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灣有水鬼?華富邨前身竟是亂葬崗!舊街坊細說與鬼同行的歲月
17日,傍晚5時54分,一名男子疑在跑步期間,失足從瀑布灣頂部15米處墮下身亡。不講不知,原來華富邨除了是「平民豪宅」,更廣為人知的是其亂葬崗的前身。而案發地點的瀑布灣,更屢次發生奪命意外,街坊間還流傳瀑布有水鬼,成為華富邨的「猛鬼區」。嚴義與嚴希敏均是華富邨的第一批住客,在無敵海景與瀑布灣之間度過童年。對他們來說,華富邨是混雜而曖昧的空間:她是令人心安的家,同時是陰霾處處的鬧鬼之地;然而千帆過盡,華富邨的日子還是值得回味的。在他們心中,華富邨是一個稍為陰森的天堂。
攝影:馬熙烈
從板間房搬入華富邨
作為華富邨首批住客,嚴義1968年隨父母遷入華安樓,當時他只有7歲。雖然1980年代婚後搬出,但他還會隔幾個月回來探望岳母。如今回想,他說這裏簡直是天堂:比起原來在石塘咀的唐樓板間房,這裏有獨立廚廁,不用與人共用,才真正像頭住家。
嚴希敏同樣是在1968年搬入晚兩個月落成的華樂樓。在此之前,爸爸是私人司機,一家人原住在大坑的木屋,其後搬到春暉台的車房。他至今仍記得,1960年代鬧風災,將整個旁邊的屋頂都吹走;在車房,司機們的家人須輪流共用改裝出來的簡陋沖涼房。因此,華樂樓與被他形容為「不是人住」的車房與木屋相比,兩者可謂差天共地。他記述,剛遷入是一家八口,後來弟弟出生,一家九口得以住在388呎的大屋仍覺寬敞。「華富邨住得開心些。」「開心」二字,概括出基層大家庭安居的喜樂。
然而,邨內早期除了有寬敞的獨立單位,卻也有分外陰森荒蕪的氛圍。
荒蕪的世外之境
屋邨原址奇力灣,香港開埠時被設為華人的公共墳場,日治時用作亂葬崗。1880年,東華醫院在此設「遭風義塚」,安葬1874年颶風中部分遇難者。雖然於1959年亂葬崗已停用,並遷往粉嶺和合石墳場,然而亂葬崗就成為市民對華富邨的刻板印象,故此落成初期申請人不多。再加上偏居港島一隅,只有一條連結外界的巴士線路,當時置富花園、香港仔中心這兩個附近的繁華地帶尚未建成,嚴義形容當時的華富邨「一片真空」。
他以「荒蕪」二字概括當時環境。「早期入去好陰森,沒有路燈,街頭好暗,夜晚街道上沒什麼人,只有樓宇間黃色的燈影投射下來。」另外,屋邨建成時,流傳很多鬧鬼故事:有街坊夜間聽到步操聲,更說在升降機內見到穿着軍服的屍體。嚴義回憶童稚時代的華富邨仍耿耿於懷:「好害怕的!」
盂蘭節:紙錢中的小喜樂
每年七月盂蘭節,本是超度鬼魂的節日,在此「鬧鬼」之地當然興盛。華富邨時有發生的小朋友意外溺斃、住客跳樓,都使盂蘭節的香火年年相傳,整條街因而燈火通明。嚴義說,小孩子會將一包包金銀紙捲成元寶,再用毛筆寫上名字,以表明這些元寶是為祭祀誰而燒。他依稀記得有包紙是不寫名字的——「我猜那些就是要獻給孤魂野鬼。」孤魂野鬼滿街跑,小時候的他害怕嗎?他說:「不會啊,那時候覺得燒東西好刺激!」
盂蘭節嚴希敏都會跟弟妹跑去湊熱鬧。本來,超度鬼魂的節日讓人惟恐避之不及,父母都叫他們不要靠近。但弟妹熱中的其實是燒街衣後街坊所撒的紙錢。「斗零、一毫都是錢嘛」,他笑着回憶,「有錢就唔會驚啦!」 平凡的喜樂,反映貧窮小孩子的辛酸。
瀑布灣:小朋友的探險樂園
談及華富邨,不得不提瀑布灣。瀑布灣屢次有小朋友溺斃,疑心的街坊傳出此地有水鬼。為了阻人進入危險地帶,瀑布灣在崕角加設了圍欄。但嚴希敏笑說:「阻不到人的!」
屹立在瀑布灣山崖石灘旁有一間廢置石屋和日佔時留下的軍事瞭望台。嚴義還記得,爸媽當時除了介懷那邊環境陰森,也擔心潮漲時岸邊危險,不許他們去玩。但愈是荒蕪神秘,就愈激起小朋友的探險精神。「就惟有要趕在吃飯前回來嘍,不然會被打!」日佔時期的瞭望台也是小朋友們的探險天堂。嚴義說,幼時常同小朋友去瞭望台內燒烤,捉一種叫金絲貓的昆蟲對戰。嚴希敏當年雖已近成年,也愛與朋友在內捉迷藏,不管地勢險、氣氛邪,「後生仔不怕死嘛!」
路人無故跳海 岸邊曾拾頭骨
童年記憶雖歡樂,其中也略有驚險的小插曲。嚴希敏說,當時雖聽聞瀑布灣的種種鬼怪傳說,但並不掛心,只有一次有小小害怕:「還記得那年我19歲,天色很暗,我們跟着薄扶林村舞火龍的隊伍行到海邊,突然有人無故跳海,爬上來之後,說有人拉他下水。當時陰風陣陣,我們有些害怕,就即刻散伙。」 嚴義則清楚記得,與小朋友們在爛地裏拾到一塊小小的頭骨,事後都不敢告訴爸媽。問他,拾到怎麼辦?「即刻扔開啦!」
二人談及當年鬼故,驚險之餘有講有笑。如今華富邨已是老人社區,不知當年的怪力亂神可有徐徐老去,是否還在屋邨某處?看着他們,或許與鬼同行並非那樣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