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只有樓房沒有「建築」?建築展搜羅中港兩地百大好建築
一個光速發展的城市,十年足以將社區面貌翻轉——歷史建築被拆卸、百丈高樓倍增。新建築來不及看已被更新的一個奪走目光,更何況我們總是低頭。《十年百名建築展》挑選了本地及內地共100個舉足輕重的建築項目,展現新舊建築師對城市及建築的思考,以兩地建築對照城市、建築、自然及人的關係。
「有人說,香港只有房子,沒有建築。」是次展覽策展人、香港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高岩說 ,香港的建築因為密度高、對土木工程要求高,以至建築設計不時要為工程妥協,故有人認為香港建築很悶。不過高岩說,不少香港公共空間、基礎建設的例子曾吸引國外人士來考察。
他指,香港建築發展歷史長,業內有不少規範,因此大項目多由大公司奪得,年青建築設計師的發揮空間相對少,不少本地建築師北上尋機會。正因如此,不少「香港製造」(即香港人構想)的優秀建築都在內地及海外落成,惟乏機會及空間向公眾介紹,故策劃這次展覽,希望讓兩地建築達人及公眾對話。
在入選的50個本地建築內,除了商業及住宅項目,更多是半官方機構、教育團體的項目,也包括不少公共空間的新嘗試及舊建築活化項目,例如香港中文大學八門亭、堅尼地城游泳池、拔萃書院新翼、希慎廣場等。以下為大家介紹其中三個富有特色的建築:
公園有貨櫃改造的展覽場地?
康文署管理公共空間的手法不時被批評過嚴,但如撇開管理手法,近年一些公共空間亦有在建築上作新嘗試。1973年落成的觀塘駿業街遊樂場主要設施是硬地足球場,隨着當區轉型,公園被認為脫離觀塘轉型為商貿區的社區需要,故政府將遊樂場打造為「具有地區特色的綠色藝術坊」,望吸引附近上班族享用。遊樂場於2012年進行大型翻新工程,為全香港首座以工業傳統為主題設計的公園。當中有4座由貨櫃改造的展覽場地,用以介紹觀塘在不同時期的發展情况及工業歷史。
百年警署變綠色學院
香港保育做得差,可能是近年的公眾印象。不過,近年也有不少好例子。入選100項建築之一的舊大埔警署建於1899年,屬一級歷史建築。2010年,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藉「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將該歷史建築群活化成「綠匯學苑」,推廣永續生活。除了將破落的建築群活化並給予新意義,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亦保育了周邊的生態環境如百年古樹及鷺鳥林。「綠匯學苑」上月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榮譽獎,屬2016年度香港唯一獲獎的文化保育項目。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席劉智鵬指,綠匯學苑活化效果理想,如長期被圍封的走廊經復修後回復第一代面貌,亦有大量公眾活動。
雷生春保留外觀 改建中醫中心
位於深水埗的雷生春亦是近年為人稱道的保育例子。這棟戰前唐樓約在1931年落成,從前地面是「雷生春」跌打藥店,上層則為住所,「下舖上居」。浸會大學將其改建為中醫藥保健中心,保留大部分外貌及建築設計如騎樓式外觀、欄杆裝飾、「雷生春」石匾等,並提供中醫服務。大樓地面現作涼茶館及展示區,一樓至三樓作中醫藥診所,地面展示區免費開放。雷生春位於人口老化的社區,老街坊亦時有看中醫,不失為一個切合時代及社區需要的改變。
是次展覽亦設多個座談會及「童。建」孩子專區。
展覽日期:2月17日–3月5日
時間:11:00am – 8:00pm
場地:PMQ 元創方 Qube, 2/F, Marketplace, G/F
費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