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你非不快樂】林夕「佛系」處世之道:上善若水、柔弱勝剛強

撰文:許芷婷
出版:更新:

這陣子,人人都自稱是「佛系」,網絡上充斥佛系改圖,彷彿甚麼都不做,成就便自然來,但真正的「佛系」處世之道,真的是如此嗎?
原本有機會拜訪林夕,可惜最後夢想落空。
做不成記者,便安心做個讀者。極力推介大家看看林夕的《原來你非不快樂》,數十篇的散文非常「易入口」,以下都是個人在閱讀時的一些得着,雞精中的雞精,但若你有疑難困惑,或許也能像筆者般「斷章取義」地找答案。

雖然還未夠「道行」看《金剛經》,但說到「佛系」的文字,第一時間便想到林夕。未能成功訪問林夕,本來甚覺可惜,但念頭一轉,若真的喜歡他的字,又怎會為此失落呢?還是看書比較自在,何時拿起,何時放下,都隨心所欲。他填的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兒反想說說他寫的散文,脫離了音符,化作家常談話的文字,一樣鏗鏘。

(《剛剛好》MV截圖)

原來你非不快樂:快樂不如安樂

林夕說:「我寫過最悲傷的歌詞是『原來我非不快樂,只我一人未發覺』。」最可怕的莫如眾人都認為你應該快樂,卻只有自己一個不覺得。那快樂又有甚麼意義呢?只是多年後,他回想起那次東京之旅,可以快樂,也可以不快樂,且看自己怎樣看。

原來我非不快樂,只我一人未發覺 。
《再見二丁目》

風景轉變,我們縱不能改變,在職場上如是,在情場上亦是一樣。但其實,它們本來是沒有悲喜的,是喜是憂,在於自己,在於「我」。

說到「我」,我又記得書中有一文不得不說,就是《忘我則柔》。我們會生氣,會不忿,原來也是只因一個「我」。工作上,或許你會想:「他是何許人,怎有資格罵我?」;愛情上,你總是心有不甘:「他憑甚麼這樣對我?」林夕說,最最應該問,是:「『我』又是誰?」答案是,我不過是人。大家「平起平坐」,旁人為何不能這樣做?可以罵、可以打,但那是他人的事,放不放在心上抑鬱,則是自己的事。

好一句「忘我則柔」。

「我」是怎樣,一如陳亦迅的歌《太陽照常升起》,原來來自老子一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下沒有仁、沒有不仁,人無需甘心不甘心,不過跟萬物一樣的東西罷了。在林夕看來,最高境界,並不是時時快樂,而是安樂的心。所謂快樂,其實也是欲望得到滿足。有多快樂,失去了便有多不快樂。因此,林夕說:「快樂不如安樂。」

(《剛剛好》MV截圖)

做人要如水:柔弱勝剛強

說畢情緒上的喜怒哀樂,那處世又如何?我近來一直在思考一個難題,就是:「該如何做人?剛強好還是柔弱好?」而這書剛好給了我一個回答。

常言道強闖少不免逆流,人柔弱似水卻可以載舟。
《常言道》

聽不少人說,做人柔弱太「蝕底」。但我卻堅信,「剛強」只能爭一時之氣,而柔弱卻能最後勝利,至少能保存自己,當中實蘊含大智慧,特別在這個甚麼都要進取的世代。因此林夕看《退步集》,處世之道是「上善若水」,水向低流,看了着實寬心。

書中寫道:「水翻起後變回原狀,對任何人都沒有威脅性,沒有人可以捉住水,水卻是順着勢而流動,去到哪裡是哪裡。」

這處世之道,也是「生存之道」。要知道,想不通、壓抑在心頭也會壓死的。天天做人如上戰場,可有多累?自問抵不住天天當個士兵,就做知難而退的水。畢竟,向前死衝難衝只需要一股傻勁,在適當的時候退下來卻是需要大智慧。

【我談的那場戀愛】解構愛情哲學:能不能用智慧令戀愛不苦?

【女生讀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要做誘人的紅,還是聖潔的白?

(vcg圖片)

感情、理財:足夠,便足以忘記

工作數年,不快樂的時間比較多,時時回想:我達到夢想了沒有?我有沒有成為了自己最不想成為的那種人?

誰都很想富有,誰都不必富有。
《大傻》
(《夢中人》MV截圖)

成功的定義,不管是十年前這書出版的時候,還是現在,那狹隘從沒改變。要高薪厚職,「舒適」生活人人倒模一樣:買了金錶買紅酒,買車再買樓。那自己想要甚麼?那追不到便注定不快樂嗎?

我喜歡林夕說錢的腔調,沒有高高在上把錢看低,當然也沒有把錢看成是關鍵。畢竟,生活、愛情如是,不能沒有錢。

那我們究竟要怎樣的生活?其中一段是這樣的:「最近認識一個朋友,做到很高的職位了,但沒有興趣理財。一直只是租樓住,卻已足夠附庸風雅,在天台種睡蓮,養芒果樹,愛看書,而書與睡蓮,花得了多少錢?這就是足以忘記錢的榜樣了。」金錢如是,愛情亦是如是,當你老是猜疑對方愛你不夠深,其實在「足夠」的愛情當中,誰還要明白甚麼是愛呢?

做不成記者,便安心做個讀者。以上都是個人在閱讀時的一些得着,是雞精中的雞精。若大家想要「原汁原味」的,極力推介大家看看林夕的《原來你非不快樂》,數十篇的散文非常「易入口」,若你有甚麼疑難困惑,或許也能像筆者般「斷章取義」地找答案呢。

除了散文,林夕又有哪些詞令你揪心卻有共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