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珮上HKG報受訪講英文 林作英文導師上身:基本邏輯都唔明
擁有牛津大學文學碩士學歷、放棄執業大律師工作而轉投教育界教英文課程的林作,昨晚(3日)深夜在網媒「HKG報」的facebook專頁留言,回應周融以英文訪問立法會港島區補選新民黨候選人陳家珮的影片。當中陳家珮以英文回答周融,不過,其答案就惹來網民熱議,林作則即時英文導師上身,詳細指出陳家珮答案弱點,又解釋在今天的香港,政客要說好英文的重要性。
陳家珮於上月接受HKG報訪問,以英文回答訪問主持提出的問題。訪問中,周融以英文問陳家珮「如果你勝出選舉,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立法會議員?陳家珮其後以英語回答,說:
「Three things, first, I like to be (um) rational law maker. Number two, I like to contribute to Hong Kong and serve Hong Kong people and solve the problems. And three, I will be there and do my job right.」
(三件事,首先,我希望成為一名理性的議員。二號,我喜歡貢獻香港,服務香港人及解決問題。三,我會「出現」及正確地完成工作。)
林作其後在facebook上評論陳家珮的英文功力,更表示「等我黎(嚟)執下」。林作指,周融提出的問題是「what kind of a legislative councilor you intend to be?」,所以答案應為「I intend to be」或「I would like to be」,部份外國人更會「恰到好處地發出個『d』音」,變成「I'd like to be...」。不過,林作表示「陳議員完全係讀『I like』而已。意思即係,佢話『我喜歡做一個...』而唔係『我希望或想做一個...』,我嘅IELTS 學生全部都知呢個分別」。
「Three things, first, I like to be (um) rational law maker. Number two, I like to contribute to Hong Kong and serve Hong Kong people and solve the problems. And three, I will be there and do my job right.」
(三件事,首先,我希望成為一名理性的議員。二號,我想貢獻香港,服務香港人及解決問題。三,我會出席及正確地完成工作。)
林作又批評陳家珮以「First, Number two, three」3個字提示她想做的3件事「就係連基本邏輯都唔明」。他指,一般情況下應該使用「First, Secondly, Thirdly。最多我俾(畀)你 First, Second, Third」。林作更指出陳家珮未有在rational lawmaker前加上a,「連articles都唔加,一係懶,一係程度極低」,而且陳家佩的說話內容亦空洞無物,「如果係咁樣答IELTS口試,分數會幾低。如果係咁樣答牛津面試題目,考官會叫你即刻出去」。
林作最後說,「有人會話咁樣判斷政治家、甚至一個人嘅專業能力太膚淺。我唔同意。就囉(攞)政治家黎(嚟)講,英文能力體現嘅其實係內涵」,而且一個人如果在外國讀書後回到香港仍然未能說好英文,「睇得出個人本身就係流於表面,無咩深刻想法。如果有,講嘢唔會係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