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交23年密友 揭開眼罩重遇 繼續仇恨還是重新開始?

撰文:梁雅懿
出版:更新:

「女人遇上女人」是一個讓不同女性有機會相遇、感受和表達的空間。讓我們重新去認識自己的寶貴,同時也分享給世界。要找出女性的真義,唯有毫不吝嗇地去分享和發放我們的生命。

十二歲時,潘浩章和陳欣妮是形影不離的密友。十多年後,因一點誤會,她們斷絕友誼,至今已有23年沒有見面。作為她們的共同好友,當時不知她們分手的來由,至今再提問, 她們倆也有自己對事情的猜測,但從來也無跟對方表達。23年後,潘浩章和陳欣妮經我於「女人遇上女人」的邀請重遇。

當天她們並不知道相遇的會是對方(被邀者只知道她們會相遇另一位認識或陌生的女性,於帶上眼罩的狀態下相遇)。但她們分別爽快地接受我的邀請時, 除了對我的信任外,也證明了在某程度上對自己和這件事情更加深的接受。每一段和別人的關係,若我們願意去打開心扉,也是自我成長的門。而作為女人,她們的故事又能啟發我們多少?

(攝影:Lit Ma)

友誼原來是不能向外尋找的,而是要學懂怎樣處理自己。
陳欣妮 全職母親

小時候因為缺乏家庭穩固的支持,長大後渴望於外尋獲這份安全感。當時我不成熟,只懂顧及自己,不懂體量別人。我跟潘浩章是在合唱團認識的,因為大家都沒大人管便經常一起玩,不是日日見也一星期見3、4次。潘性格外向,而我性格內向,像一凹一凸, 相對很夾。我性格較屬倚賴,而她又似乎很懂照顧人,所以我當時依附她為密友。在我心目中,潘一直是人群的中心人物, 她有很多朋友,而當時我沒有顧及她的感受,朋友來結識她時又多了個我,可能她並不太喜歡。其後我從別處聽來很多閒言閒語, 只覺得聽到別人說的話感到很受傷,所以便斷絕了這段友誼。

我很感激這次和潘重遇的機會。因為我知道自己成長了。曾經令我很傷痛的斷絕 (陳和潘也形容像失戀般),我以為重遇她還會憤怒,但我沒有。其實每人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學會了接受。這次之後,我覺得潘和我的關係已complete (圓滿)了,像是重遇一位曾認識的人, 會禮貌打招呼然後道別。圓滿了就是沒有仇恨,什麼也沒有。

對我而言,朋友有屬知心的,就是什麼也會說的,過時過節一定會見的。有些朋友並不常見,但見面時會有關懷的,卻完全無金錢或時間上的需求。有些朋友就是曾經認識,在街上會打招呼,但未必會約出街食飯。我相信很多人也會是這樣。

經過這次「女人遇上女人」,我更加反省到每段關係都應存有空間,無論是朋友或夫妻。而因兩、三年前,我開始處理自己的情緒和經常對生活上緊張,我對朋友的關係也放鬆了。現在我也有一個很好的朋友,自己也不會像以前般這麼情感起伏。

我發現,友誼原來是不能向外尋找的,而是要學懂怎樣處理自己。因為人是會變的,若將快樂倚賴於外在,只會不快樂。

陳欣妮(左)與潘浩章(右)因誤會而斷絕友誼,23年沒有聯絡的兩人,今天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再次碰面。
「友誼是一份互相經歷、 接受和明白自己和他人的機會。」
潘浩章 餐廳負責人

我戴上眼罩時,助理們問了我數遍:「你緊張嗎?」我說:「不緊張。」但只是那一刻我才開始靜下來,便問自己到底我會遇到誰會緊張呢?親人?明星?我從來沒有想過會是陳欣妮。所以當我們除下眼罩時看見她,我第一刻真的有驚訝,但接下來就是平淡。沒有見這麼久,我們又並非有什麼血海深仇,所以不會有怨恨,沒有開心或不開心。

其實我不太記得當時發生什麼事。好像是一場和其他人之間的誤會而和陳產生了摩擦,後來我也是從其他朋友處聽到更多,才了解為何她會有如此反應。但作為她的好友,當時我並不認為這會導致我們的友誼化解,我們認識多年,何為這樣的事情而損害我們的友誼?但可能她沒有同感;更何況我也不會因為別人的不喜歡而改變自己。誤會發生後,我們有找過她,但她卻似乎決意不被找到,把電話、call機號碼全部更改,銷聲匿跡。

我們之間的交往當其時是真心的,大家這麼多年朋友而被誤解,我當然有些生氣。但我不喜歡惱人,因為惱人很辛苦,又要不跟你說話,又要避開你。始終我們也共同走過一些路,但若朋友不互相珍惜,也毋須去太介懷。

到底誤會後我倆有沒有坐下來傾談過這件事,我真的全無記憶。有人說不快樂的時候,我們會自動忘記,不知是否因為這樣。

我會誠實地說陳欣妮曾是我生命中一位重要的人。我不知將來的事,會否一天想再見,我會隨心而行。女性的友誼是一份感覺,最好的朋友也未必一定要經常見面。友誼是一份互相經歷、接受和明白自己和他人的機會。女性天生敏感,去處理、面對和表達所感受到的是一生的功課。而人生裏的關係,何嘗不是給予自己和別人空間去活和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