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健局‧ 下|配套不足 動員有限 康健中心獨力難支

撰文:黃舜煬
出版:更新:

特首李家超於周三(10月19日)發表首份《施政報告》,其中提到重整醫療系統,目標是由目前以治療為主、以醫院為中心的格局,轉向以預防為重、以社區為中心的體制,故會投放更多資源推動基層醫療,包括成立「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綜觀基層醫療社區關鍵配套設施、全港多個地區康健中心開展以來的情況,由於宣傳不足,相信不少市民至今仍然未能充份理解基層醫療和有關中心的角色與功能——如何更好貫徹「人人健康」服務理念、如何更好聯動社區不同組織發揮「醫社合作」的作用,仍然是特區政府進一步發展基層醫療服務系統必須回答的問題。

不少市民未能理解基層醫療概念,以為地區康健中心就是健身室。(資料圖片)

使用率偏低
區議員嘆市民不理解

現行地區康健中心使用人數偏低(見下表)。作為計劃試點的葵青地區康健中心,自2019年9月正式營運以來,經常被質疑使用率低,中心啟用第一年只服務了30,637人次,僅達預期55,000人次的55%;後來使用人數有所回升,截至今年6月30日,服務及活動累計有186,500人次參與,惟登記會員人數僅得27,700個。至於2021年啟用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每年平均服務目標為69,900人次,但啟用第一年只服務了27,200人次,未達目標的一半。

至於屯門醫院、伊利沙伯醫院、聯合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這四家本港公認最為繁忙的公立醫院,它們所在的地區亦分別設有康健中心或康健站——屯門地區康健中心,由於醫務衛生局只提供了中心啟用至今一個月的數據,無從判斷使用狀況;其他三區的康健站服務人次,截至今年6月30日,也只有3300、3100和5900人次,使用率堪憂。

暫時看來,地區康健中心及康健站,似乎無法減少專科及公營醫療系統的負擔,卻花去巨額財政開支。以葵青地區康健中心為例,政府透過公開招標把該中心的 3 年營運服務合約批予非公營機構,合約總價值為2.84億元 。按照現有營運模式,政府預計其餘每間康健中心每年的營運費用約為 1 億元,而隨著「基層醫療健康醫管局」的成立,地區康健站將陸續過渡至康健中心,屆時本港基層醫療系統所涉及的營運開支,只會有增無減。

現行地區康健中心使用人數偏低。(香港01)

屯門區議會副主席、兼前任區議會醫療及復康服務工作小組黃丹晴議員,被《香港01》記者問及該區康健中心的使用狀況。他回應指,中心位處「隔涉」,對一般屯門居民而言不太方便,而該區其他附屬中心亦未落成,營辦機構暫以流動車取代附屬中心服務市民,惟大部分區議員對流動車的了解不多。

黃丹晴留意到,該區康健中心營運至今已有四個月,但鮮有街坊查詢中心詳情,可見政府和營辦機構的宣傳工作仍有待改善,單靠流動車和擺街站,明顯不足。「措施是好的,有宣傳也總比沒有好,但似乎在地區,以至全港層面,市民並不了解康健中心的作用。你說它像長者中心,它又不是。街坊亦未必了解和接受預防性的醫療服務。」他笑言,倘若不事先瞭解基層醫療的概念,會以為康健中心是健身室,所以需要加強宣傳基層醫療的角色和功能。

黃丹晴又提醒,如果特區政府未有釐清基層醫療系統的發展方向和箇中細則,就貿貿然增設「基層醫管局」,恐怕變成「架床疊屋」,浪費資源,拖慢行政效率:「其實統籌地區康健中心和基層醫療資源,可以由醫衛局做、可以由社署做。但現時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定位和分工並不清晰。而醫衛局在統籌地區的社福資源上,亦缺乏經驗,難以提供一個強而有力的發展方向,促成『醫社福合作』,即使增設醫管局也是『多餘』。」

黃丹晴留意到,該區康健中心營運至今已有四個月,但鮮有街坊查詢中心詳情。(資料圖片)

無政策配合 

康健中心獨力難支

要普及基層醫療概念、提高康健中心使用率,這一方面需要康健中心真正做到「以人為本」,考慮市民生活上的限制,度身訂做切實可行的健康方案,同時與社區中不同的組織和福利機構合作,聯合宣傳理念之餘,並提供市民所需的社福支援;另一方面,同樣需要跨部門的積極配合和鼓勵政策。簡單來說,基層醫療的「擔子」不應由康健中心及其整合的社區服務網絡獨力承擔,康健中心充其量只是其中的平台和樞紐。

「市民的生活條件,有時會受制於政策,愈病就愈窮,愈窮就愈病。」醫護行者社區發展經理黎俊健提醒。

作為倡導健康公平、推動基層醫療發展的組織,醫護行者就換届政府的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政策建議中提到,希望政府將教育、環境保護、勞工及社會福利、房屋、工商及保險業相關服務納入制定基層醫療政策範圍,共同制定不同「成果指標」(key indicators)促進市民參與,包括:飲食業界在低糖、低鹽、低油指引下提供健康饍食達標可獲減稅;運動時數與體重達標可獲資助該年保險費用;將學生在學期間的運動時數納入學校評估、與進入高等教育系統掛鉤;立法要求僱主容許僱員參與基層醫療服務 (包括篩檢) 及按時複診、獲得健康檢查例假,提供照顧者例假等可獲減公司利得稅;屋苑及大廈管理服務公司建立及容許基層醫療相關健康指數搜集可獲減稅等。

黎俊健強調基層醫療的本質,在於促進個人在社會中的健康,是「社醫共生」的概念。(資料圖片)

除此之外,特區政府還應該以「人人健康」的思維為核,同時提供誘因並協助基層市民參與和使用基層醫療服務,才能真正扭轉現時「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觀。值得期待的是,政府新設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統籌管理公私營界別的基層醫療服務,為轄下的康健中心和基層醫療服務制訂標準和設立質素保證機制;不過,如果當局未能釐清價值理念和發展方針,恐怕基層醫療發展又會原地踏步,市民仍然只會「有病才看診」。

黎俊健提到《施政報告》附件列舉的「指定項目指標」,擔心或會流於形式化:「康健中心下年年底前要為會員做14萬次評估,但即使中心找到足夠的會員,做完評估後,又有多少人會員願意繼續使用中心的服務?而中心又會否跟進?」

不過,以跨機構合作的方式推動基層健康發展或許是一種奢望,因為過去政府強調的「醫社合作」發展模式,並未出現在本份《施政報告》中,取而代之的是「公私營界別」、「公私營共同推廣」。黎俊健憂慮,概念的置換,是否代表政府更重視私營醫療機構的合作,而忽略社區和民間團體在推動基層醫療發展的作用,變相更難向市民普及基層醫療觀。

訪問的最後,黎俊健再次強調基層醫療的本質,在於促進個人在社會中的健康,是「社醫共生」的概念,即「社會上的人與醫療之間共生的關係」,關乎人怎樣在社區中健康地生活、健康飲食、健康運動和健康居住。他相信,要令「人人健康」真正落地,政府要在源頭上幫助市民建立更多的健康因子,就能夠減少往後的疾病問題,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