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三十】強權高牆VS核心價值防線 藝術展探索香港出路

撰文:徐嘉蒓
出版:更新:

1989年北京,一群學生秉承五四精神,發起一場波瀾壯闊的民主運動。不過屠城過後,一道道「圍牆」隨之築起,保護政權同時,讓民主及異見聲音拒諸牆外。同年德國,隨着一道夾在冷戰兩大陣營的「圍牆」倒下,見證長期分治的東西德重新統一,步向民主。
「在不同國家、文化、議題,牆既有形象性,又是象徵意義的符號,希望透過牆切入歷史議題。」本地獨立策展人周佩霞,趁今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中共建國70周年、八九民運30年,於六月上旬策劃展覽《牆2019》,在這歷史交匯年,與14位藝術家回望過去,梳理香港現狀。
「歷史是構成未來的一塊磚,怎樣書寫歷史,就影響我們怎樣建立未來。」
攝影:黃舒慧

牛棚紅磚下的政治隱喻

展覽《牆2019》於土瓜灣牛棚藝術村舉行。周佩霞在兩年前已開始籌備策展工作,決意一定要在這座揉合紅磚外牆、鋼架屋頂、燈光昏黃的空間舉行展覽,因為牛棚隱約微妙地呼應了展覽的主題。

牛棚讓周聯想到,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書寫的散文《牛棚雜憶》,聯想到文化大革命時,被批鬥的人進行思想改進的地方;牛棚的紅磚格局,更與英國傳奇樂隊Pink Floyd名曲《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的音樂錄像中一幕恰巧相似。讓這片座紅牆建築一早成為周佩霞心目中理想的展覽空間。

透過牆的意義  思考香港未來

到底甚麼是牆?14名參展藝術家各自交出不同答案:有人紀錄各大專院校民主牆;有人用鏡頭探索華人忌諱觸碰有關生死的高牆;有人拍攝因參與社會運動走入囹圄之牆的階下囚;有人幻像在界限街築牆,想像香港平行時空下的歷史發展。

周佩霞認為,牆既具體,也抽象。過去在不同國家、文化、政治下,牆有不同象徵意義。例如中國長城代表國土彊界的宣示;柏林圍牆的倒下代表共產主義完結;當下美墨邊境興建的圍牆則代表全球化下,重塑民族主義( nationalism )。

按下圖看參展藝術品:

+11
面對香港整體環境,哪一道牆想推倒?哪一道牆想堅守和捍衛?
獨立策展人 周佩霞

「牆是一定要推倒的?還是我們想像出來阻礙自己的(東西)?在面對香港整體環境,哪一道牆想推倒?哪一道牆想堅守和捍衛?」帶着一連串的思辯,周希望觀眾透過展覽,思考香港正面對的「牆」是怎樣的一回事。

展覽舉行期間,正值修訂《逃犯條例》爭議,這是周佩霞始料不及的。中港融合,兩地政治體制截然不同,香港與內地之間的那道「牆」是否已消散?

周佩霞在70年代出生,成長期間經歷香港前途談判、八九民運,她坦言那時有愛國情緒,對香港回歸中國感到高興。「其實我很愛國,有民族感情,1989年時,對(香港)前途都有焦慮、不安,都會覺得殖民是不合法的。一個地方回歸本身民族,其實是自主表現。」

距離2019年前的一個世紀,五四運動發生﹐催生了中共政權的誕生,但運動追求的民主精神,在七十年後才真正被北京學生高舉追求。2019年彷似是歷史的交匯點,周佩霞希望在展覽中,呈現五四運動與八九民運的歷史連結。
如果國家未有一套與我們以往信守的價值,像平等、言論自由、法治,這一道牆就很需要,令我地可以保守自己。
獨立策展人 周佩霞

08年 京奧、川震、劉曉波被捕 愛國情緒動搖

她的愛國情緒直至2008年才被動搖。那年北京舉行奧運,四川汶川發生八級大地震,劉曉波發起《零八憲章》,被內地政府控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一直在獄,直至前年去世。內地政府未有公開地震傷亡數字,藝術家艾未未私下調查,列出在地震中死亡的學生名單,卻被內地打壓。一宗宗事件,終於挑動了她的底線。「見到國家走向愈來愈極權的時候,對社會、民生不同階層打壓,反而會覺得很無奈。你不想放棄(國家),才會去想去關心。」

近年本港政治紛爭不斷,她感覺到香港人堅守的司法、立法、自由等價值逐漸消失,如同圍牆上的磚塊一塊塊被移走,「 香港失陷得太多,多到我都不記得了 。」她思量,或許中港之間,需要一道牆來相隔、來保護,「雖然我很愛國,但如果當國家未有一套與我們以往信守的價值,像平等、言論自由、法治,這一道牆就很需要,令我地可以保守自己。」

這個展覽就是被拆的牆上其中一塊磚,你想像一下,在內地絕對不可以提這些議題。
獨立策展人 周佩霞

藝術建牆 策展者:加快堆疊更多磚塊

她相信,要令圍牆消失速度減慢,最好的方法,是加快堆疊更多磚塊。「這個展覽就是被拆的牆上其中一塊磚,你想像一下,在內地絕對不可以提這些議題。」

周佩霞在中文大學哲學學士畢業後,立志當導演,曾投身多年影視製作,擔任助理編導。2002年她重回中大,攻讀傳播學博士課程,現在是一名大學兼職講師,同時拍攝紀錄片,及投入藝術創作,曾策劃《亞洲女性攝影展》、《攝影作為方法》等具人文關懷的展覽,致力以藝術、影像回應社會議題。「現在每個場域都是陣地,我們都要去守護陣地,守護自由。」

有人曾質疑她,設街站等行動回應社會,更為實際、更有用。她說,有來自內地的學生從未知悉那年在天安門上的事,第一次在課堂接觸六四屠城片段後,對自己一直生活的國度感到疑惑,最後更創作有關八九民運的作品。她相信,藝術的作用是觸碰人心,留下種子,等待某天被發掘。「不論幾微弱也好,要在不同範疇產生一些對話、交流,作為抗衡。」

周佩霞是流浪大學教師,是攝影師,是策展人,也是紀錄片導演。不論過往在電視城拍劇,在象牙塔研究,她的創作都是以影像及藝術回應社會。

展覽由即日起至6月13日舉行,在牛棚藝術村舉行。另外設有對談會:
1.「生活﹒藝術﹒政治」
日期:2019年6月8日
時間:1400-1530 
嘉賓:參展藝術家張才生、蕭偉恆、田禮文
2.「身份政治與中港矛盾」
日期:2019年6月8日
時間:1800-1930 
嘉賓:參展藝術家高志強、戴毅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