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所不知道的深水埗:不是「舊」與「慘」
「深水埗是個怎樣的社區?」在不少人眼中,這兒是灰黑色的,在政府的官方語言籠罩下,這兒被定義成只有「歷史」和「貧窮」,彷彿除了保育和同情,這裏不具有任何可能性。每逢談及深水埗,腦裏浮現的只有日久失修的舊樓,還有生活窮困的基層。可是,在一眾90後、00後的年輕人的眼裏,深水埗不只有死沈的灰黑色,而是有着不一樣的色彩。
上週四(18日),深水埗鴨寮街的街頭上,聚集着十多名身穿紅衣的中小學生,他們抵着雨水,伴隨富有60年代色彩的樂曲下,一邊耍着功夫,一邊載歌載舞,唱着:「女飛俠,如果你曳曳就會俾我罰。」吸引不少街坊駐足圍觀。
他們是恒生青少年舞台《時光倒流香港地》的演員,是由恒生銀行、香港話劇團和香港青年協會合辦的本地原創音樂劇,是次來到深水埗,是因為劇中背景發生於60年代深水埗區,因此他們決定來到深水埗街頭預演,之後還到「深水埗明哥」的餐廳幫忙擔當伙記。
記者問及他們對深水埗的印象是什麼,他們坦言平日甚少來到深水埗,部分人更是首次踏足此區。他們笑說,過去對深水埗的認知,只能通過個人的想像。蕭鎮邦是劇中的演員之一,他自言,深水埗給他的印象就是個悲情的社區:「呢度每個人都好似好辛苦,每一個都做緊自己唔鍾意嘅工作。」每當他想到有人要依靠拾荒,賺取微薄的生活費,就會感到十分難過。
然而,他們透過自行蒐集資料,他們重新認識到這個社區,並發現深水埗不一定只有悲情的意味。劇中擔當主角的李華青說,其角色阿慈是60年代深水埗經營小飯店的基層,因此她為深入了解角色,便參考了許多6、70年代的香港影視作品,如《王老虎搶親》、《南北和》、《黑玫瑰》等等,並仔細地研究當時香港人的行為舉止和衣著打扮。她一邊說着,一邊便模仿起阿慈,將手疊在一起彬彬有禮地向記者問好。她還說:「以前嘅人生活條件唔好,著嘅衫不係特別貴,只係單純嘅素衣長褲。」可是正是這種樸實的衣服,卻讓她覺得特別有美感。
不只是服飾,就連深水埗的建築也讓她感到十分驚奇。以前她從未發現,平日經過深水埗,在街上看到的舊樓,原來是傳統唐樓和殖民地建築兩種不同款式,然後她才明白60年代的深水埗原是名副其實的中西交融地帶,這讓她不禁哋驚嘆,兩種截然不同的建築風格,竟然能如此和諧地出現在同一個社區。
深水埗是許多基層人士的居住地,在許多人眼中,深水埗或許是個悲情的社區。演員們坦言,這裏的確有不少人過着窮困的生活,可是透過今次演出,他們自行蒐集資料,並走入社區進行預演,跟深水埗的街坊有直接的交流後,他們認為比起憐憫和同情他們的處境,他們更是尊敬深水埗居民的堅毅精神。他們眼中的深水埗,是充滿着生機和驚喜,或許正如劇中另一名演員胡洛晴所說,深水埗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寶物的社區,就像區內的地攤一樣:「如果細心留意或有耐性咁去搵,就可以發現自己的心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