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山竹】風暴潮或一年一次?土地規劃破壞環境 削城市抵禦力

撰文:黃妍萍
出版:更新:

颱風山竹襲港,玻璃爆裂、海水撲岸,塌樹、停電,這種情況在全球暖化下,有可能出現得愈來愈多。面對極端天氣,世界各地近年談起城市應有韌力(Urban Resilience),但在香港,「韌力」卻被強調成「經濟抗禦力」,為人們疏水的農地,更在最近的土地供應諮詢中成為開發的主要選項。
面對愈來愈嚴峻的天氣,不斷開發以增加「經濟防禦力」,到最後是否確能增強?身處極端氣候時代的我們,該如何看待土地,以及發展?

梁榮武指,日後強颱風、超強颱風數目將會隨全球暖化而增加。(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水浸、強颱風來襲或變一年一遇

颱風山竹來臨那天,天文台前助理台長、關注全球暖化組織「350HK」氣候發言人梁榮武的家也有搖動,「附近有大廈爆玻璃,大堂的門也爛了。」他說。「走廊明明沒窗,但都吹至『啪啪』地響,升降機都關不到門。」

「這是香港有史以來很影響香港的颱風之一,而未來這種颱風會愈來愈多。除了中心風力高,日後颱風的範圍也會因全球暖化而變大,雨量也會更大。」

他指平日下大雨已會水浸,將來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若再加上中心風力強、範圍大、多雨水的颱風,「今次已抵受不住風暴潮的地方將來情況會更嚴重,現在倖免的將來都會受影響。」他續指,「50年一遇的情況,將來可能年年都發生。去年天鴿,今年山竹,有少許在預示未來的情況。」

香港建築物可承受平均風速為每小時250公里,颱風山竹吹襲菲律賓時達到每小時240公里,梁榮武說:「日後出現更強的颱風時,可能會超越那條界線,將來建築物的設計、安全系數都要再考慮。」(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建人工島增碳排放兼易水浸?

環保人士一直在談的防止全球繼續暖化、保護環境,其實說的是城市的存亡。近年世界各地都在談「城市韌力」(Urban Resilience),即城市面對災害時的應變及恢復能力,當中包括以綠化地吸水、空間規劃的問題。然而,近年政府提倡在大嶼山東面建人工島,打造東大嶼都會,卻似乎將城市暴露於易受災的位置,最近坊間就有人在網上貼出海水湧進杏花邨的影片,指是「明日東大嶼」。

梁榮武指建人工島需仔細考慮,「這次山竹幸好不是在香港潮水最高時來到,但天文大潮一個月有兩次,若剛好遇上颱風,水浸會比今次至少加一米。」「再加上將來海平面上漲,能否抵擋水浸將難是大問題。」若要把人工島填高,所費亦不菲;填海本身亦是個龐大的工程,會造成大量碳排放。

梁榮武指減排始能治本。(資料圖片/黃詠榆攝)
+2

「另一個大問題是,人工島或影響香港的微氣候。」他質疑:「若建人工島,會否影響海風吹入,令已這麼熱的夏天熱上加熱?」再加上島的交通一旦中斷,計劃中近100萬人的島嶼,將成為孤城。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亦指,全球暖化下建人工島,只會令城市暴露在自然災害下,變得更脆弱,「這類型的發展,是否值得我們用很多錢優先去做,還是有其他更好的選項?」

要發展應該選影響最小的,如棕地,甚至軍事用地,有些已丟空很長時間,香港政府應用開放些的態度和中央談,這不是一些不可逾越的東西。
天文台前助理台長、「350HK」氣候發言人梁榮武
政府打算在交椅洲填海建造人工島,早前「350 香港」聯合創辦人麥永開就指,據荷蘭一位教授估算,水平面若升至150毫米,基建費用需460億歐羅。拋開金錢,本身建造人工島也需大量研究,梁榮武說:「大型基建不能只有概念,要做仔細的科學研究,包括抵擋颱風風力的問題。」(資料圖片/黃永俊攝)

郊野公園助擋風、綠化地散熱、農地疏水

但人工島已成為最近土地供應諮詢(土地大辯論)的選項之一,除此政府還提出多個發展郊野、農地的方案,陳劍青指這正正破壞了城市原有的韌性,「鏟平了郊野公園就沒地方幫你擋風、綠化帶令城市不會那麼熱,農地比石屎疏水,這些地方都有它本身的功能。」

「是有土地需求,但應優先用什麼?有棕地、官地可用,怎會這些都未用,就移山填海?有時政府只是想幫地產商釋放農地儲備,不是從整體城市規劃去看。」

早前本土研究社發佈過棕地研究,指出只要善用三分之一未有規劃的棕地,就可提供8.4萬伙鄉村式公屋;最近又發佈官地研究,發現全港有301公頃官地未善用 ,面積相等於1.7個粉嶺高爾夫球場,可興建約9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43個體育館,並提供12萬個安老服務名額。

陳劍青說,大自然本身有其面對災害的韌性。(資料圖片/江智騫攝)

應「節約用地」

另一邊廂,他指現時政府提出的土地短缺有不少是水份,「1,200公頃短缺中,只有200多公頃是房屋。」近年樓宇炒賣更成為常態,據《香港物業報告2018》,去年有逾4萬個空置私樓單位。「如果土地資源真的用於解決有需要的人,我們其實可較節約地應對土地需求——應是有多少需要就發展多少,而不是可以很瘋狂地繼續城市化,破壞那麼多自然空間。」他說:「事實上1公頃已可建一座容納1,000戶人的公營房屋,可住幾千人。」

他說現時政府到處覓地,背後思維是只強調「經濟上的韌性」,「談如何面對金融風暴,於是反過來有很多發展、找地,用不完都先儲起,卻破壞了郊野、農地,失去面對天災時既有的韌力。」

《2030+》說要創造容量增加土地儲備,是從經濟的邏輯去想,而沒考慮到會有愈來愈多像山竹這樣的颱風吹襲香港。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

據今年的立法會文件,環保署指2015年香港林地、灌叢及草地的溫室氣體總吸收量為46.1萬公噸,又指樹林能吸收及儲存大氣中的碳,對減緩氣候變化扮演一定角色,將按《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30+》擴展郊野及海岸公園。另一邊廂,郊野公園卻成為開發選項。

「選一個區破壞了它,再建低碳建築,這是否叫可持續發展?還是破壞了可持續地生活的狀態?」陳劍青指這是先破壞後防禦。(資料圖片/龔慧攝)

先破壞,再建出來的防禦力?

「而且很多時政府心中的防禦力是要建出來的,像新界東北,政府會推銷日後會建低碳建築,所以就叫環保。」他說。「政府也說搭高鐵比搭車環保,但挖那麼長隧道,影響上面那麼多自然環境、地下水,令新界有些村落因此無水耕作和養魚,這是否就叫環保?將環保放在工程上,這是思維上的謬誤。」

郊野、農地本身就是可維持城市韌力的東西,政府卻不從本身的資源去想,反而建很多工程,用很多公帑,甚至可能有地產上的利益輸送。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
環境局「香港氣候變化報告2015」指出,馬鞍山、沙田及大埔區都是易受風暴潮影響的地區,今次水浸的卻不止這幾區。(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未來發展想像:一屋一田

面對極端氣候,有人會提議建堤壩、蓄水池等工程,他說這些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每一個市民對緊急狀態的意識。」說的,除了是風前懂得清理淤塞的去水位,更是如何決定一個城市未來的發展。

像最近土地大辯論,他說與其選擇先破壞再防禦的方案,去開發農地,不如一開始就不破壞。即使要發展鄉郊,也可用影響最少的方式去做:「農地為何不可像以往一屋一田?也可復興一些鄉村經濟作業。」他說。「現時有3,000多公頃荒廢農地,有多少可釋放出來重新耕作、讓人住在附近可增加多少居住空間,都沒人想像過。」

當然很多人住得很慘,建納米樓已很多人買,(樓市高企令)他們沒空間去想像更好的城市應是如何,但其實這不是不可能。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

一屋一田,有環境、有經濟、有房屋,「這是可以思考的未來。」他說。「我們其實正身處極端氣候時代,如果我們有這意識,會更易去想城市發展的方向。」當中談的,或者不只是城市如何發展,而是自然環能否修復、全球暖化能否減緩,生活,能否繼續下去。

生活要繼續,但現時棕土卻零散地存在於鄉郊,污染各處河流。陳劍青指將棕地重置,就可釋放許多土地,農地也不需要犧牲。(資料圖片/梁鵬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