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比黑鏡更血腥扭曲:用錯愛的方式可殺人

撰文:許芷婷
出版:更新: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有人說是台灣版的《黑鏡》,那科幻元素確是有點相似,但那裏頭的故事,卻完全是兩碼子的事,比《黑鏡》血淋淋得多,又真實得多。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劇照)

《黑鏡》諷刺的,是社會上「變態」的大小事,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就只專注在父母與孩子關係的扭曲、精神上的爆力。一連五集單元劇,分別是五個各不相干,但又指向同一主題的故事。筆者一看便愛上了,那些鏡頭與音樂,絕對不輸正在上映的電影。雖然如此,我不建議大家如平常「追劇」般一集接一集地看下去,因為實在太沉重。更重要的是,裏頭的故事,似曾相識,你知道它們多少有點真實。

(內含劇透,逃生門在此)

用錯了愛的方式可以殺死人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劇照)

自殺,這是劇集給我的震撼,也是給各位「大人」的人個警惕。不論是《媽媽的遙控器》、《茉莉的最後一天》、《孔雀》,還是《必須過動》當中都不乏自殺的情節,難道本着愛的名義,就做甚麼都可以?

《媽媽的遙控器》與《茉莉的最後一天》是筆者最愛的兩個故事。前者的媽媽買了能控制兒子時間的搖控器,只要兒子稍不聽話或功課落後,她便把一天不斷重複,兒子由開初的開朗天真,到後來愈來愈絕望,便不斷尋死。死不了,又再來一遍,又再來一遍。後者則是更震憾,只因劇集甫一開始不到十分鐘,高材生女兒便從露台跳下去了。媽媽向人堅稱是她不小心跌下去的,還找來機器讀取死去女兒的回憶,到底女兒為何自殺?結局不難想像。

本着愛的名義,可以做多少錯的事呢?我們平日說愛,多是情人之愛。但別忘了,我們每個人的第一個情人都是自己的父母親。虧待了男女朋友,大不了重新振作,另覓愛侶;但父母孩子不能選,「錯愛」、傷害了,又可以如何呢?自殺固不能解決問題,但這兒說的是一個沉重的教訓,若不顧孩子的感受,壓把自己想要的未來塞給孩子,那樣的愛只會有一個下場,就是死,不管是心死還是身死。

+4

在成長中,我們追的不是標籤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劇照)

看着看着,我一直在思考,學校是學習的地方,但到底我們學了甚麼呢?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五個故事,都是以十多歲的中學生來作主角,都是被家長逼迫要名列前芧,不然便甚麼都不是。劇集中的故事極為真實,家族中的孩子不是來關心和愛錫的,而是用來比較。成績好、分數好、考到好學校便光宗耀祖,反之便是令家族蒙羞。在家中如是,對陌生人如是。因為很多人還迷信:「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就似《貓的孩子》中的男生,為了成績可以殺貓,也可以殺人;《孔雀》中的女生為了金錢可以換走雙眼。情節是假的,那扭曲的價值觀卻是真的。倚一紙學歷或金錢來定義自己的人,終究一生也只會是追不完的標籤。

筆者憶記從前在傳統女校讀書,也是日日埋頭苦幹,只捉緊信念:「考進大學便是過海神仙」,家母見我時時伏在案頭累極睡着,她只一句:「盡了力便好。」原來這句救了我,考得好與不好,就似日後人生路上的成敗,既然不能自已,當然是「盡了力便好了。」這信念千金不換,不正正是成長中要學的事嗎?

【港姐】向海嵐離開TVB為尋找自我:試過四個月在家投閒置散!

【100種女生】辭去空姐教瑜伽、跟機師丈夫離婚:我要完全做自己

太「乖」是虧待了自己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劇照)

在五個故事中,大多的主角都是「乖」的,本着對家人的愛。但若人生的前半都在做自己討厭的事,不然便是不孝,那其實是極大的精神虐待。

《媽媽的遙控器》中的兒子因為「乖」而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那個她,最後用「自殺」來反抗,在媽媽的計劃下長大,成了媽媽眼中的「成功人士」。在劇集尾聲,他回到年少時與她相遇的那個下午,故事便在這兒打住。筆者解讀,是他花了半生終於奪回自己的主導權。在故事中、小說中有這樣的搖控器,那現實又如何?錯過了便回不去了。

筆者還未有幸為人母親,但我卻相信同名小說《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靈感來源都是血淋淋、活生生的例子,是成長的反思,也是每位父母親,或想過為人父母的人都應該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