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醫援.四|港生老撾實習反思人道援助:大家都係咁高咁大

撰文:黃雲娜
出版:更新:

「『人道救援』這四個字,可能一聽到就覺得,好像你去幫人就很厲害,但我覺得不是這樣的。」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四年級生吳承謙,剛剛聯同六名同學跟隨香港共享基金會到老撾,學習如何在發展中國家展開醫療人道援助項目;而他一直都在反思「人道救援」的意義:「他們不是叫你去幫助他們,你也不要自以為像上帝一樣,覺得幫助了別人你就很偉大。大家都是咁高咁大(平等的),大家都是人。」

「香港援外醫療」專題報道之四

中文大學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與香港共享基金會聯合舉辦的五日四夜海外教育考察團,安排六名中大醫科生和一名護理學院畢業生,到老撾實體學習。(夏家朗攝)

香港醫科課程為期六年,不少人取得執業資格後,會再接受五至六年的培訓,成為專科醫生。吳承謙自覺好動,「對很多事物都感到好奇,也比較貪心,什麼都想試一下」,所以想成為「非典型」的醫生——他想嘗試從事類似「無國界醫生」的人道醫療服務,也對服務以外的研究工作頗感興趣,例如「醫生科學家」(Clinician scientist),上午為病人看診,下午做醫學研究,「可能可以開創一些新的治療方式,可以是手術,可以是藥物,而這樣東西不只是影響我眼前的病人,可能可以影響之後很多世代。」

平時在香港,吳承謙偶爾會跟隨社福機構去幫公屋長者檢查身體;而這次去老撾實習之前,他剛剛從非洲回來,自言做了45天的「烏干達人」。談及在烏干達醫院做義工的經歷時,他強調自己只是做了「半個」人道救援工作:「因為我只是醫學生,我在當地所能做的和醫學相關而又100%準確的工作,就是測量血糖血壓,或者幫助醫護人員派藥,但如果涉及接生或手術,我最多只是扮演輔助角色,甚至是學習的角色。」

「而且我有一半的時間,都是用來做醫學以外的事情,比如教英文、修足球場......最開心的是能夠體驗到原始生活的那種純粹。」吳承謙說,人本身就有七情六慾,「但當你身處沒有什麼資源的地方,你每天所想的事情,就是食物不夠要找食物,晚上累了就睡覺,都是生存層面的事情——當你滿足了這些慾望,你就可以載歌載舞,隨便跳跳就很舒服很開心了...但在香港,大家的物慾是不會停止的,你就需要不停地賺錢。」

CCOUC安排學生了解香港共享基金會在老撾展開「消除白內障致盲行動」的運作流程,包括各項檢查、車上手術、術後護理、落村義診等等,並且適時為病人進行一些關於控制血糖血壓和預防蚊蟲傳播疾病的健康教育。(夏家朗攝)

「我在香港這個『現代社會』生活,到了相對還沒有太多發展的非洲村落,就會覺得,『物慾』或者其他在我們看來好像很重要的東西,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要;反而人是需要有些『動物性』的,不是『禽獸』的意思,而是你應該遵循你生存的純粹。」吳承謙從非洲回來香港之後,希望向同輩推廣這樣一種概念:「當滿足了基本生活之後,我們還應該追求什麼?我當時想的是比較精神層面的東西,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趁着放暑假,吳承謙便參加中文大學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與香港共享基金會聯合舉辦的五日四夜海外教育考察團。他和另外五名中大的醫科生,以及一名中大護理學院的畢業生,一起到訪共享基金會設於老撾首都萬象的站點,了解基金會在當地展開「消除白內障致盲行動」項目的運作流程,包括各項檢查、車上手術、術後護理、落村義診等等,並且適時為病人進行關於控制血糖血壓和預防蚊蟲傳播疾病的健康教育。

考察期間,共享基金會老撾項目的項目專員、當地的「華三代」高曉燕,帶着吳承謙一起去探望剛剛接受完白內障摘除手術的74歲獨居長者Foyngeun婆婆。婆婆家人早已移居外國,她獨力經營一間老撾傳統服飾店舖維生,但近月白內障越發嚴重,已經無法出門營業;幸而得到共享基金會的援助,雙眼得以復明,又可繼續自食其力。吳承謙對探訪印象深刻,因為不但可以體會到在治療之外的醫患關係,而且可以了解當地文化。

考察期間,共享基金會老撾項目的項目專員、當地的「華三代」高曉燕,帶着吳承謙一起去探望剛剛接受完白內障摘除手術的74歲獨居長者Foyngeun婆婆。(夏家朗攝)

「我絕對不會認為是『大材小用』!」吳承謙斬釘截鐵地說,「因為還不是『大材』,根本還不是『大材』,我們可能懂得書本的知識,但實際操作的時候,很多知識反而用不到,我們更需要知道到了現場應該怎樣處理、怎樣接觸病人、怎樣確保整個過程是安全的,但我們都還不夠經驗,甚至可以說還很Green(很嫩),仍然需要慢慢學習。」

「你會見到這家醫院,其實是不需要我們(實習生)的,因為他們本身已經在進行關於白內障的項目,所以我絕對不會說我這次是來做任何『救援』。我反而會說,這個是個體驗的機會,我們就是來學習的。」吳承謙還說,「因為我們仍然處於一個孕育階段,仍然在做準備,為了幾年後可能可以再來這裡積極推行一些援助項目而做準備。」

「『人道救援』這四個字,可能你一聽到就覺得,好像你去幫人就很厲害,但我覺得不是這樣的。他們不是(躺平地)叫你去幫助他們,你也不要自以為像上帝一樣,覺得幫助了別人你就很偉大。大家都是咁高咁大(平等的),大家都是人。」事實上,吳承謙一直都在反思「人道救援」的意義:「他們可能面對一些實際困難,例如醫療資源不夠、政府支援不足、地理位置偏遠;與此同時,我們剛好比較幸運,比如說我出生在香港,接受了教育,對醫學感興趣,如果能夠透過一個組織,擴大我的能力,接觸到更多的人;我們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當我滿足了自己的基本需求,希望能夠發揮更多作用,就會促使這種緣份的出現,大家就把這種緣份稱為『人道救援』。」

李卓謙是另外一名參與考察的醫科生。儘管仍未正式從醫,但他已不時反省行醫之道:「學習病理和醫學固然重要,但要成為一位好醫生,必須深明病人需要;要成為上醫更需宏觀國家,甚至國際,協助解決全球健康問題。(夏家朗攝)

吳承謙強調,他不是因為這趟考察而想成為醫生,而是因為家庭、成長、教育經歷,讓他希望能夠成為一個向善的、想對世界有巨大影響力的人,「所以我不會因為這次實習就突然之間成為我想成為的醫生,而是我本身有這樣的信念,所以我選擇來參加這種類型的活動,而我剛好從中得到正面反饋,會讓我更加靠近我想成為的人,如此類推。」

李卓謙是另外一名參與考察的學生,同樣就讀中大醫學院四年級。「我對修讀醫科的興趣,源自於我父親。」他的父親是公立醫院醫生,「每當親戚朋友對健康問題有任何疑問,他都樂於解答,提供建議,使我深刻體會到擁有醫學知識以助人的可貴之處。」他因而希望將來能夠成為從預防層面入手、促進病人和大眾身心健康的醫生。

「學習病理和醫學固然重要,但要成為一位好醫生,必須深明病人需要;要成為上醫更需宏觀國家,甚至國際,協助解決全球健康問題。」李卓謙曾在〈從醫學院到社會——行醫之道之反思〉一文提到他的從醫志向。該文收錄在投身國際人道救援事業30年的共享基金會總幹事陳英凝最近出版著作《凝仁遊訪之雞腳英雄傳》當中。陳英凝本身也是中文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及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所長,至少帶領786名學生走出香港進行實地培訓,向數萬名山區村民傳授防災備災和公共衛生意識。李卓謙深受啟發,已兩度參加CCOUC的外展計劃,為低收入長者派發生活物資、檢查身體。

陳英凝一再提醒實習學生:「救援現場就是你們最好的老師。」(夏家朗攝)

「在(老撾)103號醫院和手術車期間,我們有機會了解和思考人道救援工作背後的準備功夫。每一項細節包括醫院檢查順序,各項儀器和設備的採購,甚至手術車的基本設備例如水電、通訊等都需要精打細算。」李卓謙對廣西醫護人員的工作態度印象深刻,「雖然離鄉別井遠赴老撾工作,但他們不辭勞苦、盡心盡力,把老撾人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讓白內障病人重見光明,作為未來醫生,我會以他們的榜樣為學習模範。」

「讀醫科的同學,或者讀護理的同學,可能很擅長讀書,但實際並沒有從事過什麼工作。我希望他們在這裡能夠有一種體驗,用英文來說叫做Humbling experience,實體學習是要學謙卑。」陳英凝一再提醒實習學生——「救援現場就是你們最好的老師。」

共享基金會實習與研究部門主管、非洲項目總監杜沛欣希望學生能夠學到在香港醫院學不到的東西:「在不同地方營運項目,都需要和當地同事合作,請他們當翻譯、聯絡物流、租用場地、設計流程、尋找病人等等;另一方面,學生也可以好好向廣西醫護人員學習,看看他們如何在一個醫療條件不足的環境當中,透過自身的專業,展現對病人的關愛。如果學生未來想從事人道救援工作,應該好好思考這些問題。」

「他們(實習生)需要透過幾天的參與,知道如果在海外地方,特別是發展落後,醫療條件相對落後的地方,怎樣開展一個醫療項目?你需要有多少配置?需要考慮多少層面?」共享基金會亞洲項目總監劉思達也分享了對學生的期許:「透過這個過程,有些同學會更加堅定地想從事這項工作,這是非常好的;也可能有些學生,經歷了這個過程,覺得太辛苦了,覺得自己未必適合,這也是很好的一課。至少我們的學生可以很清醒地認識到,你如果想從事類似的工作(人道醫療援助),你需要怎樣準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