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深無縫對接(一):把握雙城三圈,促進一國兩制協同發展|張克科
2021年10月6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最新的《施政報告》中提出香港建設北部都會區和雙城三圈,這一設想立即得到了社會和媒體的關注和熱議。縱觀香港回歸以來二十五年的發展思路及深圳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歷程,北部都會區有其歷史的脈絡和時代的必然,在現在這個時刻這個結點上,也的確有其特別的意義。
撰文:張克科
深圳的發展和香港息息相關,深圳很早就提議「管好二線,放開一線」,先後通過「深圳河沿河經濟帶」、「深港跨境科技園」、「深港創新圈」、「共建兩制雙城新都會」等項目,探索融合發展的機會。同時,從國家層面來講,佈局海南和橫琴的開放和融合試點,把握前海高端服務業的突破,包括一些自貿區試驗區的試點,以及從《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到最近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都在打破舊約束、探索新路徑、建立新格局。新界的發展和與深圳的融合是未來深港合作最大的趨勢和持續的走向。
近期,從北京、廣州到深圳,乃至香港和新界團體,都在積極思考香港北部都會區和雙城三圈的話題。有研究關注需要多大的空間去對接香港的300平方公里,有智庫提出規劃600平方公里深圳臨港都市帶的配方;有的關注科技創新合作方式,可否做個科技特區及新型科創載體平台;有的關注深港口岸優勢下促進經濟帶的發展,深圳河兩岸及珠江口海域、東部海域都在佈局新的發展項目。今年1月12日,林鄭月娥提出要與深圳市領導交換意見,討論落實三條跨境鐵路項目,同步在研究連接香港與前海的跨境鐵路在香港方面的完善及加設車站位置。還有許多社團提出了民間合作,涉及教育、醫療、城市、公共設施和智慧流的合作機會,等等。大家都在暢想未來北部都會區會是一個怎樣的發展願景,深港合作應該是什麼樣的生態,是三藩市矽谷模式還是東京圈那樣的契合模式?要達到預期願景,需要突破什麼?在「一國兩制」的理念下,如制度、基礎設施都需要創新和構建,哪個是最有握力的動能和支點?
新界北建設主體是香港
林鄭月娥提出的北部都會區和雙城三圈,作為深圳來說,應該關注什麼?大家的注意力更多的是講北部都會區300平方公里的一個故事。北部都會區的建設主體是香港,建設空間也在香港。北部都會區對應的是香港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三個層圈級的發展,是香港2030規劃裏東、南、西三個軸帶的一方面。雙城三圈則是新界北發展帶的延伸。對毗鄰的兩個城市而言,北部都會區着力在香港,持續影響到河對岸。而雙城三圈跨越邊界、貫通雙城、涉及兩制,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全新話題。這一次尤為重要的是香港主導提出,也是香港第一次提出跨境和跨區域的設想。
北部都會區和雙城三圈,是涉及香港內部發展和毗鄰發展的完整概念,兩者之間相輔相成。儘管很多東西深圳想做,但這不僅僅深圳的事,而是香港事務,也是國家大事。從深圳長遠發展來看,深圳應該更關注的是雙城三圈。在「一國兩制」構架中,北部都會區涉及香港的民生民意,中央和國家各部門都會支持和關注,很多項目也都在做。很多央企和在香港的大企業都會佈局北部都會區發展項目。深圳抓住雙城三圈這個概念,必有更大的空間、更大的作為和更靈活的市場機會。
深圳着力佈局雙城三圈
其實深圳一直在高唱深港合作的交響曲,但和弦和回音寥寥。2008至2009年,為了配合珠江三角洲規劃和回應國際金融風暴的襲擊,香港民間主動提出港深共建國際大都會的命題。當時更多的是從城市要素上協同,包括金融、物流、服務業等,一方面期待增強區域合作的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確立國家佈局的要塞卡位。當時,廣東省高層也向北京提出建設「粵港澳特別合作區」的動議。廣東的提議換成了CEPA第七到第十輪的服務業先行先試的機會,也為前海破土而生的高端服務業特別的創新開啟了帷幕。香港在評估「一國兩制」的輿情動態下,也改唱了一曲「大珠江三角洲優質生活圈」的詠嘆調,深圳以「兩制雙城」的和弦對應,在2012年組織60多位港澳界深圳政協委員提出了全面合作的1+6 系列研究報告,將河套的發展和深港跨境的口岸交通服務等作為十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連年遞進,持續關注。
北部都會區的概念是基於香港港島發展了逾一百年、九龍幾十年,但新界三十年還沒發展起來這一情況提出的。北部都會區應該優先發展的策略就在雙城三圈這一部份,香港佈局雙城三圈,就是期待協同深圳和內地的資源,更好地帶動香港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深圳應該主動配合香港發展北部都會區,高舉高打參與佈局,構建雙城三圈發展新機制,爭取在國家層面給深圳一個站位。而在這樣的深港雙城合作中,制度創新、科技發力、人才支撐、服務提升、社會融合、基建便利是最為重要,也是最應該關注的。
本文作者張克科是深圳市先行示範區灣區組專家、深港澳科技聯盟顧問,海峽兩岸暨港澳創新聯盟理事,深圳市科協原專職副主席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