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放棄做運動員1】前羽毛球手開專頁寫放棄故事:運動非關成就
運動員踏上頒獎台的一刻,獎牌閃閃發亮,光芒四射令人目眩。只是,頒獎台地方淺窄,踏不上去的運動員其實更多,包括現於中大讀書的譚依然(Tanya)。她小學已練習羽毛球,偶像是謝杏芳,她曾夢想要學偶像去打世界賽。初學波已奪獎無數的她,卻很快意識到自己的體能局限,當職業羽毛球運動員注定「此路不通」;升中時她選擇了專心讀書,放棄羽毛球之夢。
後來,她成為了高材生,但「運動員」這身份認同卻始終放不下,於是她開了面書專頁「我沒成為職業運動員」,收集香港這些「前運動員」的故事。這些沒有踏上舞台的運動員,後來會如何呢?
攝影:高仲明
此文見街時,Tanya已身在美國,展開半年交換生的生活。Tanya在中大就讀環球商業學(Global Business Studies),此科出名難入而且前/錢途一片光明,但若果別人只記得她是GBUS「神科」高材生,她會感到失落,因為她最想別人記得的,是自己曾經是一個羽毛球運動員。
在Year 2這年,她修讀市場營銷名師徐緣執教的市場推廣課,其中一個功課是開面書專頁,題目要跟自己有關,Tanya立即想到「前運動員」這件事。「我沒成為職業運動員」專頁,收錄本地一些放棄成為職業運動員的人物故事,為香港的體育界寫下另類的一章。
「香港有好多人鍾意運動,但受生活所迫或某些人生決定的影響,令他們選擇行第二條路。運動對我來說,曾經是我人生好大的部份。放棄之後,雖然運動好似愈來愈遠,但我內心對運動仍然有一種執著。」19歲的Tanya,如此理解人生第一次最「嚴重」的放棄決定。
小學多次贏學界賽:開始輸唔起
Tanya生於運動世家,父親和小叔都打羽毛球,小叔是前香港羽毛球代表隊成員譚啟銓,2000年曾代表香港出戰悉尼奧運,退役後當上羽毛球教練。她7、8歲開始隨小叔學習,最初只當鍛鍊身體,後來愈打愈好,訓練也愈來愈密集,一星期三天放學後和暑假的所有時間,都全數奉獻給羽毛球。那時Tanya多度出戰小學學界分齡賽,「我屬於九西區,攞過九西區學界羽毛球冠軍同『最優秀球員』;個人賽都有打,單打亞軍、雙打季軍,(單打)冠軍係我拍檔,我係贏唔到佢嘅。」
對於贏過的羽毛球獎項,Tanya如數家珍,都是初學羽毛球幾年間的事。新星登場,早慧的她卻心知肚明:「我先天的力量與速度都不很好,但我會識諗點打策略,所以贏到佢哋。」當年的小學女生已懂得「無包袱」致勝之法:「為何贏到好多本身勁過我的人,不是實力特別好,而是我覺得打波係攞經驗,放自己好低,反而更能完全發揮自己。」
只是,當獎牌一個又一個累積,後來的她變得如對手那般,心理壓力愈來愈大,俗稱「輸唔起」。「開始將自己放得好高,好怕跌下來,唔夠放膽去試不同波路。」她開始不斷在學界大賽失手輸波。「羽毛球總會list我是比賽的三號、四號種籽,但我在頭幾場比賽就輸了,好瘀,慢慢就唔想打。」每次輸波,Tanya頓時在賽場哭成淚人,「明明唔應該輸,但心理上太緊張。如果我咁樣畀自己壓力,不如唔好打。我開始鍾意打波嘅原意唔係咁。」
獲邀轉名校打比賽:我讀到書可自己考
這一切,大人當然看在眼裡。「身邊的大人都睇得我好透,知道我根本不是打體能,到某個年紀會感覺到已經到頂。當然不會跟我講,但他們知道。」當教練的小叔一直鼓勵Tanya是讀書的材料,坦言做運動員是辛苦路。「可以代表香港打奧運的只有幾個,默默耕耘的人卻有廿幾三十人,他們往後都是用微薄的人工,靠信念去支持自己。做教練也是辛苦錢。」
體育不是一無是處的,尤其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下,它有考入名校的功能——Tanya早在小學時已看破這道理。因為羽毛球的成績,曾有小學名校邀請她轉校,「幫佢哋打羽毛球,便不用掛心升中的問題。」但Tanya心忖:「我感覺到自己打羽毛球成績滑落緊,但讀書不差,有信心自己考到學校,便拒絕了。」
據說本地傳統,九龍區學界羽毛球成績較港島區好。最終,Tanya考入港島區一間注重學業成績的中學名校,她就在這轉折點,淡出羽毛球界。「最後一次打大賽是升中一前的暑假,是個人賽,贏了第三之後就升中。」當年和她一同爭排名的女生,有的升讀九龍區的羽毛球名校,繼續在球場追夢,有的後來代表香港出戰亞運,「我意識到自己天份不在羽毛球,但讀書叻,為何不讀書?」
高材女生心事:再沒人知我打羽毛球
中學年代,Tanya為興趣打波,亦是校隊隊長,羽毛球仍在她的生活圈之中。升上大學後,她沒有加入大學校隊,「我太耐冇接受精英式訓練,跟唔上大學校隊嘅實力。」她開始意識到在大學的世界,再沒有人知道她打羽毛球。「因為我讀GBUS,人們的焦點是你讀『神科』,將來你會做好賺錢的職業,完全不會將我與體育掛鈎。」在她心中,這不是「人生勝利組」那類勵志故事,而是高材生的心事:「羽毛球對我來說是一件好重要的事。就算沒有突出的成績,但它一直是建立我身份認同好重要的元素。當大學再沒有人identify我是一個運動員,我就有一點不開心。」
體育一種信念,不是一個獲取成績、成就的工具。
這個Page開出之後,她寫過朋友圈中的排球、羽毛球、劍擊運動員的放棄故事,有為學業也有個人考慮,更有為家庭而放棄的成年人;有的甘於自己的人生選擇,也有坦言後悔。這些故事,讓Tanya看見體育帶給每一個運動員的成就與掙扎。
「希望人們看過這些故事,會明白體育不是工具。除了看見他們放棄背後的掙扎,也想帶出對體育的執著,不只全職運動員才有。體育是個人成長的要素,是支持我們move forward(前進)的一件事。」
沒人懂得寫的運動員「放棄」故事
要放棄理想誰人都可以,Tanya很理解這種共通的掙扎。「別說香港,世界各地的人都會有同樣的掙扎。只是香港樓價迫人,工作壓力更大而已。」她在這個page的banner寫上:「我放棄成為職業運動員,但我沒放棄體育。」她想對每一個「前運動員」說的是,就算不再是一個被看見的運動員,也不要放棄做自己喜歡的運動。
「當體育不再帶給你榮耀、成績、成就感,你要記住,體育曾經motivate過你行過一個又一個的關卡。到將來遇到任何困難,你都可以靠著這份信念,繼續行下去。這才是體育對一個人的最大意義。」
話說回頭,這份功課的確有為Tanya摘A,她得到的評語是:許多人只會寫成功運動員的故事,卻沒有人懂得寫那些最後沒有登上「舞台」的運動員故事。的確,誰能證明放棄是正確抑或錯誤的決定呢?「其實真係唔知。但我肯定自己放棄係啱,因為我不適合做職業運動員。」也許無關對錯得失,這些故事要寫的,其實是一個人為了認識自己,曾經走過的路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