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環曾是靈魂中轉站:助數以萬計華人死後「回家」的東華義莊

撰文:呂嘉麗
出版:更新:

坊間傳有這樣的故事:大口環東華義莊附近有一堆遊魂野鬼,被賣豬仔後客死異鄉,一直等待落葉歸根。80年代,義莊更曾傳出殭屍事件。鬼故難辨真偽,不過,文獻卻記載香港自19世紀末,已是遺體的中轉站,甚至因為種種原因,最後成為大量異鄉人長眠之所。現今座落於大口環道的東華義莊,是全球華人原籍安葬的樞紐,見證這段跨越一個世紀的流徙血淚史。

早期無依無靠的香港人,都能在東華義莊暫寄,並找到歸宿。(呂嘉麗攝)

淘金夢碎 以人命興建鐵路的血淚史

1848年及1850年,美國三藩市及澳洲墨爾本先後發現金礦,吸引當地及華人前往尋夢。大型百貨公司如永安、先施的創辦人,都是早期在悉尼打工、開果欄,再回中國發展的華僑。據估計,19世紀至1925年間,約有300萬名契約勞工前往海外工作。數以十萬華人衣錦還鄉夢碎——被「賣豬仔」、從事高危工作、被洋人排擠,最後客死異鄉。

曾有當地華人回顧,當鐵路工人,隨時一天工作達18、19小時,生活艱苦。由於基建工程技術及機械不足,大量危險工序靠人手完成。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總主任史秀英說,當時一種工人負責在山隙之間放炸彈,隨即須離開避免被炸,一不小心便身葬懸崖:「當時,有個講法是鐵路上每一根木,都由一條性命換取。」1870年,一份加州報章報導一批1200名華工的遺骸運回中國,相信他們是興建美國中部太平洋鐵路期間喪生的華工。

華工在美國興建太平洋鐵路。(聖地牙哥華人歷史博物館照片)

生前坎坷 死後願返鄉 亡靈回家路上暫歇香港義莊

電影《落葉歸根》講述主角老趙揹着死去的好友的屍體千里還鄉,途中遇上打劫、偷竊、詐騙,排除萬難亦堅持幫他回鄉安葬。在現代社會,電影橋段顯得幽默荒謬。看回義莊文獻,卻會發現千里送屍還鄉,千迴百折的故事的確存在。

早期流徒美、澳的華人因為種族歧視,大多集中住在同一社區,建立會館、同鄉會和宗親會互助。美國於 1882 年起至 1943 年實施禁止中國人移民法案,中國人不准入籍,不准跟白人結婚。某些地方更規定華人不可工作,所以只可選擇耕田,或開店、開餐館。海外初期沒設立華人永遠墳場,而中國人素有死後落葉歸根的傳統,故當地人透過同鄉會處理身後事,以完原籍安葬之夢。這卻是另一段漫長的身後旅程的開端。

香港在千里回家路上,擔當重要的樞紐角色。東華義莊1875年成立,位於港島大口環道,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旁。「義莊」之名或略為隱晦,英文「Coffin Home」較為直接。它於19世紀末開始,與內地及海外會館、官府及慈善團體聯繫,接收及保管來自海外及本地無人照顧的棺柩及骨殖,並運回內地原籍安葬。

東華義莊於獲古物古蹟辦事處頒發香港文物獎(2004)「文物保存及修復獎」榮譽大獎,以及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頒發「亞太區文物修復獎」優越大獎。(呂嘉麗攝)

擄掠、勒索、海難 因守護先人而喪命的艇家

當地同鄉會、會館在埋葬遺體一定年期後,再去「起骨」,將骨殖以鐵、木、甚至藤條箱收藏,以備越洋歸鄉。東華義莊成立後,這種原籍安葬的義舉變得更大規模及系統化,因為東華醫院十多名總理多為商人,具龐大的商業網絡,偏佈亞洲、大洋洲及美洲,與各地會館皆有聯繫。

東華在香港接收來自海外的棺骨後,先刊登招領廣告、聯絡各地會館,再安排棺艇(俗稱蝦苟艇)運回內地,蝦苟艇時常遇上擄掠、勒索、海難。為了守護先人而喪命,並不罕見。

華僑日報1948年報導,3000多具來自海外的「歸骨」暫寄東華義莊。(圖書館舊報)

1926年,蝦苟艇駛至廣東省新會天河時,「突被匪徒刦掠殆盡」。禍不單行,該艇駛至三水地方時,再度被劫。同月,另一艘蝦苟艇於在順德時「匪峰擁過船,搜掠一空;所最慘者,勒索不遂,盡將船上各伴毆打,遍體鱗傷,有一舵工因傷弊命」,其他艇家之後亦「畏縮不前」,東華醫院後致信政府通緝匪徙,又求「切實保護」東華的蝦苟艇,政府數月後回信答應。

同年,省港大罷工期間,蝦苟艇又在寶安縣被糾察扣留,指「不合手續,破壞罷工條件」,要將該艇充公。翌年,又有蝦苟艇駛到崖門一帶「颶風大作」,「船被吹上草墶」,後擱置海邊,至四個月後,政府知其慈善性質,遂用160元僱數十名工人前往帶船落水。

史秀英指,棺骨由海外出發,至回到故鄉,過程一般須6至8個月才能完成,有些棺骨,更在香港等待數十載。

義莊現時仍保管不少已擺放6、70載的骨殖。 (網上圖片)

因戰亂和禁運終斷的原籍安葬服務

1938年,中日戰爭前夕,香港與廣東省的內河運輸中斷,至1940年,一批無人認領的棺骨遷葬義山。1941年,香港淪陷,其後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二戰結束,一批寄存數載的棺骨才能陸續送回內地。不久,中國爆發內戰。1949年共產黨立國,卻因文化大革命等政局及禁運問題,這十多年間民船貨運皆停止,大批棺骨長寄義莊。至1960年,義莊爆滿,共保存670具棺柩、8060副骨殖、116具骨灰。東華決定整頓義莊,再登報招領棺骨,無人認領者,已遷葬位於粉嶺的沙嶺墳場。跨越數十載的原籍安葬服務就此告終。東華義莊配合時代轉變,其後加建骨灰龕場,但莊內仍有保留部分寄存已70、80年的棺骨及骨殖。

史秀英認為,海外、內地會館及東華三方都對棺骨嚴謹處理的態度,突顯了對先人的尊重:「一批1800具棺骨中,曾有會館來信指其中一副棺骨不在,後來才發現只是人名不對,足見雙方對棺骨相當緊張。」歷史學者丁新豹著有《香江有幸埋忠骨︰長眠香港辛亥革命有關的人物》一書,但史秀英認為,其實也可以說成「忠骨有幸埋香江」,因不少內地義塚在發展期間已遭破壞。

香港作為轉口港,由「小漁村」演變成轉口港,再進化為金融中心的敍述,廣為人道。歷史學者葉漢明曾說,描述香港史者,多以經濟角度出發講轉口港發展,較少人從生活、文化、流徙敍述香港這段歷史。香港作為中國對外的窗口,曾經擔當一個鮮為人道的重要角色,承載着數以十萬計離鄉者生命最根本的渴求——回家。

三藩市合和會館於1934年寄給東華的信件。(呂嘉麗攝)

延伸閱讀:為何上環特別猛鬼?墳墓街一條龍死亡服務  見證華工百年辛酸史

參考:

葉漢明:《東華義莊與寰球慈善網絡:檔案文獻資料的印證與啟示》,香港:三聯書局,2009
高添強:〈喪葬服務與原藉安葬〉,載於冼玉儀、劉潤和:《益善行道─東華三院135週年紀念專題文集》
《《香港歷史系列》第五集「華工流徒」》監製李耀明,香港:香港電台電視,2009年1月7日,22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