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情侶嘆:死慳死抵供完樓,又幫仔女諗點上車,真係值得?
有沒有想過你們將來的家是怎麼樣?記者問。Tommy以一貫溫柔的聲線說:「開放式廚房啦」,女友Edith立即瞪大眼睛說:「 唔好啦,好大油煙㗎!」Tommy回應:「但慳位好多喎!咿家居屋都要10,000蚊呎,冇咗幅牆間屋大好多。」
這對20來歲的小情侶打算兩年後結婚,二人從事市場推廣,月薪湊起來也不過是三萬多,幾乎每日都OT到八、九點鐘,lunch食碗50幾蚊的叻沙麵都覺得罪疚。如果要「上車」,幸運地抽到居屋,買到四、五百萬的單位,誇張點說,除起來,二人也至少要不吃不喝17年。
Tommy嘆道:「抽居屋同買六合彩一樣之嘛,過去兩次我都有申請(也落空)。而家連公屋都炒到咁貴,買得起私樓,邊個想住公屋?當全世界(香港人)都覺得公屋正過私樓咁多,就知道住屋問題有幾嚴重。」
國際調查機構Demographia發表題為《14th Annual Demographia International Housing Affordability Survey》報告,指香港的樓價對入息比率為19.4倍,即是香港人不吃不喝19.4年才能買得起一個住宅單位。參考市價打折的居屋亦愈來愈貴。房委會於3月29日至4月11日接受新一期居屋申請,共推售4,431個居屋單位,包括位於長沙灣、啟德以及東涌等地區,沿用市值七折定價。今期居屋部分單位呎價高逾一萬元,一些單位售價更破紀錄地高達600萬元以上。
差餉物業估價署上月公布,截至2018年1月的樓價指數連續第22個月上升至357.5點,再創歷史新高。
28歲的Tommy和26歲的Edith在同一公司從事marketing,因為喜歡玩《三國無雙》而變得熟絡。Tommy喜歡Edith的「男仔頭」性格,不會太姿整;Edith則欣賞男友細心體貼,是同事心目中的暖男。二人雖然拍拖短短半年,但很快已經一起計劃將來。
OT是常識吧
Edith從中學時期,已經嚮往搬出來獨立生活,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從前也會留意租盤,反而投身社會後就打消念頭,她說:「因為人愈大愈了解社會環境,租都萬幾蚊,管理費加水電費一定唔止,份糧都差不多用哂,諗都唔使諗。」
Tommy形容自己算幸運,組內有「位」讓他晉升(因為有很多公司的職位,未必是將員工的年資與表現掛鈎,而是以headcount計算員工的晉升機會)。他現為assistant manager(助理/副經理),上星期平均九時多才下班,工資也不過是二萬出頭。Edith說:「我好啲嘅……」有多好?原來是接近9時收工就算不錯,月入一萬多,她嘆氣道:「都睇化咗……」不過Tommy的想法還是挺積極的,「我覺得肯努力,老細又睇到就覺得OT得有價值,也會期望30歲時人工有30K以上。」
二人自言不算「大洗」,連lunch吃個50幾蚊一碗麵,Edith都形容自己嘴刁,記者驚訝,50幾蚊吃一個麵,以現在的物價算差不多了吧,她搖頭說:「有同事可以食得再平啲。咁唔係淨係食lunch嘛,放工放咁晏,好多時要喺出面食埋夜晚,夾埋就百幾蚊。」
逾三成已婚青年與父母同住
據統計處公布的2016年人口普查青年數據,15至24歲的青年收入中位數為10,750元,較5年前增逾34%,跑贏通脹升幅(19%),卻遠遠跑輸樓價(52%)。以約一萬元月薪維持生活,就算夠食夠睇戲,都難以儲到錢「上車」。
人口普查青年數據亦顯示,達九成四青年仍然與父母同住,10年間水平相約。
統計處數據顯示,逾半數已婚青年與配偶及子女同住,但有逾5,100名(32.5%)已婚青年並無與另一半同住,而要與父母同住;連同272名獨居已婚青年,平均每三個已婚青年就有一個不與配偶同住。
Tommy在九龍灣長大,理想是在當區買樓,與Edith婚後享受二人世界,「大概預500萬吧,不過也不知道兩年後樓價是怎樣。」樓價多年高企,租屋等於幫人供樓,在寸金尺土的香港做隻「無殼蝸牛」,老來的生活又欠保障,令不少港人甘願為當樓奴勞碌一生。
這對小情侶已經看化了香港這種怪象,活在這個要用一生勞力換取居住尊嚴的城市,Tommy沒所謂地說:「買樓之後,去少幾次旅行囉,間唔中先食吓貴嘢,返工多啲帶飯囉。不過我哋其實多數都係食譚仔、南記……」
生育率下降皆因環境差?
據CIA去年的「世界概況(World Factbook)」調查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224個國家的總和生育率(TFR)(即婦女一生中生育子女的總數),香港排名第四低。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香港的總和生育率由1986年的每千名女性相對1,367個活產嬰兒,下跌至2016年的1,205個。統計處的人口推算報告指出,人口老化情況在未來20年亦最為急速,65歲以上長者將會增加超過1倍。
這對計劃結婚的小情侶也希望生兒育女組織家庭,但不是沒有猶疑,為什麼?
生仔=在痛苦中輪迴?
一想到政治、住屋、教育等議題就讓他們卻步。Tommy說:「樓價好高,如果我上到車,死慳死抵供完之後,又要幫仔女諗點上車,沒完沒了,大家都不斷痛苦地經歷這種循環,係咪真係值得?」
至於教育議題,二人齊嘆道,現在學鋼琴像常識,人人都要識,連豎琴都嫌唔夠特別。Edith自言一定會是個虎媽,想將最好的留給子女,讓他/她起碼能贏在起跑線;Tommy則皺起眉頭說:「個個都話贏在起跑線,望住佢哋死谷好辛苦,但唔幫佢哋喺起跑線贏人哋,將來可能仲辛苦,感覺企喺兩難位置,到底要畀多啲自由佢發揮,定好似其他家長咁,不停催谷佢學呢樣𠴱樣,呢啲都令我考慮生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