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男設計師靠改造蝸居奪國際大獎 最細僅70呎 398呎單位裝電梯

撰文:一条
出版:更新:

60歲的梅姐,退休後喜遷新居。雖只有19m²(約204平方呎),卻能輕鬆住下自己、姐姐和女兒三人,還可以請朋友來搓麻將……90後夫婦Claire和David結婚5年,終於買下第一套房。他們在37m²(約398平方呎)小公寓裡裝電梯,家裡能一邊辦9人聚會,一邊還有私密空間可以獨處……

編輯:朱玉茹(一条)

香港80後林揆沛(Patrick Lam),是這兩套住宅的設計師。7年來,他專注研究極小戶型,已經做了50多套改造,最小的只有約6.5m²(約70平方呎)。

2020年,他創立的事務所成為香港第一個拿下Dezeen設計大獎的事務所。7月底,一条在香港見到了林揆沛,和他聊了聊小戶型極致改造的秘密,生活的舒適,如何不被面積所困。

398呎單位一分為二還能裝電梯 點圖放大看看林揆沛的蝸居改造作品精選:

+49

「面積再大,沒有舒服的感覺也不是家」

「酷熱」預警的7月末,我們來到香港。烈日當空,人群湧動的街頭上卻不見一頂太陽傘。好奇之下詢問當地人,對方答:「(香港)地方太擠,你一打傘就打到旁邊人,乾脆大家都不打咯。」再往前走,路過一家房產中介。密密麻麻的宣傳單中最便宜的,是近油尖旺一間建築面積41m²(約441平方呎)的老破小,售價近400萬港幣。「這差不多是香港的平均水平。香港是出名的地小人多,地價很貴的。」建築師林揆沛告訴我們。

他自小就住在香港的舊唐樓裡,對狹窄而昂貴的居住空間並不陌生。 「我們家200多呎,隔了5個房間,爸爸住一間,媽媽跟我還有哥哥住一間方便照顧。我都沒有床睡的,就掛一塊布吊在床上,我睡在布上。」「客廳也非常小,基本你躺下就沒有空間了,面前就是五個門(兩個房間、廚房、廁所、大門)對著你。這是很典型的一個香港式戶型,我們笑稱是『五鬼拍門』。」

在香港中文大學讀了建築和藝術雙專業後,林揆沛開始專門研究極小戶型。 2017年至今,已經完成了50多套改造項目,最小的只有約6.5m²,平均都是18.5-65m²。找到他做改造的有結婚多年才買下第一套房的小夫妻,父、子、孫三代住一個小房子的大家族,剛畢業沒錢、和一群同齡人合租的年輕人……

【延伸閱讀】IKEA親自示範平價改造法 百呎納米樓變型格公寓 藏大量收納空間(點圖放大瀏覽):

+26

項目做得越多,他越發意識到小戶型設計背後隱藏著的更大的社會問題:房價飛漲年輕人買房難,跨代共居的矛盾與隱私……「它不僅是在香港,在上海、紐約、東京等等很多城市都越來越嚴重,其實是整個世界性的現象。我做的雖然只是一個個小家的改造,其實是希望能提供一些可能的解決思路。」

我們跟隨林揆沛前往剛完工的新項目。屋主是60歲的梅姐,住了一輩子的老唐樓,退休後終於搬進新房。雖然只有19m²,還要與姐姐、女兒同住,但見了林揆沛的設計後,梅姐臉上立刻笑開了花。「地方雖然小,但是設計得沒有浪費一個角落,什麼都有。一進家門,就覺得好漂亮、舒服、開心,陽光滿屋。其實你還想要什麼呢?」梅姐向我們感嘆。「面積再大,沒有舒服的感覺也不是家。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覺得很滿足。」

以下是林揆沛的自述。

給小空間一個彈性:398呎裝電梯,還能9人聚會

我們生活的需求,其實是隨著時間在不斷改變的。單身、有伴侶、有孩子,不同的人生階段,甚至就是每天的不同時間,可能都會有不同的需求。通常來找我的人,他們本身房子不大,但是想滿足的需求又很多。如何給小空間一個彈性,讓同一個空間可以變換出不同的模式和可能性,是改造的重點。一個很巧妙的方法,是加入活動的配件。

「靜觀連廊」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屋主是90後夫妻Claire和David,結婚5年一直租房住,這是買的第一套房子。Claire是做藝術和設計工作的,朋友比較多很活潑。 David做IT工作,更宅一點。他們就希望家裡既可以請朋友來聚會、活動,同時也要有比較私密的空間可以不被打擾。香港人其實很少會帶朋友回家,一方面是家裡小坐不下,另一方面是儲物空間不夠,很多雜物都只能堆在外面,不好意思被外人看到。這兩個問題在原戶型中同樣存在。

90後夫妻的第一套房:398呎單位裝電梯,能9人聚會(一条授權使用)

房子本身只有37m²(約398平方呎),被隔成了3塊,每個房間都很小且窄,但是樓頂很高,有3米3。利用這個優勢,我們把原來的隔牆都拆掉,加了一個可拆卸的平台,把兩房變成了上下兩層。相當於多了一倍的面積,採光和通風也比原來好很多。下層有1米8的高度,剛好夠一個人走過去。一半面積是生活區,一張沙發和長桌椅,就能完全滿足夫妻倆看電視、吃飯等日常需求。另一半面積是活動區,沒有放置家具,方便女生練瑜伽。男生則利用平台的鋼架結構做了一個吊床,可以躺著看書,好像度假的感覺。下雨的時候,這一塊也可以用來晾曬衣服。

上層就相當於是臥室,利用圍欄做了一個睡前的工作台,也可以同時看到下面的電視。活動的電樓梯,給了他們一個選擇的權利。電梯收起來,兩個區域就完全獨立開來、互不打擾,底下請5-7個朋友來聚會都完全沒問題。睡覺的時候一般就放下來,方便起夜去廁所。

廁所和所有的儲物空間,全部「裝進」一個3米高的弧形牆面裡,變成造型的一部分。所有雜物都能放進去不說,還可以把管道、熱水器、抽油煙機這些藏起來,看上去家裡就會大很多、乾淨很多。

【延伸閱讀】MUJI進軍二手市場 教科書式示範舊樓改造要訣 廚房間隔牆全打通(點圖放大瀏覽):

+8

另一個例子是「智能禪室」。原本45m²(約484平方呎)的兩房一廳,一家三口住,空間雖緊湊也還算足夠。但屋主夫婦Eric和Lory的工作都經常需要出差,所以很多時候需要媽媽住過來幫忙照顧小孩。媽媽的住處、小孩的娛樂空間還有大人的休閒空間,其實都只能在客廳這個小區域裡實現。

我們選擇把廚房改成開放式的,和客廳變成一體,更加開闊。整體都做了升高的地台,藏有大量的收納空間之外,還有一個可升降的檯面,和一道拉門,可以變換出4種不同的模式。檯面升起來,就變成是大人們茶室;降下去,則是小朋友的遊樂場,或是一家人的影音室。關上拉門,就可以當一個客臥。拉門上方有隔欄可透氣,壓紋磨砂玻璃亦可保留日光。再將走廊的拉門關上,廳與房都能保證各自的私密性。

瑣碎的空間也都被利用起來,例如椅子下面可以加抽屜,兒童房的地台可以用作書桌椅,主臥的衣櫃裡藏有可掀式梳妝台……這樣一來儲物空間大大增多,也不會顯得整個房間裡都是櫃子,視覺上壓抑,實現一種實用和美觀的平衡。

開放式的餐廚空間功能多變(一条授權使用)

我本身讀建築和藝術,身邊的同學可能很多都在做一些很大規模的項目。我覺得大小其實是不重要的,有時候很微觀的項目,其實更能反映到一些大的社會問題。像是跨代共居,在香港是非常普遍的。適老化、兩代人不同的需求、家庭與私密空間的轉化等,都要在很小的面積裡去實現。

像是「平原共居」,屋主梅姐60歲,有個20多歲的女兒,61歲的姐姐丈夫不在了一個人生活。她們三個人一起住一個19m²(約204平方呎)的小房子,互相照顧,這在香港其實是一個很典型的情況。因為整體面積很小,如果隔出單獨的房間很容易讓空間顯得很暗、壓迫,考慮到都是女性,相對來說對私隱度要求沒那麼高,更希望有很多的收納空間。

一高一低的地台,區分開活動區和休息區,各自有一個可升降的枱面。(一条授權使用)

我們就做了全開放的空間,把所有的收納都放在地下的地台裡,其實是想像住在平原上的感覺,對老人也比較友好。因為櫃子如果在上面,要踩凳子拿東西就有摔倒的風險。地台和廚房的角的部分都打掉,不會阻擋老人在家里活動的動線。一高一低的地台,區分開活動區和休息區,各自有一個可升降的檯面。高處檯面主要是女兒的工作台,低處檯面主要是老人用,她們都退休了,平時喜歡叫朋友來打麻將、喝茶聊天。需要時將高低地台中間的簾子放下去,女兒可以在裡面休息、工作,互不打擾。睡覺時休息區中間也有一個百葉簾,隔開老人和女兒,保證隱私。

「寵物遊園」裡跨代共居的情況要更特別一點。年輕的夫妻Ken和Teri,與媽媽同住42m²(約452平方呎)的兩室一廳。各自都養了寵物,夫妻倆是鸚鵡,媽媽則養貓。空間佈局不光要考慮青銀兩代人,還要適應寵物的生活習慣。年輕人東西比較多,要收納,對私密性也比較重視。年長的媽媽則在意活動的便利性,以及可以隨時和陪伴自己多年的貓咪互動。

一家人吃飯的時候,屏風門打開,可以從門口的櫃體內拉出一個長餐桌。窗邊鸚鵡籠下的空間藏了四張活動座椅,可以配合使用。(一条授權使用)

我們將整個空間一分為二,以三道玻璃屏風門隔開。夫妻的區域靠窗,因為鸚鵡需要曬太陽。全部升高做了地台,可以容納大量的物件。母親的區域則全平,防跌倒,也方便她平時遛貓。很多櫃體的部分,包括換鞋凳,都設計成了貓洞、貓窩、貓廁和走道,讓貓咪可以自由地穿梭。這一塊因為離窗戶較遠,陽光會少一些,用了明亮的白橡木色補足亮度。和靠窗區域的淺楓木色相區別開來,又不失和諧。一家人吃飯的時候,屏風門打開,可以從門口的櫃體內拉出一個長餐桌。窗邊鸚鵡籠下的空間藏了四張活動座椅,可以配合使用。

其實全世界各種資源永遠是會越來越少,不光是土地。怎麼在有限之中,尋找更多的可能性,我想未來可能會更需要這個能力。

【本文獲「一条」授權刊出,歡迎關注:https://www.facebook.com/yitia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