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拖延症】越墜落越快樂?拖得就拖的癥結原來是……

撰文:許芷婷
出版:更新:

由小到大都對半夜和日出的感受都很深。深宵時分,久不久會有一兩輛車在馬路上駛過,「咻」的一聲,接著便是無間斷滴答滴答的鐘聲,然後天空泛起一片深藍色。我不是特別浪漫,也沒有失眠,我是多麼想念我的床鋪,只是我常常不知不覺便把工作拖到最後一刻,「通宵」便是王牌。若你也跟我一樣有「拖延症」,這樣的夜晚你應該不陌生。

一想到要做的事,必定「拖得就拖」。(《青春,半生不熟》劇照)

常常身體一出現毛病,上網搜查結果往往都出人意表,不是奇難雜症,便是快要死了。不用擔心,嚴格來說「拖延」不是病,它可以是某些精神病的病徵,如令你失去動力因此「拖得就拖」,但也可以是性格一部份,我們不必急於就醫。我一直都沒想過要解決這問題,有時還甚至因為自己可以一晚「通宵」完成別人兩三天的工作而「自我感覺良好」,直到我看到網絡作家兼「志同道合」 Tim Urban的文章,便發現有些事情不是幾晚不眠不休便能補救的。

拖延症的大腦發生甚麼事?原來是「享樂馬騮」作怪

要解決拖延症,便要先捉到罪魁禍首。根據Tim 的「腦內掃描」,拖延的人腦內是多了一隻「享樂馬騮」。這只馬騮是及時行樂的表表者,它沒有過去未來,只有當下。有沒有發現當我們工作時,一切工作可以外的事物都顯得份外吸引?我還記得會考期間,我特別喜歡餵魚和站在魚缸前欣賞牠們的泳姿。不考試我也不知道自已原來那麼喜歡家中的魚,現在才知原來是「享樂馬騮」作怪。

有拖延習慣的人腦内都住了「享樂馬騮」。(這出自Tim的手筆,蛓於他的個人網誌 "Wait But why")

每每理智告訴我們是時候工作時,這只馬騮便會搶過控制,帶領我們走到「暗黑樂園」,那可能是「煲劇」,可以是無數的facebook貼文等等,總之就是工作以外的所有事。但在這「暗黑樂園」感覺像是偷情,總是混雜著不安與罪疚感,卻令人留連忘返。

「暗黑樂園」就是所有工作以外的事。(Wait But Why)

你越墜落越快樂,死線卻會逼使救星出現,那就是Panic Monster「淆底獸」,把「享樂馬騮」 嚇走。「死線戰士」(Deadline fighter) 於是誕生,通宵工作,不計質素,只求完成,讓一眾拖延的人能夠順利畢業,或「保住飯碗」。

「淆底獸」會把「享樂馬騮」 嚇走。(Wait But Why)

當然Tim 說的只是比喻,但也足以淺白的解釋究竟是甚麼讓我們「一拖再拖」,最後卻能頑強生還。

拖延可使你恨錯難返

Tom Urban 獲TED邀請演講,分享他如何克服「拖延」這習慣。

只要「死線」逼近,便會有救星出現,那還為甚麼需要改變「拖延」這習慣呢?原來最恐怖的是,那些看不見或不明確的「死線」。我向來討厭教人盲目正面的文章,中學拼搏時期最愛李天命的一句,大意是:「不要逃避問題。這僅限於那些逃避了會有嚴重後果的問題,至於那些無傷大雅的,為何不逃避。」我覺得拖延也是如此,要面對的是那些看不見的「死線」。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若以香港人平均壽命八十多歲作參考,今年二十五歲的我原來已經過了超過四份一的人生,夢想要做的事做了沒有?還是還在躊躇不定?有沒有要說還沒說的話要跟誰人說?還是覺得可以拖多一陣子?而這條「死線」是人人都有的,包括父母。從前當空姐,縱然有多忙和嘴上埋怨一邊上學一邊上班有多累,還是會趁長途機後的三四天空檔,和媽媽去旅行,一下機回到香港國際機場便又登上到別處的飛機,因為我們時間很少,想帶她看的卻很多。

錯過了「死線」,不會有老師或上司罵你指責你,留下的卻是永遠的遺憾,像扎在指頭的一根針。

對付拖延?只需踏出第一步

草草完成眼前的功課或工作,相比起畢生遺憾都是小事。教人如何不再拖延的文章有很多,訂立目標、詳細計劃和避開令自己分心的事都是老生常談。這些我就不多說,值得分享的是Tim談到他如何改善拖延,原來始於心底足下。打從心底裏,必須相信所有都是自己的選擇,「拖延」並非逼不得已,亦非身不由己;而只要肯踏出第一步,著手養成習慣,便會發現沒有想像中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