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補償效果成疑 新海岸公園恐報廢

撰文:吳志茵
出版:更新:
海岸公園保護區內限制船隻速度及捕魚活動,以保護海洋環境及海洋生物。圖為擬設立大嶼山西南海岸公園的附近水域範圍。(陳焯輝攝)

三跑與白海豚,兩者是否如一枚硬幣,公字兩面無法取之平衡?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指原來當初是「有得傾」。「如果單從白海豚生態角度看,初期我們並不反對三跑,而且還提供相應緩解方案,只是政府沒有理會。」

 

早在環評報告公佈前,洪家耀曾建議把現有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向南延伸至大澳、大嶼山西南海岸公園,以連結一整片大嶼山西邊水域,納入保護區,然後進一步將南邊的高速船航道往南移,保護區便可一直延伸至索罟群島海岸公園。在港珠澳大橋工程的蹂躪下,締造一片小天地,讓白海豚可以休養生息,抵禦三跑這項大型工程。

龍鼓水道船隻往來頻繁,三跑填海後會令水道變得更窄,令白海豚穿梭空間縮少。(陳焯輝攝)

洪家耀建議的保育區位置屬大嶼山西南水域,是白海豚近年經常出沒的地點,而且不在工程範圍內,選址合理。可是政府卻自有一套「獨特」見解,環評報告指,三跑需要填海約650公頃,為了補償工程導致的永久生境損失,建議設立面積約2,400公頃的新海岸公園,將計劃興建的大小磨刀海岸公園與現有的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連結起來。

 

用650公頃換2,400公頃,聽起來好像不錯,但洪家耀卻批評這個海岸公園選址荒謬。機場北面的龍鼓水道是高速船及貨櫃船往來之地帶,原本白海豚仍有空間往來穿梭於沙洲及龍鼓洲及大小磨刀洲一帶,但三跑填海後會收窄水道,令白海豚穿梭空間縮少。雖然環評報告指會限制船隻航行速度,但水道交通頻繁,足以對白海豚構成滋擾。另外,自港珠澳大橋工程開始以來,出現在大嶼山東北水域的白海豚數目已經愈來愈少。興建三跑後,預計白海豚不會再從沙洲及龍鼓洲前往大小磨刀洲;加上工程期間所帶來的污染,連帶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的水質亦受影響,預計7年工程結束後,擬建海岸公園的一帶生境恐怕已被摧毀致慘不忍睹,即是說環評報告建議的2,400公頃海岸公園基本上已是等同報廢。洪家耀愈說愈氣憤:「這樣對白海豚有幫助嗎?環評指新海岸公園要待工程完結才會興建,白海豚在工程期間又怎辦呢?」

早於2002年時政府已決定將大嶼山西南及索罟群島劃定為海岸公園,但直至去年才擬定初部建議邊界,最快要到2017年才完成指定法定程序。圖為擬建大嶼山西南海岸公園附近水域。(陳焯輝攝)

海岸公園保護區內限制船隻速度及捕魚活動,以保護海洋環境及海洋生物。港珠澳大橋及三跑工程分別需要填海150及650公頃,為了補償填海工程對海洋棲息地的損失,環評報告逐以海岸公園作補償措施,但要待工程完結後才落實,被批評是「先破壞,後建設」。

填海令白海豚的棲息地造成永久性的破壞,已經一去不返,如今海岸公園更是選址不當,補償措施又過於草率,歸根究底,政府以發展為大前題,補償措施淪為門面功夫。不知幾多年後,海岸公園保護區終於落成,到時白海豚已經不知去向了。

環評報告建議設立面積約2,400公頃的新海岸公園,將計劃興建的大小磨刀海岸公園與現有的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連結起來。(圖:機場三跑系統環評報告行政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