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水上人】從漁船到遊船:西貢漁民轉型記

撰文:野外動向 HK Discovery
出版:更新:

馬木根(根叔)是我們野外動向的「御用船家」,所有西貢浮潛活動,以至今次我與一班拍攝和撰稿的好友到西貢外海的小島,也一定選擇乘坐由根叔掌舵的二十人船。回想約三、四十年前,根叔與很多糧船灣內以海為家的漁民一樣,主要以捕魚為生。那是要人力搖船揚帆出海的年代,但是魚量十分之多,因此雖然大海風大浪急,但也不愁生計。直至60年代末期開始有機械漁船,根叔與家人不需再耗用體力搖船,也可以到更遠的地方捕魚。

根叔位於大頭洲的魚排。(野外動向提供圖片)

根叔說以往是夏天出海,在七月更會圍網捕捉一些散春的魚種。當時所用的膠線網很易破洞,因此一些小魚便可以從缺口逃走,話雖如此,每次也可撈得百多斤魚。現在,大多數捕魚的人都用密度極高的三重網,就再沒有漏網之魚了。

由於冬天有大北風,不適合出海,因此根叔也會到內灣,例如斬竹灣一帶捉蟹和小魚等。冬天也是漁民子弟唯一可以上學讀書的時間,根叔曾在鹽田仔學校渡過四個冬天,計算起來也有兩年。後來,漁民更自發組織專船接送學生,因此根叔的子女也可以到崇真學校讀書。

最高峰的時間,西貢一共有八十戶漁民(現時約有三十戶),他們的子弟對讀書上學的需求十分殷切,因為大部份漁民都體會到出海捕魚除了辛苦,更不能改善下一代的生活,唯有上岸讀書找尋更理想的工作才是出路。好像根叔的子女都已經分別中學和大學畢業,而且在市區找到很好的工作。

70年代末期,漁民嘗試把捉回來的海魚種放在膠桶裏養殖,養大了才賣給西貢墟的海鮮海家。一些高價魚、石底魚例如石斑等,一籠重10至20斤,每斤可賣6至7元;當時一般漁民家庭的月入約3,000元。1983年,政府開始為魚排發牌。根叔在大頭洲及其他地點都有魚排,除了一些海魚,冬天的時候,根叔更會在夜晚捕魷魚種,然後放在魚排養殖。

現在根叔在夏天不再捕魚,只會在冬天捉點魷魚,但是不再飼養,原因是從90年代開始,西貢海水的質素變得很差,每當夏天颳起西南風時,便有黃泥水從東龍島方向流入西貢海。從那時開始,魚排內養的魚死亡率很高。另外,由於台灣和內地加入競爭,魚的賣出價亦愈來愈低。

現在,每年五至十月,海水變得很熱,魚排不再適合養魚。我從根叔在大頭洲的魚排上看見四周魚排都冷清清的,一些較早前轉營為娛樂閒釣的魚排幾乎沒有人氣(只有工作人員)。根叔向我指出附近海水污染的源頭——對岸滘西洲高爾夫球場的工程把大片泥土挖空了再重鋪上草坪,但是雨水把黃泥沖進內灣,嚴重污染魚排的水質。

80年代開始,漁民開始為遊客提供租船出海的服務,他們有些釣魚、游泳、到海島觀光及其他水上活動等,為根叔等漁民開闢了新的出路。

1981年,文叔上岸開設海鮮檔,漸漸於90年代發展成現時的「金輝海鮮菜館」。(野外動向提供圖片)

「西貢第一攞膽人」

與根叔從小認識的李金文(金文叔)也是漁民出身,70年代以前在西貢海一帶潛水捉帶子、海膽為生,他「西貢第一攞膽人」的稱號已有近五十年。1981年,文叔上岸開設海鮮檔,漸漸於90年代發展成現時的「金輝海鮮菜館」(上圖)。

從大頭洲回到西貢墟的時候,我們遇到嘉欣姨(金文叔太太)和大兒子在海上捕捉海膽。他們每天早上也會出海,除了保持自家菜館貨源新鮮,也要因應當天的需求決定捕捉數目。

以往金文叔天天下潛,但由於年紀漸大,便將工作交給大兒子,自己只有周末才會出海。漁民一般在每年十月至翌年四月於牛尾洲一帶潛水,但在不同的季節亦會到不同地方捕撈。由於海膽的生命周期為一年,因此他們亦會留意不同地方的生物的成長,未成熟的不會捕捉。潛水會遇到各種危機,除了水漲令海水變得混濁,有些地方長滿海草會構成危險,尤其是捕捉海膽,一不小心就會被刺傷。

金文叔捕捉的西貢海膽。(野外動向提供圖片)

問到生意情況,金文叔指1992至1996年香港最為豐碩,酒家的生意亦都最好。近年雖然內地遊客增多,但是大部份被澳門或大嶼山一帶吸納,西貢的酒家卻沒太大得益。相比起去年同期,「金輝」的生意也下跌大約三成。

「轉型」的西貢漁民子弟

西貢遊艇協會主席兼智昇遊艇有限公司創辦人張溢良先生是最成功「轉型」的西貢漁民子弟,於1989年成立自己的公司後,張先生從漁民轉為商家,近年,他又把心力投放於西貢的社區事務中。除了為水上人,也為從各地到西貢的遊客謀福利。雖然不再從事捕漁業已久,但他所傳承的卻是父親和整個漁業界一直沒有改變的希望——改善生活。

西貢遊艇協會主席兼智昇遊艇有限公司創辦人——張溢良先生(野外動向提供圖片)

回憶小時候的海上生活,張先生說水上人的生活沒有選擇,包括基本維持生命的食水和食物都十分有限,兒時沒有什麼特別的玩意,但生活卻最接近大自然。身為大兒子,他三歲已開始照顧兄弟姐妹,直至現在也是。作為家中重要的勞動力,張先生每天都要出海,於十一歲才入讀西貢漁民子弟學校,成為第一屆學生。可是由於夏天是捕魚旺季,所以他只讀了三個冬天便選擇輟學。這亦是水上人的困難,由於缺乏學習機會,因而失去改善生活條件的機會。張先生的父親是漁民互助委員會的會員,他很早已經明白漁民代表在社區十分重要,受父親影響,張先生認為了解社區的生活模式對融合和發展社會有很大幫助。

漁民捕魚的時候,要與魚鬥智鬥力,而張先生認為人天生就有覓食能力。他的親戚朋友陸續離開漁業,轉而到岸上的建築地盤、工廠等地方謀生。他自己於二十歲考獲船長執照後,曾駕駛遊艇多年,直至於台灣認識船廠負責人,及後取得對方於香港的業務推廣工作,遂一手創立智昇遊艇。

開始的時候,自問既沒有學歷又沒有經驗的張先生,卻憑着不斷學習和不同船廠和客戶溝通,成功建立一番事業。現時,他更把累積的人際關係經驗應用於社會服務上,成為西貢漁民和遊艇的代表,以及與政府及各個組織聯繫的橋樑。

面對大部份西貢漁民的轉型,張先生亦有感漁獲大幅減少的問題,原因有很多,包括海水污染、捕魚方法、魚類棲息地被破壞等等。他認為有需要好好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但時移世易,現時大部份漁民亦以不同的方法為生,因此他提出有必要將魚類資源和旅遊業結合,同時理解和體諒市民的基本需求,尋找可行及可持續的發展方法。

漁民的生活緊扣大海,但他們在風浪改變中仍然能夠站穩着腳,乃因懂得順應大自然的轉變而改變。以往漁民在夏天賺生活,現在也是,做船家的為弄潮兒提供遊船服務、經營酒家的希望暑假的本地旅客會帶來機遇。不過,根叔一輩的漁民文化傳承,可能只有那麼一點點的口述歷史遺留下來,而這三位同一代的漁民,早已各自尋找到不同以往的生活方式。

【文章轉載自「野外動向 HK Discovery」,原文:西貢‧香港後花園 – 漁家的自然之道

諗唔到行山行去邊?就要下載 Hiking Guide App!Made in HK 嘅 Hiking Guide App 收錄接近200條香港遠足路線,更加入大量生態物種圖片及資訊內容在地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