指業界老前輩未曾給予壓力,反而坊間醒獅團質素參差,才是他最在意的事情。

舞獅行業早年給人的形象和黑社會有關,其實這都是電影與電視等渲染而成。我初次到訪武舘時,心情既好奇又害怕,擔心那裏與黑社會有有關,但入去後才發現,那只是很傳統的武舘而已。
鄭怡銳

習武10年 一眼便知龍與鳳

跳梅花樁、採青、拜神……群眾會看得掌聲四起,但鄭師傅一眼就看出表演者斤両有多少。舞獅表演表面上似是雜技表演,但實質卻講究武功底子,自小已喜歡舞獅、15歲開始習武的他指,現時不少醒獅團並非出自武舘門派,業界出現良莠不齊的現象。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此話用來形容習武10多年,現已成師及開設分舘授徒的鄭師傅尤為貼切。「舞獅技術要建構在穩固的武功基礎上,我15歲開始習武及舞獅,一切皆由零開始。當時是90年代末,娛樂不多,我放學後的時間都在武舘中度過。」

鄭師傅盼將習來的武功傳授給下一代。他手下有不少徒弟,部分亦會參與喜獅的演出。(黃寶瑩攝)

他指,那時每日先用1小時鍛鍊體能及馬步,然後才打沙包、學套路招式、練習對打與排打(即捱打),小休後便要練醒獅,學習舞獅的形態、禮儀、規矩及樁陣等,日復日如此度過。「還記得那個沙包,每個師兄弟起初以為它是軟綿綿的,誰知竟是如石頭般硬,想起來它實沾了我們不少血漬。我年少時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武舘中度過,大夥兒練習後還會邊聊天邊清潔拳套及兵器,師徒及師兄弟之間的感情很深,家長之間亦然。」

無武之舞 不成風格之獅

比起其他獅團,鄭師傅確是業界的後起新秀,但他從不擔心因年輕而及不上前輩。「年紀不是問題,質素只關乎師傅如何傳授功夫。舞獅行業再是傳統,亦需新血承繼才行,我更關心如何保持演出質素,因現在很多沒門派背景的人走出來辦舞獅,功夫質素很參差。」

他笑指,天下武功出少林,各家各派的功夫均是源於少林寺,但不同師傅所學的不同,再經歷演變及開枝散葉後,舞獅的風格亦會各有風格。「舞獅很多動作都講究功夫馬步,平日練好紮馬,在獅頭下的一起一跳才會穩固,並有足夠力氣支撐整場演出。」研習達摩蝴蝶拳的他,對武術當然充滿要求,亦因此對沒門派的醒獅團嗤之以鼻,「所謂的門派,即是詠春與洪拳等中國武術,而不是空手道和柔道,那些是來自日本的。現時有些醒獅團經營者,只學了幾年功夫,亦沒門派或中國武術底子,這實有失傳統;根基打不好的話,做出來的動作亦有失風格。」

鄭師傅希望將舞獅這中國文化精粹承傳下去,亦盼自己門下能桃李滿門。(李澤彤攝)
鄭師傅一再糾正,此獅頭是桃紅色而非粉紅色。獅頭應以黑色及金黃色最為傳統,桃紅色的則較新潮及富喜慶感,深得大眾歡迎。(李澤彤攝)

時代轉變 傳承武術最大挑戰

現時的舞獅行業商業味日濃,傳統規矩漸失卻固然值得關注,但更大的挑戰是如何將功夫傳授給下一代。「徒弟們現在只用1小時來學習,但我那時單是練紮馬已用上1小時。」鄭師傅指在少年時,習武就是他的全部,但時下小朋友娛樂多,課外活動亦五花八門,習武只是他們生活的其中一部分,「在這樣的學習態度下,要教曉他們全套功夫確不容易。」

縱然如此,已為人師的他還是願盡所能,將門派武術及舞獅功夫傳承下去。他身旁那充滿喜慶色彩的桃紅色獅頭,新潮得來又不失傳統風格,也象徵鄭師傅對他這份專業的期望——桃李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