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新年】深水埗快閃街店(下) 婆婆的穿衣顏色學

撰文:柯詠敏 胡可欣 黃立暉
出版:更新:

新年穿「新」衣?「做善事」在大眾眼中離不開「施與贈」,慈善團體分發食物、保暖衣物,讓有需要人士得到溫飽。不過,在基本需要之外,我們會否輕易忽略了他們的選擇及喜好?
昨日一班有心人把網上籌集的衣物,放在深水埗通州街臨時街市對外的位置。鐵絲網上的衣物分門別類,掛有男、女裝上衣及外套。鞋、頸巾、手套等則井然有序放置在不同地方,猶如一間戶外Pop-up store,讓附近的露宿者及有需要人士隨意選擇。

(江智騫攝)
鐵線網上的衣物分開男、女裝,方便有需要人士選擇。(江智騫攝)

黑婆婆與紅婆婆 - 用顏色訴說故事

人的選擇,反映其經歷和性格。記者昨日在街店與兩個婆婆相遇,一個喜歡沉黑,一個鍾情鮮紅。兩種選擇迥異,但與她們所經歷的故事,氛圍卻不謀而合。

紅婆婆: 我不喜歡黑色,覺得好似很污糟

很少長者穿得鮮色。昨日活動由4時開始,高峰時期「女裝部」有20多人選衣服。即便如此,也不難發現紅婆婆(化名)的蹤影——她戴了一頂橙白花紋冷帽,身穿粉紅色碎花長袖衫搭配棗紅色背心,腳踏紅黑色皮鞋。從這富有心思的打扮,難以想像眼前是一位年屆八十的老人家。

(江智騫攝)

做泥水工也要穿得鮮豔

 

紅婆婆個子不高,膚色偏黃,原來她年輕時在大陸做泥水工,日曬雨淋。別以為紅婆婆會因此放棄對穿衣的要求,「以前在大陸會買(布)料來造衫,按着紙板來裁剪,特別會選杏色、綠色以及有花紋的布,髒了便拿去洗,總之不穿黑色。」她決斷地說。

 

80歲照顧90歲

 

「我鍾意紅色,其他顏色都不錯,但一定不會選擇黑色,因為黑色好似很污糟。」紅婆婆說。在這些「戰利品」當中,只有一條深紅色頸巾和一件鮮紅色長袖衫是屬於她的,其他的外套及衣服,是幫好友「婆仔」拿的。「『婆仔』90多歲了,她兒子在鄉下,沒有人照顧她。我的兒子在大陸沒有申請來香港,我們倆便經常互相照應。」她說。

 

紅婆婆伶牙俐齒,喜惡分明。傾談間她的朋友突然過來搭話,指着牆上的綠色毛衣說:

「呢件好啊,衰鬼!」

「呢件好窄啊,唔要啦。」

「著落底,窄乜鬼呀。呢件羊毛嚟㗎,暖啊!」

「羊你個屁啊!你都唔識嘢,呢件著入面好唔舒服㗎!」

 

紅婆婆人緣甚廣,在街店遇見很多朋友,「平時除了到深水埗領食物,亦會返教會和探望其他老人家。10年前開始返教會,可以唱詩歌給其他老人家聽,這樣很開心」。

婆婆挑選了一條深紅色的頸巾,與她的打扮十分配襯。(江智騫攝)
紅婆婆圍着的冷頸巾,是替她好友「婆仔」拿的。(江智騫攝)

黑婆婆:在家對着四面牆,真的很寂寞

黑婆婆 (化名)在芸芸衣服中,挑選了大約4條頸巾,當中有紫紅、藍白,而她最喜歡的,是最不起眼的黑色。「我喜歡黑色,因為黑色『襟污糟』,其他(顏色)的都是為了保暖。」黑婆婆說。

(江智騫攝)

失老伴 放不下過去

 

居於南昌邨的黑婆婆,原本只是來通州街公園門口排隊,領取慈善團體定期派發的食物。除了拿食物,她到這裏的另一原因,便是想「出來走走」。

 

「一個人在家對着四面牆,真的很悶、很寂寞。」黑婆婆說。

 

黑婆婆不只一次強調她的寂寞。她的子女早已各自成家,真正使她大受打擊的,是丈夫於兩年前突然離世。「他走得很突然,連再見也來不及說就走了。他走了之後,社工、醫生都有開解我,但沒有用,我知道自己還沒有放下。」她語帶激動地說着,雙眼泛著淚光。此時,記者有點手足無措,唯有輕輕拍着她的肩膀,給她一點安慰。

 

人生而孤獨,即使還有在生的親人,「剛剛飲完茶便各自回家,他們自己都有家庭,有自己生活」。黑婆婆說。看見婆婆對子女不願多提,記者也沒有繼續追問,讓話題停在這裏。

 

遇上重大打擊,有人會尋求信仰的幫助,亦有人會用時間來療傷,黑婆婆明顯選擇了後者。「返教會有用嗎?我知道返教會的時候會讓人開心一點,但當回到家,一開門看到那四面牆,我還是會不開心。這個結不知道何時才能解開。」

 

婆婆的素黑打扮,在芸芸老人家當中,毫不起眼。不過,黑衣背後的故事,口中不斷強調的寂寞,是否普遍老人家的心聲?

後記

活動4點開始,記者2點幾來到通州街街市附近,那時公園門口有10多個婆婆在排隊領取食物。其中一名身穿白色羽絨的婆婆過來問:「你有沒有飯票?」我說:「沒有啊,不好意思。」接着我跟她說4時可以到前面選衣服,她說:「親戚會給我足夠的衣服,但我想要飯票。」說罷她便行開了。

 

活動大約7點結束,我經過公園門口,再次看到這位婆婆,她依舊問:「你有沒有飯票?」我搖頭。她說有飯票的話請給我。暖心街店活動確是在「施與贈」以外,給弱勢社群選擇的權利。不過,白衣婆婆讓我知道,現實的困境局限了他們對選擇的渴求,這樣又有誰可以幫忙呢?

(江智騫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