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Van集體回憶】小巴「水牌」白、黃、藍、綠色點解?

撰文:文皓心
出版:更新:

小巴膠牌多為白底加上紅、藍字,紅色大字代表終點站,藍色細字代表途經的地方,這個你或許已經知道。
但原來另外數款膠牌包括藍底黃字、綠底白字、黃底紅字等均蘊藏了小巴業界行規。

全港僅餘手寫小巴膠牌師傅麥錦生接受《香港01》訪問時解釋,紅Van車頭膠牌底色原來別有含意。例如小巴路線牌的底色是白色,代表該小巴司機為「個體戶」,其他顏色則表示該路線已被「控制」,「有啲地下潛規則,即係你要畀錢,先可以入呢個站載客」,即俗稱「入線費」,換言之,黃、藍、綠3種顏色,其實代表3個不同集團經營。

「白牌」埋錯站隨時爆玻璃

「站頭如果有車擺喺度上客,通常個牌都唔係白色。」麥錦生講述,若某路線已有商會經營,小巴個體戶雖然仍可以自行經營該線,但不能在其車站上落客,「你路過、經過就得,唔好停囉,唔好喺佢站前面載客,如果你喺嗰度載客,輕則咪鬧你幾句,重則咪打爆你玻璃囉」。

從前入線費要20萬

小巴司機又如何入商會?麥錦生說當商會想要多些車,便會主動問司機有沒有興趣。他又說,以前幫商會造小巴牌,他開價是百多元,但商會連路線牌計入線費達20萬元,司機「冇20萬就唔使埋嚟條線攞客」,而且每月尚要交管理費。

紅Van最貴曾收每位100元

紅色小巴營運自由度高,不受法例規管路線、班次及收費,可說是「冇王管」。麥錦生指曾經為小巴司機做過最貴每位100元的價錢牌,「100蚊係30年前嘅100蚊喎,30年前啲人一日都搵唔到100蚊啦」,尤其是颱風天,司機開「天價」屢見不鮮。

舊式紅Van。(互聯網)

政府為求監管小巴,於是鼓勵營辦商將紅色小巴轉營綠色專線小巴,並致力為專線小巴開發新路線。麥錦生指「因為每條綠色線都有個話事人,呢個人一定要冇案底、唔係黑社會,正當生意人。總之有啲咩事(政府)就捉呢個人,如果犯法就捉佢坐監,咁佢咪驚囉」。

據立法會文件及運輸署資料顯示,全港小巴的數量自1976年來一直維持在4,350 輛,2000年全港有2,045輛紅色小巴及2,305輛綠色專線小巴;到今年6月,紅色小巴只剩下1,117輛,而綠色專線小巴共有3,233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