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沒有離開香港|努力賺錢——改不了環境改得了生活|走吧!2022
在以金融業為支柱的香港,商科課程是大專生的熱門選擇,政府統計處2021年人口普查顯示,全港228萬的專上教育人口中,選擇修讀商科課程的最多,達到73.2萬人,遠超數量排行第二的文學及社會科學(39.3萬人)。Will從內地來港,此前就讀於香港城市大學會計學碩士,下個月即將入職香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從事審計工作。儘管香港經濟仍未復甦,但他看好審計行業的發展前景,將「努力賺錢」視為奮鬥目標,因為作為個人很難改變大環境,唯有努力賺錢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
2022,過得並不容易。很多年輕人遠走他鄉,但還有更多年輕人留下來守護家園,他們仍然懷揣着各種各樣的夢想,希望和這座城市共同承擔、一起走得更遠。
接觸高質客戶
提升專業水平
在內地讀本科期間,Will就了解過商科學生的職業發展道路,並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很感興趣,因為薪酬福利較高、發展平台較廣。不過,他也意識到自己的專業知識仍有不足,於是申請來港修讀碩士課程,希望可以進入四大會計師樓(Big 4)工作。之所以選擇香港,一方面是因為家人都在這裡,想和他們團聚;另一方面是因為Big 4有不少高質量客戶,他可以藉此學習比較前沿的審計方法和會計準則,不斷提升專業水平。
近年香港社會動盪,加上疫情衝擊,經濟陷入衰退,很多人才紛紛離開,審計行業正是其中一個重災區,人手相當短缺。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方蘊萱早前接受《香港01》的訪問時表示,今年公會流失率錄得11%,若計及部份職員轉職至財匯局,即達到30%,而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大型金融機構或金融監管機構的流失率亦達30%。新一屆特區政府匆忙高舉「搶人才」政策,例如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2022》推出系列招攬外地人才政策,包括放寬「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的逗留期限,並以試行形式擴展安排至本港大學大灣區校園的畢業生等等。Will樂見有關政策的出台,相信有利於吸引外來人才,尤其是內地學生來港就業、緩解行業人才不足,他的工作也能輕鬆一點。
不過,行業高流失率和人才短缺的問題也變相拉高了薪酬待遇水平,人力資源公司Randstad在《2023香港市場展望和薪資報告》中指出,會計和金融業的職位空缺數量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由於人才流失嚴重,僱主正在調整薪酬基準以滿足求職者的期望。在2018至2021年期間,會計從業者轉工期望加薪幅度為10-15%,這一數字有望在2023年上升至20-35%。Will也相信,審計行業在香港的發展前景光明,他預計自己未來三至五年內都會留在香港從事審計工作,暫時也「想不到有什麼理由要離開香港」。
職業前景光明
沒有理由離港
實際上,不僅是Will,香港一直是很多商科畢業生夢寐以求的發展天堂,因為香港採用國際標準會計準則,監管架構完善,會計行業穩定發展。根據政府統計處數據,2021年12月香港的會計、簿記、核數及稅務顧問服務機構數目為6,259間,僱員人數達到33,098人,2020年的服務輸出總值為2.87億美元,較2019年增加5.8%。在此基礎條件之下,「Big 4」則被畢業生視為穩妥的職業發展起點,雖然起薪不高,但每年人工加薪幅度有2-3成,升職速度較快,加上本身具備專業技能,未來轉工選擇也較多。
隨著技術發展,許多傳統金融行業開始進行數字化轉型,Will也關注到審計行業面臨不少挑戰。早在2017年,「Big 4」相繼推出財務機器人進行基礎審計工作,以節約人力成本;近年來,坊間也一直有以人工智能取代會計和審計工作的討論。不過,Will對審計行業的發展前景有信心,認為審計的工作不會為人工智能所取代。因為審計的主要工作是去審查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其中依然有許多需要與人溝通交流的工作,審計師隨著工作時間和經驗的積累,也會培養出自己的職業判斷。儘管行業一直在不斷變化,但他相信,這些變化「要求我們要keep learning,學習一些幫助我們提升效率的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