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伯胃潰瘍 領綜援焗住6年木蝨板間房 綜援金額22年未檢討
有說「上屋搬下屋,唔見一籮穀」,但若米缸本無米,在租金只升不降的香港,基層人士要尋立錐之地有多難?社福團體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調查發現,三成成人綜援受助人過往三年曾經搬遷,當中八成人搬到私樓的受訪者,搬遷開支中位數達8,400元。綜援作為社會保障的最後防線,基層人士拿著4,290元又可以做什麼?
攝影:曾雪雯
胃潰瘍大如一元硬幣 終領綜援
身形瘦削的選哥,今年54歲,他的外表遠較年紀蒼老。他目前正領取成人綜援。選哥80年代曾在夜總會水吧任職,隨時代轉變,他轉職運輸業跟車,食無定時,他後來被確診胃潰瘍,胃部穿了一個大小約一元硬幣的洞。自此,習慣體力勞動的他無法再應付長時間工作,須申請綜援。
社會福利署提供的成人綜援援助金,包括2,455元的標準金與1,835元租金津貼。標準金額水平按政府1996年計算的「基本生活需要預算」及1994/95年度的住戶開支統計調查,迄今22年,從未檢討。
劏房間流徙 木蝨滿屋
選哥拿著4,290元綜援金,在深水埗板間房之間,嘗盡無立錐地之苦。他最初居住在青山道唐樓,但因戶主加租逼遷,他只能搬到深水埗唐樓另一板間房,一屋十四戶,居住環境惡劣,更飽受木蝨困擾:「一瞓覺木蝨就咬。」他唯有把板間房當成倉庫,每晚流連麥當勞和網吧,經歷6年有家歸不得的歲月。
選哥患有胃潰瘍,無法獨力搬遷,亦無多餘金錢聘人搬家。他其後遇上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獲組織幹事協助選哥,始能應付。成人綜援受助者搬遷困難,選哥絕非唯一。社聯今年6月至7月曾訪問206位成人綜援受助者,當中近三成受訪者指,過往三年曾有搬遷經驗。當中超過四分一受訪者(26.2%)指搬遷原因為無法負擔當時租金,19.7%則因為居住環境惡劣,如木蝨、鼠患等問題。面對搬遷,這批有經濟困難的綜援受助者,逾半需借貸搬家。
負責研究的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政策研究及倡議)主任嚴祉琦指,需借錢應付搬遷開支的受訪者,當中超過六成至今仍未還清貸款。
有受訪者為儲錢搬屋 一個飯盒食三餐
「表面繁華嘅香港確實係有一群人過緊好惡劣嘅生活,即使領取到社會保障生活都依然好艱難」,她續指。調查期間,她甚至遇上成人綜援受助者為搬屋而縮減進食餐數。她指,曾有一名精神病康復者單身女士,由於康復後一直失業,只靠綜援金租住劏房,至業主加租,為節省金錢搬屋,她每日只買一個飯盒應付三餐。
截至2018年8月,香港綜援個案為230,228案。當中184,062宗為年老、殘疾或健康欠佳個案,佔79.9%;單親、低收入或失業的綜援個案數目為41,891宗,佔整體18.2%。
目前,社會福利署提供的健全成人及兒童綜援援助金,與長者、傷殘及身體健康使用者不同,不設實報實銷的特別津貼及補助金。嚴祉琦指,自政府1999年削減成人搬遷、水電煤按金、租金按金等特別津貼,迄今從未檢討。她指參考長者同殘疾人士領取上述津貼,按實報實銷機制可避免難濫用,「當搬離原本單位取回按金時,會退返畀社會福利署,相信呢啲津貼係能夠解決一時燃眉之急」。
綜援養懶人?
近年,社會聚焦綜援制度時,經常有「綜援養懶人」的標籤。嚴祉琦指,有不少前線社工反映不少領取綜援受助人其實亦希望找工作,因4,290元的成人綜援金其實難以生活。即使有部份長期病患者、精神病康復者等的「健全成人」個案經醫療評估被評定為「適合工作」,然而他們實際上身心卻未能承受全職工作,僱主亦拒絕聘用。而事實上,不少失業/低收入個案會隨經濟環境變化而增減,如失業綜援個案曾於1998年金融風暴及2003經濟衰退時攀至高峰。「所以唔能夠往往歸咎個人選擇問題,咁樣會做成社會對領取綜援有負面標籤,令很多有需要人士求助時卻步」。她認為,近年社會往往只聚焦於討論綜援的負面標籤,卻乏視綜援的保障水平是否足夠,希望社會正視這批活於水深火熱的基層街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