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中藥治早期慢性腎衰竭有優勢 到洗腎先找中醫恐太遲

撰文:熱評
出版:更新:

文:蔡潯遠醫師@中大中西醫 (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專業應用教授,科研範疇包括腎臟病、男科病、中醫內科病症等)
臨床上,經常會遇見一些慢性腎衰竭的患者,當血肌酐高達600-700umol/L,西醫要求病人準備洗腎了,才急着跑來找中醫治療;殊不知,此時中醫藥也只能暫時改善症狀,情況好的,可能可以維持數載,情況不好的,幾個月後也得去洗腎。

慢性腎衰竭患者如治療得宜,可減洗腎的需要。示意圖。(視覺中國)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中草藥治療慢性腎衰竭的優勢是在其早期,也就是說,當患者發現腎功能受到損害,血肌酐尚在200umol/L左右,屬早期氮質血症期時,是中醫藥發揮其治療優勢的最佳時期,而且療效是肯定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可以改善臨床症狀,如水腫、納差、倦怠等;
2.可以保護殘存的腎單位不繼續受到損害;
3.可以幫助部分已受到損害但未萎縮塌陷的腎單位恢復功能;
4.可以降低由於某種原因引起的血肌酐快速增高;
5.倘若治療保養得法,有些患者的腎功能甚至可以逆轉恢復到代償期水準。

當腎臟不能排除體內的毒素及多餘的水分,就只能依靠外源性的「腎」來幫助排除體內的毒素及多餘的水分,這就是普通巿民所說的洗腎了。示意圖。示意圖。(視覺中國)

但為什麼一些早期慢性腎衰竭的患者不選擇服中草藥治療呢?大概有以下三大原因:

1.由於具有「腎毒性損害」的中藥報導持續見報,使很多需要長期服用中藥的腎病患者產生了恐慌。他們認為既然中藥會損害腎臟,其腎臟本來就有病,再服中藥不是會讓「病腎」中毒更深嗎?

2.由於有一些中藥含有一定的鉀元素,而腎功能衰竭的患者往往血鉀偏高,服用中藥後血鉀是否會更高呢?

3.醫學知識不足,以為血肌酐僅僅超過正常值上限一點點無關緊要,其實,此時患者的腎功能僅剩50%-30%,也就是說,原本十個人挑的擔子,現在要由3-5個人來擔着,時間一長,這3-5個人不堪重壓,累趴下去了,腎臟不能排除體內的毒素及多餘的水分,就只能依靠外源性的「腎」來幫助排除體內的毒素及多餘的水分,這就是普通巿民所說的洗腎了。

中醫藥在治療早期慢性腎衰竭方面亦有優勢。示意圖。(Gettyimage/視覺中國)

對中藥的毒副作用,幾千年來古人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藥典及多種中藥書中均有記載。古人說,「有病病當之,無病體受之」。就是說用中草藥治療,是衝着病人體內的疾病而去,不恰當的用藥才會對身體造成損害。所以腎病患者不必因噎廢食,不必因為某些中藥的毒副作用,而否定整個中藥治療的效果。就像有一些菇類有毒,但絕大部分菇類還是有保健補益作用是一樣的道理。

至於血鉀的問題,有一些中藥確實含有一定量的鉀元素,但是,在浩瀚的中草藥寶庫中,哪也只是少數而已,況且有經驗的腎病專科醫師是不會在處方中開出這些含鉀量較高的中草藥的,他們往往還會在處方中配以一定量的加速鉀元素排泄的中藥。

對中藥的毒副作用,幾千年來古人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藥典及多種中藥書中均有記載,病人不必因為某些中藥的毒副作用,而否定整個中藥治療的效果。(資料圖片)

臨床上可見到一些早期慢性腎衰患者服中藥長達十餘年之久,不但未發現有血鉀有升高的現象,其腎功能也一直處於穩定狀態。必須強調的是鉀廣泛存在於日常食物中,膳食中的鉀吸收率很高,約有90%的攝入鉀可被吸收,吸收作用多在小腸內進行。吸收後的鉀85%須由腎臟排出,糞和汗液分別排鉀10%和5%。腎功能受損的病人,因其本身排鉀的功能減弱,容易產生高鉀血症。而有一些腎功能正常的人,由於日常飲食中不注意控制含鉀高的食物,也會出現血鉀升高的現象,因此,慢性腎衰患者不要一有血鉀升高就認為是服中藥導致的,須知,注意日常飲食中鉀的攝入及腎功能損害導致排鉀的功能減弱也是很關鍵的。

所以,早期慢性腎衰竭患者,宜抓住中醫藥治療的最佳關鍵期,積極尋找正規有經驗的腎病專科醫師治療,不要輕易相信一些偏方草藥,否則,一旦腎功能進入到腎衰竭期甚至到了尿毒症)期,再來尋求中醫藥調治,就是華佗再世,扁鵲重生,也無能為力了。

作者簡介:

「中西醫結合醫務中心」乃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轄下的醫務中心,致力推廣醫學研究、教育培訓及提供醫療服務,團隊人員包括中醫師、西醫、註冊護士、臨床心理學家等,旨在揉合兩個醫療系統所長,改善醫療服務。

中西醫結合醫務中心網頁:http://www.hkiim.cuhk.edu.hk/imc/tc

(文章標題由《香港01》編輯所擬。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