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70年代】袖珍藝術家塑造兒時點滴 1:20小模型一口氣能吹走
來自福建廈門的袖珍藝術家西樹,生於70年代,他擅長把記憶中珍貴的兒時點滴,用1:20的比例縮小還原,在他築構的小人國裏,和爺爺奶奶生活的時光、河邊上涼快的磚瓦房、廚房燒飯灶台傳來的陣陣香味……都被他真實展現,令人驚嘆,這世間竟有如此心細、手巧的男人。
文:白汶平(一条)
西樹的工作室在廣東清遠山上,工作室裏沒有空調,也不開電扇,因為製作細膩的微雕場景一有風,小道具就會被吹走,他經常憋氣,用夾子小心地擺放每一片葉子,目睹這整個製作過程的我們,在一邊看着也是緊張又驚喜,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實在做的太細緻,太真實。這一件件如童話般的作品,彷彿能將時光定格下來,令人浮想聯翩。
記憶裡的小小世界
自述:西樹
我叫西樹,做袖珍創作已經有10年了,喜歡用袖珍去表達我對日常生活的感動。我原本是做人力資源的工作,2007年辭職,大概一年後,我偶然在網上看到一個馬來西亞女生的袖珍創作,讓我很喜歡,於是投入研究。那時候剛接觸,也沒想過說做這個要怎麼賺錢,就是單純喜歡。
袖珍創作來源於歐洲,根據參照物,按比例縮小做一棟建築、一個場景等,但我不太一樣,我不希望自己只是去還原一個模型,所以我會去模擬在袖珍場景裏的人,他們會做甚麼事、會有甚麼反應,然後開始佈置。
一開始我也不知道該用甚麼技巧去做,有時候會拿碎布、裝修剩下的邊角料、軟陶、鐵片去試,做起來都非常困難,要自己不斷動腦筋想辦法,其實我覺得在創作過程中,你要表達的東西,比你的技巧重要得多。
我是來自南方的孩子,小時候和爺爺奶奶一起住在河邊的磚瓦房,夏天的時候很涼快,風從穿堂吹過去,非常涼快,鄰居們很常坐在家門前搧風聊天。
我初中的時候,家裏附近著火了,我奶奶把我推出家門,她自己不出來還把門反鎖,那時候我就知道,原來身邊的一切,對奶奶來講這麼珍貴。所以我的作品很多來自小時候的回憶,或是我的夢境,我特別想留住,這些在我們身邊,卻又漸漸消失的東西。
按下圖看看《巷口的棉花糖》這個作品的創作過程▼
這個作品《弘一法師的寮房》對西樹來說,是一個很特別的創作經歷,按圖看看▼
看過電影《霸王別姬》,西樹便創作出自己的《霸王別姬》▼
按圖看看西樹的作品《成長》,如何以袖珍展現人生的四個階段——童年、學生時代、就業、成家▼
我現在的工作室在廣東清遠山上,大自然帶給我許多感動,每天早上我都去看牽牛花開,有一次我就想,那我可以把袖珍和園藝做一個結合,我在牽牛花旁擺了小桌子、小椅子,有種一花一世界的感覺。
有時候看到野花我也會采回來,放進我袖珍的小小花瓶。後來我自己種了迷你植栽,這和我用紙做的袖珍盆栽放在一起,很多人分不出來,那一盆真的可以給它澆水。
貓是一種很有靈性的動物,有時候我做到一半,牠們很喜歡跳上我的工作台來玩,跟我的作品變成一種有趣的結合,牠們在袖珍的世界裏,就是一隻巨貓,很明顯的大小對比。牠們從小就習慣了,有幾隻貓是我從小奶貓開始養的,剛來的時候就是團小肉球,靜靜地陪我創作,也不會去破壞。
我沒有想過要去創造一些很華麗的場景,我想表達的就是我們平凡的生活。因為現在,有一天也會變成過去。所以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值得去珍視,都要好好的享受現在每一天小的幸福。
【本文獲「一条」授權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