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加價2.3%|車務虧損是偽命題 公產私營是真矛盾
行政會議上周二(3月21日)通過港鐵票價調整機制檢討結果,6月起將實施與物業發展利潤掛勾的新機制。政府統計處昨日(3月28日)公布去年12月的運輸名義工資指數的按年變動,連同其他早前公布數據計算,整體車票即將加價2.3%。不少聲音質疑,新計算方式對市民的實惠只是杯水車薪,而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則為港鐵解畫指,港鐵車務可能出現虧損云云。可是,環顧全球地鐵公司,「車務收入虧損」已經成為公共交通常態,港鐵則算是「全球最賺錢的鐵路」,而且港鐵受惠於「鐵路+物業」模式,整體營收相當可觀,但港鐵卻在「公產私營」中迷失初衷。
「車務虧損」是真問題嗎?
新機制下,如果港鐵公司上一年的香港物業發展利潤在50億元以下,票價調整幅度將減少0.6個百分點;如果利潤在50億元至100億元之間,調整幅度則減少0.7個百分點;如果利潤為100億元或以上,調整幅度將減少0.8個百分點。不過,港鐵近年物業發展利潤多在50億元以下,而且原有「0.6個百分點特別扣減」將被取消,相信市民實惠有限。
特區政府以「車務營運可能虧損」為港鐵加價護航,看似有其道理。不過,根據港鐵公布的年報,在2019年之前,港鐵的車務營運一直處於盈利的狀態;即使過去三年受反修例運動和新冠疫情影響,車務營運虧損分別達到5.9億元、54.1億元和42.6億元,但總收益仍然相當豐厚——除了2020年,其餘年份的年利潤基本維持在100億元左右。
實際上,全球九成地鐵公司都在虧損,可以說,「車務收入虧損」已經成為公共交通常態,而港鐵則算是「全球最賺錢的鐵路」。紐約地鐵長期處於虧損狀態,平均每搭載一名乘客就要虧損1.1美元(約8.63港元)。紐約大都會運輸署(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在2021財年預算案表示面臨120億元虧損,必須依靠政府巨額資助才能生存。倫敦是全球首個開通地鐵的城市,但在2021年的票務收入預計下降了95%。為了維護當地交通網絡,英國交通部已資助逾40億元英鎊(約386.47億港元)。
「公共交通」是商品還是服務?
內地城市的地鐵運營同樣高度依賴政府的補貼。有內地媒體統計了2021年24個城市的軌道交通財務數據,發現雖然從表面的財報上來看,大多數地鐵都在盈利,但是扣除政府補貼後,有19個城市的地鐵處於虧損狀態,虧損最嚴重的北京基礎設施投資公司,實際虧損多達190.12億人民幣(約217.02億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最賺錢的深圳地鐵恰恰參考了港鐵,引入TOD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以交通為導向的城市發展模式),即以公交站點為中心、以400至800米為半徑建立中心廣場或城市中心。2021年,深圳地鐵164億人民幣(約187.21億港元)的營收中,就有95.71億人民幣(約109.25億港元)是通過站城一體化開發所獲得,而地鐵票務收入,只有39.18億人民幣(約44.72億港幣)。
因此,在討論地鐵票價的制定時,「車務虧損」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因為車務收入處於虧損是常態。更加關鍵的是,地鐵建設本身的目的就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公共交通運輸。所以,全球大多數城市的地鐵運營都依靠政府公共財政的補貼維持運營,或是依靠地鐵站周邊的房地產物業獲得收益。而在虧損嚴重的前提下保障公共交通的建設和運營,不僅僅是因為公共交通是一項具有公益性質的服務,背後也有其經濟邏輯。
從「鐵路+物業」模式到地產大亨
若僅以車務收入和運營成本的得失來計算,公共交通確實是虧損的,但是這種虧損實際上能夠帶來更多的收益。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環節,公共交通本身沒有經濟價值,而是為了方便人們進行其他經濟活動。當城市中的公共交通系統運行良好時,人們可以節約花費在通勤上的時間和金錢成本,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和資源專注於其他經濟活動。譬如,它可以幫助人們更輕鬆地到達工作場所,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產力。此外,公共交通還具有規模效應,能夠帶動沿線的土地和商業發展,讓人們更便捷地到達商業區、餐廳等場所,進行購物、用餐和其他消費活動,從而刺激城市的經濟發展。
同時,公共交通系統可以減少城中的交通擁堵和附帶的環境污染,提高空氣質量。有些大都市甚至需要採用徵收擁堵稅的方式,逼迫部分民眾轉而使用公共交通。在像香港這樣人口密集的地區,公共交通還可以改善居住空間,因為當人們通勤時長和成本減低,便會選擇遠離商業中心的住房,從而分散人口密度。因此,公共交通本質上是維持城市運轉的工具,並且可以通過路線和票價的調整影響城市規劃。就像紅綠燈一樣,道路使用者不需要為巨額的電力損耗而付費,因為紅綠燈是維持交通系統運轉的必要工具。
進一步說,一些地方已經開始討論和實踐「公共交通是否應該有價」的問題。在歐洲的盧森堡、馬耳他、法國等國家,已經開放了全部或部分城市的免費交通服務。全球第一個提供免費公共交通的國家盧森堡,有多達四成半的勞動人口每日在盧森堡與鄰國之間往返,而加強公共交通的使用能有效緩解這個小國的交通擁堵。美國有些地區也在嘗試通過立法手段實現公共交通的免費乘坐,例如洛杉磯地鐵於2022年1月開始推行兩階段試點,為低收入公共汽車和鐵路乘客提供免費的車程,這一福利於2022年8月擴展至洛杉磯縣的所有K-12學生,將持續到2023年6月,屆時再評估決定是否要繼續或擴大免費車程適用的範圍。該計劃的設立主要基於兩個理念:一是公共交通乘客中,70%的年收入低於35,000美元(約27,473.16港元);二是無車票系統節省的行政成本相當於每年為每位乘客節省1,200美元(約9,419.37港元),而節省的資金可支持當地經濟。
「公產私營」遺忘公交初衷?
回到港鐵,當「車務虧損」被推出來作為票價調整的擋箭牌,意味着這是從上市公司的角度出發,以商業主導看待這一問題。不過,當我們真的以上市公司的角度去評估港鐵時,會發現其擁有穩定的收益和良好的業績表現。儘管在近年全球公共交通都受到疫情的巨大衝擊,多個銀行機構對港鐵的收益仍持有樂觀態度:匯豐環球研究指港鐵去年業績優預期,全年派息升3%,料今年盈利可改善;花旗認為港鐵管理層強調維持漸進式派息政策,料公司未來派息可持續增加,維持對港鐵「買入」評級及目標價51港元不變。
港鐵的穩定收益得益於其「鐵路+物業」的模式。在「擁有權」及「鐵路加物業發展」模式下,港鐵負責興建及營運新鐵路,並會獲政府批出鐵路車站上蓋物業的發展權,以補貼鐵路建造費用。港鐵至今擁有135個物業,包括九龍站的「園方」、康城站上蓋的「日出康城」等高價值物業。因此在車務虧損達到42.6億的2021年,港鐵依然能夠逆市盈利95.52億元。
特區政府向來貫徹「以鐵路作為公共交通系統骨幹的策略」港鐵公司對此亦表示積極配合,以帶動鐵路沿線的周邊土地建設發展。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2022》提出推展「港深西部鐵路」 、「中鐵線」 和「中鐵線」 三條策略鐵路,繼續推動「北部都會區」其他鐵路建設,並承諾東涌線延線、小蠔灣站和屯門南延線會在2023年動工。2022年5月港鐵股東周年大會,主席歐陽伯權會前接受傳媒訪問時指,港鐵已為未來鐵路和小蠔灣物業發展的1,000億元投資做好準備,亦預留100億元作資產更新和提升。
「物業收入」成了聚財寶盆?
歐陽伯權曾強調,港鐵始終並非地產商,而是鐵路公司;又指港鐵「全部用自己(公司)承擔責任及運作」,不向政府伸手要錢,而港鐵賣樓收益需分攤使用很多年,主要用作保養鐵路,因此「要儲夠子彈去養(鐵路)系統」。換而言之,物業收入是為了填補運營開支和車務收入不足的缺口,從而保障港鐵的盈利,進一步為乘客和公共交通系統提供更好服務。但問題是:「物業收入」究竟是補償,還是收益無上限的聚寶盆?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回答的是:港鐵的性質究竟是什麼?總的來看,它是一家公私營混合的企業。一方面,特區政府持有約75%的股權,作為港鐵最大的股東,政府承諾會履行職責、確保港鐵不會偏離最初設立時的公共目的,港鐵公司也承諾要以「審慎商業原則」運作,而非追求利益最大化;然而另一方面,港鐵在「審慎商業原則」下不會承辦符合市民利益、但財務上不可行的鐵路項目,並且可以「獨立制定商業原則」。
「公共服務」與「上市公司」的理念在港鐵設立之初或許可以並存,但隨着物業收入越來越高,「地鐵+物業」模式的重點向物業開始轉移後,兩種理念必然出現矛盾,在實際應用中則常常出現雙重標準。倘若港鐵如其所言是一家沒有倚賴任何政府補助、自負盈虧的商業公司,那維修老化的機械是公司應當承擔的責任,而並非額外的運營支出。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在他的著作《不能迴避的現實:回顧任局長五年的運輸政策》一書中這樣評價特區政府與港鐵的關係:「實情卻是,政府對港鐵的影響已今不如前,而港鐵的企業文化亦見逐漸改變,比較多跟一般上市的私人企業去類比」。
《香港01》曾經提倡特區政府全數回購目前不持有的少數港鐵股份,從而調整財務和控股結構,大幅降低車資,減少市民出行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