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上環特別猛鬼?墳墓街一條龍死亡服務 見證華工百年辛酸史
上環太平山街一帶,時常與靈異故事扯上關係。為何上環特別「猛」?19世紀末,上環曾經有條墳墓街。當時中國天災人禍不絕,不論商人或農民皆離鄉別井外出謀生,最終數十萬人客死異鄉,上環就是當中不少人的最終一站。現時仍有百年老建築及小店,見證這段香港歷史。
死在街頭、臨終房、廣福義祠
清朝末年,中國面對內憂外患,加上土匪猖獗,不少華商選擇逃往政局相對穩定的香港。對生活艱苦的農民來說,外出打工帶來一線希望,大量單身男士亦來港謀生,或經香港出洋。
當年在港島北的華人,多是互不相識、屬低下階層的新移民。香港史學會總監鄧家宙指,當時大部分單身男只能租一個床位住,房間擠逼,衛生條件惡劣。而且醫療技術落後,疫症肆虐,大部分華人不信任西醫,寧死不醫,不時曝屍街頭。
由於華人多不願病者在自己的居任的地方離世,香港出現收費、讓人待在房舍離世、連食物也不提供的「臨終房」(Dying House)。位於上環的廣福義祠(又稱百姓廟)成為垂危病人的收容所,更曾因為生者與死人共處一室,被外媒形容為「人間地獄」。
東華醫院專門「執屍」
廣福義祠的狀況,驅使一樣重要醫療改革——政府於1870年通過《東華醫院條例》,讓東華醫院成立並提供中醫服務。大部分華人至死前或彌留狀態才到醫院,或者視醫院為垂死病人的收容所,令東華醫院需要處理大量遺體。開埠初期,港英政府實行「以華制華」,對華人事務愛理不理,傾向讓華人自行解決問題,也樂於讓東華醫院成為遺體「代理人」。遇上大型災難,港英政府亦會叫東華去「執屍」。
華工隻身來港,殮葬事宜大多草草了事。當時政府未設置公共墳場,結果港島山墳處處。1856年,有讀者投稿《德臣西報》,指疫症每日殺死30個華人,但遺體只隨意葬在山坡下,深不及兩米,且沒有蓋上棺木,大雨過後,腐爛的屍體被沖至馬路。上環一幅山坡地成為華人主要葬地,旁邊的街道更稱為墳墓街(1869年改稱為普仁街)。政府終同年在摩星嶺設立華人墳場。
由於大量屍體無人認領,又無力購棺買地,東華醫院遂向政府申請批地作義墳(或義塚)及義莊之用,及後成立位於大口環道的東華義莊。
上環當年包辦「一條龍」死亡服務
這段歷史,影響着上環社區的生成,至今仍見不少痕跡。現時上環普慶坊、太平山街一帶,有「Poho」之稱,聚集藝廊、咖啡店、精品小店等,是文青及旅客的勝地。如果留神,卻會發現上環一帶聚集醫院、廣福義祠、壽衣店及棺材舖(雖已愈來愈少)等,見證這小區當年包攬病、死、葬「一條龍」死亡服務。
史學會主席鄧家宙說,香港不少基礎建設仍有早期華工的痕跡,如花崗岩砌的護土牆,當年全由人手一塊一塊砌上,在中西區及灣仔區仍然可見。
香港對很多死者來說只是異鄉,為了避免這些靈魂死後無人祭祀,成為遊魂野鬼,一些慈善團體便協助將遺體千里還鄉,香港則成為棺骨中轉站。不少渴望原籍安葬、落葉歸根的人,因種種原因,最後只能長眠香港。下一篇文章將探討百多年前,物流、資訊不發達的社會,如何完成這個遠涉重洋的義舉。
下集:大口環曾是靈魂中轉站:助數以萬計華人死後「回家」的東華義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