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三伏天灸具中醫傳統智慧 借夏天陽氣散寒治「冬病」
文:石華鋒醫師@中大中西醫(香港中文大學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註冊中醫)
什麼是三伏天灸?三伏天,即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是全年中氣候最炎熱、陽氣最旺盛的階段。以我國傳統曆法干支紀日法推算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天灸是不用火的灸法,又名自灸、冷灸、發泡灸,是採用對皮膚有較強刺激作用的溫熱性中藥貼敷或塗抹於穴位及患處,利用藥物的刺激作用,使局部皮膚充血、發泡甚至化膿,從而達到防病治病效果的一種療法,屬於「穴位敷貼療法」,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虛寒性的疾病。
三伏天灸,首見於明末清初醫家張璐的《張氏醫通》:「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應有不應。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法,往往獲效。方用白芥子淨末一兩,延胡索一兩,甘遂、細辛各半兩,共為細末。入麝香半錢,杵勻。薑汁調塗肺俞、膏肓、百勞等穴。塗後麻瞀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後塗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可以發現,三伏天灸結合了時間醫學、針灸學與特定中藥外治法,體現了中國古代醫家先進而高超的治病智慧。
三伏天灸與「天人相應」、「冬病夏治」
三伏天灸重視「天人相應」及「冬病夏治」理論。傳統中醫學認為自然界的規律會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所以人也應順應自然春養生、夏養長、秋養收、冬養藏。 「冬病」指某些好發於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虛寒性疾病,由於機體素來陽氣不足,又值冬季陰盛陽衰,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泄瀉、關節冷痛、怕冷、體虛易感等反復發作或加重的疾病。「冬病夏治」最常見的方法就是三伏天灸,借助夏天自然界陽氣之生發,乘勢溫通散寒,達到預防及治療「冬病」的目的。
三伏天灸與「治未病」
三伏天灸與「治未病」理論也息息相關。「治未病」一詞最早見於《黃帝內經》:「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即是防範於未然,主要重視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
三伏天灸就是在虛寒疾病未顯露之時或發病之初,及時運用三伏天灸對人體的陰陽氣血進行調整,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三伏天灸越來越受到廣大市民的青睞,臨床上也取得了確切的療效,這與三伏天灸療法背後的傳統中醫學「天人相應」觀、「冬病夏治」觀以及「治未病」觀有著重要的聯繫。
下一篇我們將介紹有關天灸的現代醫學研究理論,以及哪些人適合接受天灸治療。
作者簡介:
「中西醫結合醫務中心」乃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轄下的醫務中心,致力推廣醫學研究、教育培訓及提供醫療服務,團隊人員包括中醫師、西醫、註冊護士、臨床心理學家等,旨在揉合兩個醫療系統所長,改善醫療服務。
中西醫結合醫務中心網頁:http://www.hkiim.cuhk.edu.hk/imc/tc
(文章標題由《香港01》編輯所擬。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